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疫苗气泡扩大市民抢打针 多间疫苗中心爆满
疫苗气泡下月24日起扩展至所有食肆、受防疫条例规限的处所和康文署辖下的场地等,消息日前流传后,多处的疫苗接种中心出现人龙。有营运接种中心的医疗集团负责人称,近日打针人数爆满令中心感到吃力,呼吁市民先预约,又透露政府正研究增加注射站及其他方案,以应对急增的接种需求。 康健国际医疗集团营运总监梁国龄今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其集团负责的观塘晓光街体育馆近日大排长龙,每日约有600至900人预约打第一针,第三针则有逾千人,认为打针的巿民很踊跃。 梁国龄说,目前预约的市民必定有针打,惟有机会要排队,希望市民互相忍让。另外,接种中心每日约有300个「即日筹」,在现时打针预约急增情况下,应付即日筹颇为吃力,呼吁市民事先预约,再依照相应时段到场打针。 梁国龄又透露,为应付近日市民的打针需求,政府正与各疫苗接种中心和公立医院的接种站商讨增加注射站,同时增加注射站的接种名额,并正考虑其他新颖的方法,应对需求。 据疫苗接种计划网站,全港多家接种中心预约爆满。接种科兴疫苗的天水围(天业路)社区健康中心25日前全部约满,26日剩余少量名额。马鞍山家庭医学中心未来18日中,有12日额满,其余日期只剩少量名额。 接种复必泰的香港大学驻港怡医院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今日至25日全部额满。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今日至22日全部额满。 截至发稿,本港新冠疫苗接种剂次突破一千万。已接种第三针的人口超42万人。已接种第一针人数超490万人,占总人口72.9%。 read more

陈茂波:六中全会总结对港意义大应推动紧随国家发展步伐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前日闭幕,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1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六中全会的总结,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以至对香港,都同样意义重大。他认为,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坚定维护中央对香港的坚强领导,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香港紧随国家的发展步伐,发挥好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全力推动香港发展迈向新台阶。 陈茂波表示,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成就和经验,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陈茂波续说,以习主席为核心的领导是整个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带领全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主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陈茂波又指,在中国梦里,也有着香港梦,「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要与全国人民一起团结合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read more

香港政府:已打两针科兴满6个月者下周二起可约第三针
香港政府今日(18日)公布,市民若已接种两剂科兴疫苗而第二剂疫苗是在六个月前接种,不论他们是否属于优先组别,均可由11月23日(星期二)开始预约和由当天起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 政府发言人表示:“我们由11月11日起为特定组别人士优先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运作畅顺。在评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和新冠疫苗接种站的接种能力和服务需求后,我们决定扩大接种安排,让更多符合资格的市民可以接种,加强保护力。” “市民在预约前请特别留意,接种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包括季节性流感疫苗)之间应距离最少14日。” 现时为免疫力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晚期爱滋病患者、需服药压制免疫系统的人士等)接种第三剂疫苗的安排将维持不变。他们的第三剂疫苗应在接种第二剂后最少四星期才接种。 对于已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的18岁或以上人士,现行安排仍然是为较高风险人士(包括60岁或以上长者、医护人员、长期病患者),以及工作环境有较高暴露风险和较易传播新冠病毒的员工(例如参与抗疫工作、提供跨境运输或于管制站和港口工作的人员)接种第三剂疫苗。这些人士应在接种第二剂后最少六个月才接种。 read more

谭惠珠:任何对政府政策有建设性意见的人都应有发言权
香港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香港特区成立之初确定的目标,即确保「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得到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说。 在录制点新闻的一期英文节目时,她谈到了本港备受关注的一些政治议题以及近来各项立法带给港人的好处。点此 被问及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进行本地立法的紧迫性时,她表示,推进相关工作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 「这是早在23年半以前,我们就该履行的,但我们没有。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快去落实。」 选举制度完善后,有人担心选委会内竞争减少的情况,谭则表示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香港特区成立之初的目标,即「爱国者治港」,其余的问题则是次要的。 至于爱国者的定义,谭惠珠直言「要成为一个爱国者并不难」。 她说,「任何人只要尊重自己的民族血脉、支持中央对香港行使主权并且不做出损害香港利益的事,就是爱国者。」 谈及未来香港政治体制内反对派的空间,她表示任何人只要有好的想法,对政府的政策有建设性的批评,都可以出来发表意见,不需要被贴上特定的标签。 资料来源:点新闻 read more

黎智英欺诈案 周达权同意黄伟强无参与营运决策
壹传媒黎智英与壹传媒集团行政总监黄伟强,涉嫌违反地契使用价值5.16亿港元将军澳工业村地段,并隐瞒业主香港科技园公司,令与黎智英相关的公司获得租金利益,2人被控欺诈罪,案件今天(24日)在区域法院续审。获免予起诉的前同案被告、壹传媒营运总裁兼财务总裁周达今起接受黄伟强的资深大律师盘问,黄的大律师指黄日常工作的性质「湿碎、烦琐」,「保安部要增加行人过路线啊……大扫除都关渠事」,其职责「好听啲叫行政总监,唔好听叫大打杂」,但实并没参与营运决策,遇有法律问题亦会先咨询,不会自把自为对外作出回应。 周达权指于组织架构上,黄伟强在2016年前应向他的上司、即当时的财务总裁汇报,惟当时上司指示他帮忙处理行政部工作,故黄伟强向他汇报。黄伟强的资深大律师向周指,黄伟强是个信心不足的人,周亦在评核黄伟强的表格,指黄的沟通需要改进,着黄加强使费控制,及指黄对员工监管不足等。周就此则回应指在印象中,黄伟强是一名可以独立工作的员工,只是在重大事件上会向他汇报或询问意见,其他日常工作均可独立处理,而评核表的评语「唔系话唔好,可以更加好」,并指黄伟强曾在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方面表现不俗。 资深大律师又指,黄的工作性质属后勤支援服务,如屋宇设备部的大楼、电力装置等维修,采购部的影印机、穿梭巴士、电单车等安排事宜等都关黄事,「送年花都要安排」,工作烦琐。周同意有关工作「系烦啰」,亦同意黄没参与营运或财务部的决策,黄的名字亦从未在年报的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出现过。另周同意黄是负责任及尽忠职守的员工,「渠系好尽责,(工作表现)整体嚟讲满意」。辩方亦指出周只有大专程度,学历不高,亦没有会计师或公司秘书等专业资格,遇有法律议题或影响公司事务的问题,会先向周或法律部门索取指示,并不会自把自为地对外作出回应,周对此表示同意。 本案被告依次是黎智英(74岁)和黄伟强(60岁),2人被控1项欺诈罪,指2人连同周达权及其他人,于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19日,向香港科技园公司隐瞒在非按订立租契的情况下,使用在将军澳工业村骏盈街8号的处所;而黎再独自面对多1项欺诈罪,指他连同其他人,于1998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同样隐瞒非按订立的提案计划书及租契的情况下,使用涉案处所。 read more

屯门凯德花园1不确定检测证无染疫 龙成花园强检后未有病例
新冠肺炎持续,疫情第5波未平,屯门凯德花园2座因一名22岁女护士住户怀疑感染Omicron,昨日(13日)晚上7时30分起围封强检,至今晨(14日)11时仍未解封。政府于今午指,截至今早凌晨0时30分,约195名居民接受检测,其中1人检测结果为不确定,为审慎起见,有关人士和其密切接触者已被安排分别送往医院及检疫中心跟进;其余居民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强检行动于中午约12时30分完成解封。据指该患者疑为一名生物医学系学生,不排除样本受疫苗污染。 至下午4时30分,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居于凯德花园2座的女护士,验出D614D疫苗病毒株,怀疑再次出现疫苗污染,中心已到屯门的诊所取样,交港大后证实为疫苗病毒,并非真正确诊,而该大厦今早出现的不确定病例,经过覆检,未有验出病毒,亦证实并非确诊。 另外,与上述护士在同一个医疗集团诊所工作的一名21岁女兼职护士,昨日亦初步确诊,她因居住居于屯门龙成花园第1座,该大厦昨晚亦7时亦须进行围封强检,部门今晨完成行动,大厦约380名居民接受检测,并无发现确诊个案。政府亦派员到屯门青山公路青山湾段345号龙成花园第1座约120户,当中6户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及后政府于上午约9时15分完成执法行动,共检查了约100名受检人士的检测报告,未发现有人未进行强制检测。但该名护士今日证实确诊。 read more

围封强检流程混乱 一众议员促制紧急检疫流程
疫情肆虐,更蔓延至多区,其中葵涌村疫情广泛传播持续,至今染疫人数累计超过200人,当中数幢大厦更需围封5日进行检测。然而,相关围封检测及相关应急配套被指情况混乱,令各区市民顿时人心惶惶,担心政府未能做好管理及围封安排,有议员今日(25日)发出联署,促当局制订紧急检疫流程。 议员林素蔚、杨永杰、梁文广、张欣宇、朱国强、林筱鲁及洪雯发出联署, 指基于葵涌村围封经验,促请行政长官及相关政策局联合制订并公布就「多日围封及强制检测行动」的紧急检疫清晰指引。 当中包括讲解流程、政府内部人手分配及应急配套;设立及解释有关机制的内容,能够明确各个部门分工,以有助安定围封社区内市民的情绪,提升社会各界对政府能妥善处理围封事件的信心。 read more

今起食肆堂食须扫“安心” 食环署:初期执法多劝喻及教育
市民今日(9日)起进入多个表列处所包括所有食肆堂食须使用“安心出行”应用程式。食环署副署长黄淑娴今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新措施执行初期执法人员会多劝喻和教育。黄淑娴指,署方早前已有与饮食业界沟通,并制作常见问答的资料,而15至64岁有九成多人有智能电话,相信社会遵守规定的困难不大。 对于饮食业界担心,如未有发现食客使用伪冒的“安心出行”记录可能要负责,黄淑娴指,只要食肆负责人见顾客使用“安心出行”时扫二维码,检查填纸仔的顾客已将资料填妥,就算是采取合理步骤遵循指示。 read more

田北辰倡缩短来港检疫期隔离3日后可闭环活动
候任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日前表示,上任后将争取减少旅客来港的限制,符合条件下可缩短检疫日数至5日甚至更短。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今日(27日)在电台节目建议,政府可考虑将港人旅客检疫期由7日缩减至3日,其后4日则需要进行闭环式活动,并每日要做核酸检测。 田北辰说,虽然近期输入个案增加,但本港的重症及死亡个案并无显著上升,加上Omicron仍是全球流行的主要病毒,因此应可调整有关检疫期。 田北辰又指,进行闭环管理的4日期间,需限制相关人士不能除口罩,以减低传播风险。另外,现时不少处所已实施“疫苗通行证”安排,如果有关人士曾出入处所,当局亦可凭“疫苗通行证”记录作出追踪。 read more

冻房已打针职员须3天1检未完成接种者每天检测
因应政府早前宣布会继续扩大及加强针对不同风险群组,进行大规模新冠病毒检测,食环署昨日(5日)进行简介会,向冻房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讲解适用于他们的最新检测安排。 根据新规定,进入冻房范围内贮存食品的冷冻仓库或接触或装卸冷冻食品的冻房工作人员(包括全职、兼职、散工、替假员工及冻房外聘服务合约员工),均须接受强制检测。已接种新冠疫苗者,须每3天进行1次检测;未完成疫苗接种者则须每天检测。符合资格的冻房工作人员可在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接受免费检测。 食环署提醒,由于政府不再接纳深喉唾液样本作强制或定期检测,所有特定群组人士不论是否已完成接种疫苗,检测均须以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进行。同时,他们须向社区检测中心或流动采样站职员,提供疫苗接种记录或医生证明书,并出示由冻房营运商发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以核实身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