金管局收银车本周将停在上水及大埔
金管局硬币收集车本周(今日至12月19日)将会停在上水及大埔,帮助市民将硬币兑换成纸币,或将款项储值至八达通卡。服务时段为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其中北区的收银车将停在上水新都广场及龙丰花园之间,12月15日星期三暂停服务;大埔区的收银车停在运头塘村运头塘商场近运临楼,12月15日星期三及12月16日星期四暂停服务
金管局硬币收集车本周(今日至12月19日)将会停在上水及大埔,帮助市民将硬币兑换成纸币,或将款项储值至八达通卡。服务时段为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其中北区的收银车将停在上水新都广场及龙丰花园之间,12月15日星期三暂停服务;大埔区的收银车停在运头塘村运头塘商场近运临楼,12月15日星期三及12月16日星期四暂停服务
民航工会成员今日(13日)到政府总部请愿,要求即将公布的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支援受疫情冲击的航空业雇员。 工会表示,因应新一波疫情爆发,政府收紧防疫措施,航班进一步缩减,令航空从业员特别是客运业务从业员的生计大受打击,现时不少工种的从业员要放无薪假,加上无加班收入、失去部分津贴,令收入大跌约7成,部分机场员工被扣无薪假后,实际薪金比最低工资还要低。 工会不满政府忽视有关从业员,要求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作出支援,包括直接向受疫情冲击的航空业雇员,发放一次过1万元,并设立紧急失业援助金,让受疫情影响而失业的行业工人申请,为期6个月。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电子消费券计划,首阶段已于上月7日发放,第二阶段5000元消费券预计于暑期派发。有消息指,政府计划6月中开放申请,届时合资格居民可同时决定是否“转会”,即改用另一平台收取,预计最快7月初可收到款项。 除现行四家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外,政府甄选多2家营办商协助推行消费券计划。目前第二阶段协助发放消费券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会增至6间,包括支付宝香港、BoC Pay、八达通、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赏”及WeChat Pay HK。 read more
7名西医涉嫌滥发的约2万张「免针纸」原订10月12日失效,惟法院宣布暂缓执行。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今日(16日)表示,政府出发点是为维护公众利益,确保豁免机制可切实执行;对于法庭颁下临时禁制令,亦需要遵守及尊重。 高永文指,医生有责任提醒市民接种疫苗的重要性,须严格按照政府设立豁免机制的精神,为市民提供专业意见,而法律方面的意见需要由法院厘清。他表示,卫生署对医生签发「免针纸」有清晰指引,医生只要按照指引,就可维持豁免机制有效执行。 read more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3日)表示,将于4月7日向约630万名合资格市民发放2022年消费券计划第一阶段的消费券。使用支付宝香港、Tap & Go“拍住赏”或WeChat Pay HK帐户收取消费券的市民,将会在当天收到一张有效期至10月31日、金额5,000港元的消费券。 陈茂波表示,已成功登记去年消费券计划的市民,均会在4月7日收到新一轮消费券。市民当日会陆续收到相关手机短讯或应用程式推送通知。 透过八达通收取的消费券会分两期发放,市民当天开始可以拍卡收取首期4,000港元的消费券。他们可到公共交通费用补贴领取站、指定便利店和超级市场、八达通服务站或透过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拍卡领取消费券。因应现时八达通卡的储值限额,市民第一次拍卡领取的消费券金额不能超过3,000港元,余额可随着消费后八达通卡内的储值额下降后再拍卡收取。换句话说,该4,000港元消费券可通过多次拍卡全数领取。 与去年消费券计划的安排一样,市民使用八达通卡进行本地消费时,属消费券适用范围的消费项目会被自动计入“合资格消费”总额。市民只要在5月至10月期间的“合资格消费”累积总额达4,000港元,便可在下一个月16日获发尾期1,000港元消费券。换言之,“合资格消费”如果在5月底或之前达到4,000港元,市民最快可在6月16日收到尾期的1,000港元消费券;但最迟须在10月底前达到,便可在11月16日拍卡收到尾期消费券。 政府提醒市民,由于疫情仍然严峻,请市民消费时务必严格遵守防疫措施。消费券的使用期长达7个月,有效期至10月31日,大家毋须急于外出消费。透过八达通收取消费券的市民,毋须急于在发放首几天到上述地点领取,亦可尽量使用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拍卡领取消费券。 去年成功登记消费券计划、但有关储值支付工具帐户已失效却仍未更新登记的合资格市民,仍然可递交更新申请,但必须是以同一储值支付工具的另一个帐户登记以领取消费券。由于处理需时,相关市民收取消费券的日期将会迟于4月7日,具体情况会另行通知。 read more
政府今晚(14日)就强制检测公告刊宪,要求于指定期间曾身处2个指明地方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凡于12月1日至14日期间,曾身处下列地方超过2小时的人士,须于12月16日或之前接受检测。如受检人士选择使用卫生防护中心派发的样本瓶进行检测,则须于12月18日或之前交回已采样本的检测样本收集瓶: 深水埗丽阁村香港圣公会基爱幼儿学校 长沙湾社区中心香港保护儿童会长沙湾幼儿学校 read more
正值香港回归25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25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科学的、可行的、有生命力的。 梁振英强调,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香港的民主与主权国家的民主不可混为一谈。香港的民主发展,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中央政府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让香港得以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为香港的民主发展重回正轨创造了条件。 如今香港市民生活环境更加安稳,香港行政立法关系更加顺畅,特区管治效能得到提升,全球投资者对香港未来也更具信心。梁振英说,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名测量师,梁振英1979年起以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身份,连续8年义务为深圳的“拓荒者”介绍香港的土地使用制度以及与土地、房地产和规划有关的实践经验,并直接参与蛇口工业区和深圳的城市规划。他还参与了内地第一次土地拍卖的筹备工作,受邀参与了内地第一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工作。 梁振英说,香港参与了内地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相关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香港未来还可以在更多方面继续为内地提供借鉴和参考。香港要继续发挥“一国两制”下“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既为国家作出贡献,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提及习主席早前提出了四个新的希望,都是在国家层面、在国际层面,不仅是在香港本地层面。这四个新的希望都是以“更加积极主动”这六个字开始的,包括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梁振英又说,过去两三年香港发生的事,西方政客、媒体有不少抹黑。香港必须尽快与关系紧密的伙伴把道理和事实真相讲清楚。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有很多优势,要与国家充分协调、共同发展。 “国家发展起来了,香港各个年龄层尤其是青年朋友,事业发展将有更广阔的舞台。”梁振英说,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给香港各行各业带来的机遇是叠加的。香港和内地未来的合作不仅限于传统制造业、贸易等,还包括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香港年轻人可以勇敢跨过深圳河,前往内地发展,在更广阔天地开启精彩人生。 read more
入境处日前制作短片,提醒市民若发现护照有效期已过或即将到期,应尽早更换,以免出行才发现护照过期。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世界各地交通往来大为减少,不过近来部分国家逐步开放入境限制,本港市民因旅游、求学等需要,亦须外出。然而部分市民因为疫情缘故,迟迟没有更新护照。因应此种情况,入境处制作短片「提咗你㗎喇」, 入境处短片还指,申请更换护照的手续十分简单,可以采取网上申请、自助机、投递等不同方法。 read more
东铁线过海段将于明日(15日)通车,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14日)主持通车仪式。林郑表示,早上同各位主理嘉宾乘搭东铁线由红磡站过海来到会展站,稍后将从会展站再做东铁列车去到金钟站,体验这条全长6公里的新建铁路。 林郑月娥指出,东铁线过海段正式投入服务,标志超过百年历史的东铁线将跨越维港,成为香港第四条跨海铁路。东铁过海段具策略性,开通后定受市民欢迎。一个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络,将会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大的出行方便。 林郑月娥提到,东铁线见证了香港社会一个世纪的蜕变。长远来说,东铁线的策略定位更加重要,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标志的维港都会区连接北部都会区,让香港南北两个都会区并驾齐驱,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港深两地政府正在探讨的不同方案涵盖延伸东铁线至深圳罗湖、优化罗湖管制站及相关交通接驳安排等,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此外,会展站施工期间,工地范围发现3枚二战炸弹,其中一枚重达1000磅的炸弹弹壳展示在会展站月台,给市民参观,并将文化艺术引进铁路设施。 林郑月娥强调,东铁过海段的通车,巩固以铁路为骨干的香港公共运输系统。期待香港各个铁路项目在下届特区政府和持份者合作之下全力推进,进一步完善铁路网络,支撑香港社会及经济发展。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五月十四日)出席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庆祝典礼的致辞: 欧阳伯权主席(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梁君彦主席(立法会主席)、张仁良教授(交通咨询委员会主席)、各位行政会议和立法会议员、各位嘉宾、各位传媒朋友、各位同事: 欢迎大家出席今日东铁线过海段的通车仪式。刚才我和各位主礼嘉宾乘搭东铁列车由红磡站过海来到这里的会展站主持通车仪式,稍后我们又会从会展站再乘坐东铁列车到金钟站,体验这条全长六公里的新建铁路。 这条长六公里的铁路项目在现今香港全长约270公里的铁路系统中只占一个很小部分,但它却具策略性,深信开通后亦会很受市民欢迎。红磡至金钟段是全长17公里的沙田至中环线,即我们以往称为沙中线的一部分。沙中线铁路项目分为两段,首段由大围经启德至红磡,两端连接马鞍山线及西铁线,形成东西走廊的屯马线,而次段由红磡至金钟,将东铁线延伸至金钟,则成为南北走廊。随着屯马线于去年六月二十七日全线开通和明天红磡至金钟段通车,一个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络将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大的出行方便。 此外,东铁线过海段正式投入服务,标志着超过一百年历史的东铁线将跨越维港,成为香港第四条过海铁路。对于我们这一辈香港居民来说,东铁线蕴藏着我们的集体回忆。东铁线早于一九一○年投入服务,由九龙经新界到罗湖,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条重型铁路。东铁线见证香港铁路在一个世纪的蜕变,由初时的蒸气火车、柴油火车,到八十年代提升至电气化火车,并陆续引入各款近代列车。随着过海段明日通车,东铁线将由现时的红磡站延伸至金钟站成为新的终点站,并途经新建的会展站,东铁线乘客无需转线即可往来新界东北和香港岛,大大拉近了新界东北居民与湾仔北以至金钟的商贸和会展区的距离。日后新界居民到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无论参观书展或食品展,都会更加便捷。如果大家想知更多关于东铁线过海段为市民带来的便利,我提议大家可以观看港铁公司特别为东铁线制作、名为《东铁过海真的很兴奋》的music video。 长远而言,东铁线的策略定位将更加重要,它会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标志的维港都会区,与我们建议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北部都会区紧密连接起来,达致香港南北两个都会区并驾齐驱、互相辉映的愿景,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就此,港深两地政府早前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正在探讨的不同方案涵盖延伸东铁线至深圳罗湖、优化罗湖管制站及相关交通接驳安排等,以期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东铁线过海段顺利竣工,来之不易,我在此要特别感谢工程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纵然遇上大大小小的施工挑战,都一直竭尽所能,迎难而上。例如在扩建金钟站时,工程团队须在营运中的港岛线隧道下逐层挖掘岩石,深度达到地面以下大约50米,同时要确保现有列车服务不受影响;以及因应不同地质状况和施工环境,在短短六公里长的过海段隧道路段用上四种不同的隧道建造方法,而这亦为本港工程界创下一项纪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会展站施工期间,工地范围内发现了三枚二次大战留下的炸弹,须先后由警察爆炸品处理课到场拆除;其中一枚重达1 000磅炸弹的弹壳现时展示于会展站月台,供市民参观,别具意义。我特别欣赏工程团队在应对工程挑战的同时,亦不忘把文化艺术引进铁路设施,可以说是继屯马线宋皇台站的文物展示后,另一个可供乘客观赏的亮点。 每一项基建工程从构想至启用往往历时经年,工序环环相扣,无非为确保项目能真正服务市民,贡献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东铁线过海段得以在明天投入服务,从而进一步巩固以铁路为骨干的香港公共运输系统,实在有赖港铁公司、工程团队、承建商和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坚持和努力,以及数以千计的工程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谢意。 展望未来,在本届特区政府提倡「运输基建先行」的推动下,其他铁路项目正有序开展,其中屯门南延线、东涌线延线、北环线(包括古洞站)和洪水桥站均已陆续展开详细规划和设计,北环线及洪水桥站亦已展开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我殷切期待各个铁路项目在下届特区政府与不同持份者衷诚合作下,全力推进,进一步完善本港铁路网络,支撑香港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 最后,我祝愿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多谢大家! read more
疫情持续严峻,目前港人经陆路口岸前往内地须提前预订「健康驿站」酒店作隔离医学观察,但深圳、珠海的检疫酒店名额有限,自去年底起一直「一位难求」,令不少港人难以成行。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今日(20日)举行网上记者会,建议善用本港隔离设施改作「在港驿站」,让市民在香港本地隔离后通关前往内地。 陈恒镔表示,由中央在港援建的方舱医院都已落成,却因疫情相对缓和而暂时空置,徒有资源却苦无用处,建议将目前空置的方舱医院改变用途,方便有意回内地的港人,可申请于方舱医院作短暂隔离,期望政府能与内地商讨,推出本地闭环通关隔离安排,向市民提供第三个选择。 民建联工商专业委员会委员潘景和指出,启德增建隔离设施占地超过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高4层,分3个片区,目的为隔离之用,过去政府曾将之用作临时DES考试场地之用,认为合适改建作「在港驿站」。 葵青区议员郭芙蓉指出,疫情持续,她在地区收到不少求助个案,居民因家庭团聚、工作、治病等不同原因急需返回内地,可是申请期间遇到不少困难,不论是预订巴士以及酒店都无法成功,有街坊甚至叹言「难过抢演唱会飞」。 出席记者会的市民Nicole表示,她自6月9日开始上网预订返回内地,可是至今都未能成功。过去曾透过朋友了解「黄牛飞」的售价,6月9日时售价800元,可是现时再问价钱已经飙升到1200元,对此Nicole感到十分无奈,她叹言自己是年青人,懂得上网寻找「攻略」,亦熟悉电子产品使用,可是仍然无法成功申请,令人担心其他长者如何返回内地,结果可能只得向「黄牛党」屈服。 郭芙蓉(左上)、潘景和(中)及受访者Nicole(右上)。(直播截图) 陈恒镔认为现时的情况并不理想,市民返回内地困难,即使是父母过身需要奔丧都无法做到,情况持续亦影响两地正常往来,期望特区政府为市民着想,与内地相关当局进行商讨,为相关文体作出改善。他建议「在港驿站」交由香港纪律部队负责营运,并由国家卫健委派人到场协助监督,以确保香港的隔离是符合国家要求,以解市民无法返回内地之困。 陈恒镔建议建议「在港驿站」交由香港纪律部队负责营运。(直播截图) read more
Quisque elementum nibh at dolor pellentesque, a eleifend libero pharetra. Mauris nequ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