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创盛料下一轮绿置居销情不俗
消息指新一轮绿置居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以市价四一折推出3个屋苑近4700个单位。房委会委员柯创盛今日(2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新一批绿置居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油塘及马鞍山,相信滞销情况不会太严重,甚至有超额认购。
另有消息指房委会计划以特快公屋编配计划,向申请公屋约一年或以上人士推售上一轮绿置居500多个货尾单位,柯创盛对此表示赞成,指虽然尾货以小单位为主,相信仍有年轻人士有兴趣上车。不过,他不同意将货尾单位再减价,否则会令人感到「将货就价」。
消息指新一轮绿置居将于明年下半年推出,以市价四一折推出3个屋苑近4700个单位。房委会委员柯创盛今日(23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新一批绿置居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油塘及马鞍山,相信滞销情况不会太严重,甚至有超额认购。
另有消息指房委会计划以特快公屋编配计划,向申请公屋约一年或以上人士推售上一轮绿置居500多个货尾单位,柯创盛对此表示赞成,指虽然尾货以小单位为主,相信仍有年轻人士有兴趣上车。不过,他不同意将货尾单位再减价,否则会令人感到「将货就价」。
香港政府跟进在深水埗、南区及荃湾的污水检测呈阳性的结果,民政事务总署今日(18日)起向深水埗苏屋村兰花楼、荃湾荃威花园L座的住户、清洁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 另外,民政事务总署今日起陆续向在美孚新村、香港仔华富一村及华富二村工作的清洁员工及物业管理员工派发快速测试套装,供他们自行检测,以辅助识别感染者。 read more
因应需求情况,全港21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将延长营运至今年底,而5间由私家医院营运的中心则于11月起停运。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相信到接种中心打针的人士大多并非长者,未来会重点出击,调拨资源,透过外展接种等不同形式,提高长者接种率。目前本港7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不足三成,不但影响个人保护,亦会影响跨境交流及放宽本地社交距离措施。 聂德权又说,11月起关闭5间由私家医院营运的疫苗接种中心,并非考虑到开支,而是顾及营运者意愿。他指出,本港20岁至60岁人士接种率已超过七成,12至19岁青年接种率亦已超过六成,接种需求会下跌,减少接种中心容量是合理,又指继续营运的21间接种中心遍布港九新界,仍十分方便。 read more
继置于香港大学内的反中之柱昨日被搬离校园后,摆放于香港中文大学内的「女神像」,和香港岭南大学内的反中浮雕今(24日)早亦分别被校方移走和拆除。 在中大,原本摆放「女神像」的位置空空如也,只有工人在场清洁。暂未知「雕像」被移送到那里。 岭南大学学生会编辑委员会今早在fb发文,指清晨约5时,位于梁銶琚楼外空地的「浮雕」被围封,由学校工程部人员拆除后,以胶纸层层包着并准备移走。现场学校保安无回应如何处置该浮雕。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8日)在政府总部主持「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李家超公布,海外或台湾地区由机场抵港人士检疫措施将有新安排,由原本的7日酒店检疫改为3日酒店检疫及4日家居医学监测。有关措施将于本周五(12日)生效。 李家超表示,4日医学监测期间,有关人士可外出,但不能进入有主动核查「疫苗通行证」的表列处所,如餐饮处所、健身中心、美容院、泳池及发型屋等表列处所,以及安老院、残疾人士院舍、学校及指定医务处所等。此外,亦不能参与除去口罩活动。有关人士在每日快速抗原测试呈阴性的情况下,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进入商场、百货公司及街市。 李家超又指,「3+4」方案期间有核酸检测要求,确诊者会给予「红码」,禁止离开隔离地点;非确诊者会给予「黄码」,以管控其在医学监测期间活动。「红/黄码」会在完成规限时,自动转为正常的「蓝码」,而「红/黄/蓝码」会在「安心出行」手机应用程式上展示。 李家超又再次强调政府防疫政策,包括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科学精准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平衡风险与经济动力;减少重症及死亡;以及保护「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者等高风险人士。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解释「4+3」新方案的理据时表示,当局监测入境人士检疫期间数据发现,整体抵港人士4%入境检测后发现确诊带病毒,当中一半个案在机场核酸检测中发现,指定检疫酒店期间检测可以发现80%个案。他续指,酒店检疫首3晚已能截获大部分个案,再多4晚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亦影响香港连接国际。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上周五公布的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会尽快发放各类资助,期望部分可在农历年前发放。她又表示,现时的社交离措施会维持至下月三日,目前没有计划放宽。 林郑月娥称,希望尽快将补贴金额交予受影响的处所及个人,共有27项支援措施,过去几日相关政策局及部门已公布当中16项措施的详情,已要求有关部门争取在农历新年前发放部分金额。 至于被指基金总金额较上一轮少,对业界帮助不足,她说,之前业界受疫情影响时间较长,今次收紧防疫措施的时间较第四波疫情短,对处所、营运者、个人影响而提供支援,但强调每次支援都无办法满足业界要求或完全弥补业界认为的损失。 她又提到财政预算案正进行咨询,近几年财政预算案都是一个利民纾困的机会,具体的支援方案会留待财政司司长处理,自己会按实际情况提意见供财政司司长考虑。 问及政府是否有意放宽晚巿堂食,让业界营业至晚上8时,林郑月娥指出,本港社区的传播仍然令人关注,目前无计划放宽晚巿堂食。 另外,林郑月娥说,年初四或会提早以疫苗气泡作基础,让部分处所营业,相信有关做法令到过去一段时间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欲增加。 她表示,以昨日为例,有近18000人打第一针,亦更多人愿意打第三针加强剂,而相比约半个月前,长者接种率亦有提升,70至79岁的接种率超过55%,80岁及以上的接种率亦有27%,呼吁市民尽快打针。 林郑月娥说,全民检测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以内地的经验来看,全民检测需要配合禁足来进行,即市民在等待全民检测结果的时间内不可以四处走动。香港除了每晚有小区或大厦进行围封强检,从未采取过禁足措施。香港抗疫两年,一直可以做到一方面抗疫、一方面让市民返工、返学,做正常的活动。所以,需要禁足的全民检测不适合香港,市民未必可接受。 林郑月娥指,现如今出现本地确诊个案,本港进行的是「大规模检测」,包括在屯门区的「愿检尽检」,不需要在收到强检令或「安心出行」通知后再去检测,只要愿意即可获得免费检测。今后本港将继续采取这样的方法,更有效的找出感染个案,减少病毒在社区的传播风险。她强调,事实上,此次Omicron入侵证明此种检测方法有效,目前为止本地六、七成感染Omicron个案都是在检疫中心发现的。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3890afa928cb9244cf1dfb58930db13b.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香港今日(12日)新增735宗经核酸检测确诊个案,其中13宗为输入病例;另录得698宗经快速检测呈报平台登记及成功确认。因此,今日共新增1,433宗个案,第5波个案累计1,180,392宗。另再有59名新冠患者离世,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当中包括52人昨日(11日)于公立医院病逝。 医管局放宽恩恤探访,公院会按家属意愿安排在可行情况下探访,亲属要出示24小时有效无染疫证明,或探访后即时进行测试。同时,探访者要清洁只手、配戴防护装备,并接受7日医学监察,而康复者可豁免相关安排。 今日的输入个案当中,有10宗为昨日抵港,其中8人乘阿联酋航空EK384航班来港、2人乘国泰航空CX252班机抵港、1人乘泰国航空TG600航班飞抵;其余3人为较早前抵港。另外,昨日没新增院舍爆疫,而在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29间安老院舍及7间残疾人士院舍有新增个案,涉约54名院友及9名职员。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其中有52人昨日(11日)于公立医院病逝,涉及29男、23女,介乎47至106岁,29人来自院舍,48人逾65岁,其中29人无打针、15人打一针、8人打2针。第5波疫情至今累计有8,673名死者。 李立业指,在死亡数字方面,第5波整体死亡个案涉及3,547名女性、5,126名男性,年龄介乎11个月至112岁,年龄中位数为86岁,现时共9,222人留医。另因数据滞后,本周日(10日)再多7人离世,死者均为女性,年龄介乎85至98岁。 李立业会上又交代了两者较年轻离世病人的个案,其中一人为有长期病患的47岁女病人,她没有接种疫苗,有末期癌症并已扩散至脑部,于上月19日因抽筋到屯门医院急症室求诊,经检测后证实确诊。惟她病情反覆,至3月26日已无病毒,惟继续恶化至昨日离世。 另一名个案为51岁女病人,她同样有长期病患及无接种疫苗,住在院舍,是智障人士及患免疫血小板缺乏症,于本月1日到指定诊所求医并发现确诊,当时有咳、气促等,血液含氧量低,随后转到联合医院急症室,照X光有肺炎情况,4月2日需插喉,情况继续恶化至昨日离世。 另外,过去24小时新增5名病人情况危殆、目前有16人情况严重,58名危殆病人于深切治疗病房留医。过去一日有1,430人出院,7人入院筛查发现确诊,同房11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医管局累计共21,672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0,517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发表网志,指香港国安法的定立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决定,充分体现《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全国上下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对于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证《宪法》的实施,所有中国人都责无旁贷。 郑若骅在网志指,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全国人大有权制定法律及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作出决定。 1982年的《宪法》加入了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正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而《宪法》的第六十二条(二)、(十四)和(十六)亦订明了全国人大可行使下列职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以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大在1990年4月4日依据《宪法》第三十一条通过《基本法》,并在同日作出《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 当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出现缺口,面临日趋严峻的局势,而特区的行政立法机关难以在一段可见时间内自行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立法,全国人大有权有责按照《宪法》和基本法从国家层面改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定立香港国安法。 她又指,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必须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让社会掌握“一国两制”的精髓,使香港能够在国家政策的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开拓更美好的将来。《宪法》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根本,只有加深认识《宪法》,本固才能枝荣。 read more
警方国安处揭发网媒《立场新闻》自香港国安法实施后,16个月内发布不少涉嫌利用“假消息”写成具煽动内容的新闻报道及博客文章,昨日拘捕《立场》前任及现任高层等七人。前刑事检控专员、资深大律师江乐士认为以“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该七名人士属于合适,而有关条例至今仍合法及合时宜。 香港法例第200章《刑事罪行条例》第九及十条列明,煽动刊物是指“具有煽动意图的刊物”,而“煽动意图”是指意图引起对香港司法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引起或加深香港不同阶层居民间的恶感及敌意,以及煽惑他人使用暴力。江乐士认为如一群人合谋及协议发布煽动刊物,以达到上述煽动意图,“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便属最恰当指控。 根据《刑事罪行条例》订明,“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第一次定罪可处罚款5000元及监禁两年,其后定罪可处监禁三年,涉案煽动刊物则予以没收并归予官方。 他指现时被捕七人未被正式起诉,律政司需根据现有证据,去决定有否充足理据提出起诉,改控或加控其他控罪,而现时仍需观察事态发展。对于有声音指“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是殖民时期制定的条例,质疑该罪不合时宜,江乐士反驳指《刑事罪行条例》中的所有罪行,包括谋杀、强奸等罪均在殖民时期制定,其合法性不受影响,本案亦是用正常的法律程序及规则进行,因此不存在任何不公平的问题。 其中一名被捕者、立场新闻署理总编辑林绍桐昨被捕后即时辞职,江乐士认为辞职并不影响林在辞职前所犯的罪行,相信对林的控告及日后保释申请不会有影响。 终院早前公布指,“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无可避免地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行”,须与其他国安法案件一样,同时考虑到刑事案件及国安法案件的两个保释门槛,以决定有否充足理由相信,如批准涉案被告保释,被告人会继续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今日(28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本港疫情大反弹的风险不大,相信个案会在低3位数维持一段时间。 许树昌表示,18至59岁未曾染疫的市民,若接种第4针疫苗抗体水平可提升约2个月,料今年第4季会有针对Omicron变种病毒的新一代疫苗,一般人可届时再接种,目前疫情稳定,不须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建议前线医护、跨境司机、以及有需要到外地的市民等高风险人士,可考虑接种第4针。 另外,中大医学院团队对第4针抗体水平的成效展开研究,包招募市民参与,在「针前」及「针后」,分别抽血检验T细胞以及血清抗体水平,以了解会否在接种3针后,曾在无病征情况染疫,研究预计一至两周后开展,年底前有结果。 许树昌指,在港岛区陆续出现变种病毒Omicron亚型BA.2.12.1的本地个案,部分与早前输入个案无流行病学关联,估计社区出现新变种病毒的隐形传播链。Omicron亚型BA.2.12.1传播率较OmicronBA.2高25%,但无证据显示会增加感染后病情的严重程度。 此外,他指本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近1个月,只有小部分餐厅及学校出现个案,认为是疫苗接种率提升,加上估计已有一半人口曾感染,产生免疫屏障,相信本港疫情大反弹的风险不大,个案会在低3位数维持一段时间。 对于本港确诊数字维持在三位数有一段时间,会否影响与内地通关,许树昌说,经历第5波后,相信要待下届政府上任后,再与内地卫健委商讨通关条件。 此外,许树昌提到,世卫建议感染病毒后隔离10天才安全,现时入境本港的检疫期是7日,已能找出大部分个案。如果检疫酒店房间充裕,可考虑取消航班熔断机制。 read more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为免再有新冠康复者因「复阳」,即再度感染而引发疫魔重临的恐慌。政府早前公布符合出院准则的病人,须在出院后以「闭环式管理」及点对点方式,完成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监测。政府昨日(11日)公布,指定隔离地点将选址观塘帝盛酒店,以替代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作为隔离地点,卫生署正安排共37位出院病人前往观塘帝盛酒店完成余下的隔离管理。 值得留意的是,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1名中心职员,早前于B座地下病房1个隔离病格清洁时,发现病格内1处柱身底部出现菌状物,其后在地下楼层5个病房共15个病格亦有同样发现,毒理学化验确定为木腐真菌,有59名病人须转房,暂未知隔离地点由上址改为观塘帝盛酒店是否与此事有关。 医管局公布,截至昨日上午9时,过去24小时有1名确诊病人出院,并会继续进行出院后的14天隔离,至今共有12,037名确诊病人康复出院。目前公立医院已启用596间负压病房,合共1 061张负压病床,现时共有89名确诊病人分别于8间公立医院及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留医,全部情况稳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