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湾高威楼120人强检无发现阳性个案
铜锣湾有两名女子初步确诊,为48岁家庭主妇,以及43岁外佣,由于可能带有Omicron变异病毒株,她们分别居住的高士威道高威楼,以及京士顿街东宁大厦,昨(4日)晚深夜围封强检。其中,高威楼今(5日)早约7时半完成检测行动,约12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此外,政府亦在区内派员到访约120户,当中约6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接受检疫或隔离的住户,亦有可能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指,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会采取措施跟进。
铜锣湾有两名女子初步确诊,为48岁家庭主妇,以及43岁外佣,由于可能带有Omicron变异病毒株,她们分别居住的高士威道高威楼,以及京士顿街东宁大厦,昨(4日)晚深夜围封强检。其中,高威楼今(5日)早约7时半完成检测行动,约120名居民接受检测,没有发现阳性个案。
此外,政府亦在区内派员到访约120户,当中约60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包括可能已经接受检疫或隔离的住户,亦有可能部分单位是空置。政府指,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会采取措施跟进。
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在《紫荆论坛》撰文表示,香港「一国两制」下有五种矛盾,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包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开放与不完全开放、大陆法与普通法、政治体制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 叶刘认为,这些矛盾是可以破解的。方法包括透过政策调节资本主义市场、以法律抗衡西方势力的干预及渗透、尊重普通法原则、为香港进行政制大手术、及重建香港的爱国爱港正向价值观。 她又指,破解矛盾中,中央政府给予的支持和指导不可或缺,例如为香港订立港区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国家「十四五」规划肯定了香港八个国际中心的地位,及当香港面对严峻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给予香港无限量的支持,都有助香港疫后复苏及长远发展。 她认为下届特区政府必须大刀阔斧推行改革,才可有效实施有利香港经济民生的发展策略,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read more
香港政府昨日(7日)下午12时30分起围封强检九龙城启晴村赏晴楼,今日(8日)约上午12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共发现167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当局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日晚上8时30分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检测,共有约150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167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就指明「受限区域」内发现的初步阳性检测个案,政府将会向这些人士提供尚待入院或隔离设施时的健康建议、消毒用品和口罩,以供有关家庭在等候跟进安排期间使用。 read more
通关在即,港府增设“香港健康码”(港康码)供市民上载行踪。副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表示,截至今早(13日)8时,有逾38.6万名市民注册“港康码”帐户,当中逾11万人已启动帐户,将近10万人在过去两日上载“安心出行”的行踪纪录和下载健康码。 对于有市民在申请时未能提供住址证明,黄志光表示,可以地址代替,启动码将会邮寄至市民手中,香港邮政今早陆续发出信件,料相关市民一两日内会收到。 黄志光指出,若未有“安心出行”纪录,就不能下载健康码,港府正与内地商讨有关幼童的措施,但他强调,如果要在联防联控下提供豁免,则需要内地当局接受。 黄预计到正式通关时,“港康码”的使用量会很高,登记人数或会过百万,因此希望预早让市民熟习使用流程。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591db2011249881fbde8e8f57cdec6aa-1.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香港今日(18日)新增613宗确诊个案,其中13宗为输入个案,而第5波疫情至今约118.5万宗个案。欧指出,虽然现时疫情维持稳定,但仍然为高水平,今日为长假期最后一日,街上人流增多,当局会密切监察情况,料假后有“小反弹”。本港头两波疫情高峰仅有百多宗个案,现时回落趋势缓慢,实际数字仍处高水平,估计短期仍会维持三位数,难料何时跌至双位数。另外,新增20宗由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第5波疫情至今录得8,946名死者,病死率为0.75%。 输入个案中,除9宗在机场经检测确诊,当中4名患者由法国乘TK083抵港,而马来西亚航空从吉隆坡抵港的航班,早前亦发现多于3宗个案,由于上述两航班均触发熔断机制,须由4月19日至25日,禁飞香港7日。欧家荣指,每日千个入境者会揪出约10宗个案,即染疫者占入境人流的1%,其中三分二在机场经核酸确诊,其余均在检疫酒店找出病例,形容是“预期之内”,相信可觅出染疫个案。 医管局公布,明日(19日)学校复课,指定诊所会预留名额予确诊学生,并提供电话支援服务。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昨日(17日)全港有17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涉及9男8女,年龄介乎50至97岁,当中有6人来自院舍,10人未接种疫苗、5人已打一针、1人打两针,1位打了3针,14人为65岁人上长者。 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由2月23日至4月19日有3人离世,涉及3名男性,年龄介乎71至83岁。另外,现时共有8,315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公立医院等医管局管理的设施留医,昨再多1名病人情况危殆,有3人严重,其中49名危殆于深切治疗部留医。 过去24小时,共有408名确诊病人康复出院。有4名病人在入院筛查或检测时确诊,有5名同房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此外,医管局累计共21833名职员曾确诊,其中20822人已返回工作岗位。 read more
特区政府上星期宣布「抢企业」「抢人才」措施,以增加香港竞争力,包括今日(28日)起落实「高端人才通行计划」(简称「高才通」)。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今日一个电台节目表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今日起开通,相信会有更多人是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 孙玉菡表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提供特区政府不同人才入境计划的资讯和小工具,亦有连结入境处网站以供线上电子方式申请。此外,特区政府在海外及内地17个办事处会有招商引才专组,并开设社交平台专号,针对特定群组推广宣传。他指出,专组最大作用是与当地适用高才通计划的百强大学联系,接触有兴趣的人才来港。 孙玉菡指出,「高才通」计划其中一个资格是申请者年薪达250万港元或以上,而在香港达到该标准的人士不足1%,相信会有更多人是透过百强大学名单申请来港。会在一年内进行检讨,检视除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外,会否考虑特定学科著名院校的毕业生。 read more
政府将于8月初派发第二阶段消费券,今日(23日)开放合资格市民「转会」或新登记,为期一个月。市民如不选择「转会」,毋须做任何登记手续,政府会自动核对之前已登记资料,让合资格市民能在指定时间顺利收到消费券。 除原本的支付宝香港、八达通、Tap & Go「拍住赏」及WeChat Pay HK,今次消费券将新增两间营办商,分别是BoC Pay及PayMe from HSBC。同时,第二期消费券听取社会意见,在合理情况下扩大合资格人士范围,除了于6月13日或之前已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可申请之外,有条件成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士,例如来港专才、专业人士、企业家、来港升学人士等,亦可获发半额消费券。但已移民者及「有意图永久离港者」不获派发消费券。 (点此登记) read more
教育局今日(12日)举行「2021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约900名教育工作者及合作伙伴借此交流经验,提升他们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发言时表示,今年国家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多个重要范畴上支持香港的未来发展,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和创业,并鼓励青年人放眼四周,抓紧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独特机遇。 杨润雄又说,面对科技日新月异,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多元化的人才,正是当前社会所需,强调教育局一直重视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提倡多阶进出的升学途径,培育他们发展所长。 read more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和副局长廖振新本周到访海事处,了解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的运作。今日(3日),林世雄在网志表示,海上救援协调中心于2019至2021年期间,每年平均处理53宗个案和协助超过90名涉及海上事故的人士化险为夷,3年协助超过270名海上遇险者。 林世雄指出,海事处于1989年成立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过去30多年来,无论在香港水域或是在大部分南中国海水域内发生事故,需要进行海上搜救行动,均由这个中心的同事负责统筹工作,涉及的范围达45万平方海里之广。 中心全年无休,遇上台风袭港,海事处更会增派人手到中心值勤,因为在恶劣天气下,每每有较大机会出现海上事故。今年7月,一艘内地工程船「福景001」在香港西南面约160海里的内地水域遇上台风「暹芭」吹袭,并要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协调中心接到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通知后,随即协调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进行搜救工作,事件中成功救起其中3名船员。 此外,海事处同事要协助千里之外的海上遇险者,必须配合高科技通讯仪器和其他专业职系人员。为监测船舶发出的遇险讯号和作通讯用途,海事处在毕拉山、太平山山顶、鹤咀等地点设置天线及无线电通讯电台。中心亦设有其他高端系统和软件,包括用来接收数码呼叫遇险讯号岸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接收紧急示位无线电浮标(EPIRB)的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及可利用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 的安全网络(SafetyNET),以便向特定区域内的船只作强化群呼(Enhanced Group Call)。 一旦接收到船舶遇险讯号,人员会立即根据船舶遇险的情况,并因应求救的性质,协调适当的救援工作,包括要求水警、政府飞行服务队、消防处执行搜救行动。视乎情况,例如涉事地点在香港水域以外或邻近南中国海其他区域,中心会联络遇险船舶附近的船只或相关地区的搜救中心提供支援,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求助船舶或人士脱险。 read more
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社厅昨日(5日)联合发布《广东省事业单位2021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广东省直机关驻上述各地事业单位的9000余个岗位,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及公告规定的港澳应届毕业生可报考。 据悉,本次招聘将于7月19日至21日接受报名,8月22日进行笔试,广东各级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均拿出一定比例的空缺岗位参加。2万余个编制岗位中,招聘大专及本科毕业生的岗位有14177个,占70.8%。 在岗位条件方面,除部分招聘博士研究生岗位要求研究方向或业绩成果外,其他岗位原则上不作年龄、职业资格、技术职称、工作经历方面的要求。其中,广东省科学院、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圳市少年宫、东莞市中医院等省级、市级事业单位均提供大量优质岗位接受港澳应届毕业生报考。 有意向的考生可登录广东省人社厅网站查阅具体招聘公告,选择合适岗位报考。 read more
香港疫情失控极为严峻,港府在国家建筑队支援下于多个地方建设社区隔离设施(或称方舱医院),其中在青衣的社区隔离设施,历时一星期已完成建设。今日(3月1日)举行落成仪式,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发展局长黄伟纶,以及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等官员,今早到青衣社区隔离设施视察。 李家超表示,今早与中联办以及负责建造设施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开会,经商讨后港府将会在下午正式接收设施及启用,开始接收隔离人士。青衣社区隔离设施提供3900个隔离床位,主要用作接收无病征或轻症患者。 李家超在巡视设施后表示,保安局辖下的民安队及纪律部队,将会负责社区隔离设施的日常管理及运作,有信心他们有足够管理经验,会将设施效能及营运水准提升至最高水平,确保入住人士得到适切安排。而首批医护人员,也会抽调有管理隔离设施经验的人,做好预案和应对措施。 李家超又表示,作为首个落成的社区隔离设施,期间只需要7日时间便完工,是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奇迹,他感谢中央全力支持,感谢香港中联办的协调,感谢中国建筑集团2000名工友日以继夜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并将设施交给政府运作。 他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能够打赢病毒传播的速度,精准管控,做到下降确诊个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