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湾与太和村强检无发现确诊
香港政府昨晚至今日(18日)凌晨,先后完成长沙湾元州街宝华阁、以及大埔太和村居和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未发现确诊个案。
一名初步确诊患者曾经居住在居和楼,政府将居和楼列为「受限区域」,截至今日凌晨零时,检测约2360名居民,到访的约815户中约60户无人应门,将采取措施跟进。
另外,政府因应一宗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的初确个案,将宝华阁列为「受限区域」,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190名居民,到访90户当中有4户没人应门,将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政府昨晚至今日(18日)凌晨,先后完成长沙湾元州街宝华阁、以及大埔太和村居和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未发现确诊个案。
一名初步确诊患者曾经居住在居和楼,政府将居和楼列为「受限区域」,截至今日凌晨零时,检测约2360名居民,到访的约815户中约60户无人应门,将采取措施跟进。
另外,政府因应一宗初步显示涉及变异病毒株的初确个案,将宝华阁列为「受限区域」,截至凌晨零时检测约190名居民,到访90户当中有4户没人应门,将采取措施跟进。
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张业遂今日(4日)表示,「动态清零」方针并非追求零感染,而是把疫情控制住,去年中国内地疫情出现多点散发,部分城市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虽然对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但只是短期,波及范围有限,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保证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人正常生产生活。 张业遂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中国政府如何在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达成平衡,他指出,「动态清零」是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防控方针,又说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代价,但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相比,有关代价是值得的。 他认为「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是对的,效果也是好的,不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还是经济发展而言,中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张业遂认为,由于坚持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read more
香港政府今日(28日)刊宪,根据《区议会条例》第26(c)条,宣布9位区议员议席悬空或将会悬空。当中梁耀忠因涉及前年8.18未经批准集结案、被判入狱8个月、获缓刑12个月。根据《区议会条例》,倘区议员被定罪并判处为期超过3个月的监禁,即丧失议席,故梁的议席由本年2月27日起悬空。其余8人均自行请辞。 自行请辞的人士当中,2人议席已悬空,包括参与去年揽炒派「35+初选」、涉违反《香港国安法》而现正被还押的张可森。他早前向民政事务总署署长谢小华递信,辞任区议员。姚跃生在涵盖区议员的公职人员宣誓规定修例法案刊宪生效前夕,以身体及精神状态不佳为由辞任区议员。 另外6名区议员的议席,包括林淑菁、周琬雯、马旗、黄润达、陈嘉言、司徒博文的议席将会于6月1日悬空。他们在公职人员宣誓规定修例法案刊宪生效前辞职,其中周以私人理由辞任,而林以家庭理由辞任。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read more
每两年检讨一次的最低工资,去年冻结于37.5元水平,最低工资委员会现正进行新一轮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检讨。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29日)发表网志提到,委员会于今年4月20日至5月31日,进行为期六星期的公众咨询。咨询期还有两天就届满,欢迎社会人士把握时间,提交书面意见。他表示,希望委员会能在有商有量、互谅互让的气氛下,就法定最低工资的建议水平达成一致共识,并于今年10月底之前提交报告,让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决定。 「最低工资委员会」(委员会)现正进行新一轮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检讨,作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我不适宜在此刻就检讨工作公开表达意见。根据《最低工资条例》(条例),委员会负责检讨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并须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提交建议报告,及后由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决定。基于委员会就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检讨和建议,都是经过详细分析、咨询社会各界,以及于委员会内的商界、劳工界及学者1的反覆商讨,在过往每一次的检讨,行政会议都接纳委员会的建议。 我在2018年5月13日的网志,以「最低工资真的『跑输』通胀?」为题,分析自2011年5月起实施法定最低工资,至2017年期间的通胀与法定最低工资增长,结论是法定最低工资的累计升幅(23.2%)稍为超越通胀(20.4%)。我在2019年4月28日的网志,以「法定最低工资调高至每小时37.5元」为题,亦点出8.7%的增幅,虽不是很高,亦已是历年增幅最大的一次。2020年的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检讨,委员会在获得大多数的共识下,建议维持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在每小时37.5元。 最低工资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能 委员会根据条例第三部分的规定成立及组成。委员会揉合劳、商、学与官的组合设计,确保委员会是一个多方平台,在成员有商有量、互谅互让的情况下,就法定最低工资水平作出建议。 不过,若社会滋生一种政治风气,「企硬」是「道德高地」,「让步」是「放弃原则」,凡事只看谁的「拳头」大,谁人大声谁正确,社会便只会分歧加深甚或撕裂,而多方平台便难以发挥其功能。 条例亦规定委员会在执行其职能时,须顾及在(1) 防止工资过低与(2) 尽量减少低薪职位流失的目标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及(3)维持香港的经济发展及竞争力。坊间有不少对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意见,例如应考虑到一个工作人口要养活一家人、应与已发展地区看齐、应与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制度下两人、三人,甚至四人平均津贴水平看齐等等。不过,委员会必须依法考虑的便是上述(1)与(2)的平衡,及(3)的有关分析。 公众咨询 委员会于今年4月20日至5月31日,进行为期六星期的公众咨询。咨询期还有两天就届满,欢迎社会人士把握时间,提交书面意见。 今年十月底前交报告 委员会在考虑了公众意见、研究及考虑政府调查的数据及资料、参考在不同经济情境假设下就多个法定最低工资测试水平所进行的影响评估结果后,便进入商讨的过程。如上述及在不同场合,我都表达希望委员会能在有商有量、互谅互让的气氛下,就法定最低工资的建议水平达成一致共识,并于今年十月底之前提交报告,让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决定。 「一年一检」? 劳工界一直以来争取最低工资「一年一检」,而过往委员会的检讨都是每两年进行一次。法例只规定行政长官须要求委员会至少每两年作出报告一次;换言之,在法例层面「一年一检」是可以的。不过,按现行的机制,检讨过程中所需要的研究、分析及咨询等工作,只能在每两年检讨一次的框架下完成,「一年一检」是不可行的。如要「一年一检」,便要大量压缩研究、分析及咨询过程,又或是要改为以方程式调整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前者属现有框架下的技术性调整,而后者则需进行大手术,推倒现行的框架,重新塑造社会共识。就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检讨周期,当委员会的检讨工作仍在进行中,现时不是讨论日后是否一年一检的最佳时候。待今次委员会完成有关检讨工作及提交报告后,我相信社会在适当时候可以重新讨论这个问题。 1委员会除了主席外的非官守成员,来自劳工界、商界及学术界的委员分别有三位。 read more
本港自疫情爆发以来近3年,港人「撩鼻」成常态,有媒体推算过去3年各部门合作进行5300万次核酸检测,估计动用70至80亿元公帑。不过有专家则认为,相关花费值得,最重要是控制疫情,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认为,不应过分放大数字,指核酸检测可以有效追踪传播链,而香港较内地核酸检测数字不算多。他预计将来可以减少核酸检测的次数,但强调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重症。 中大生物医学学院客座副教授、本港检测承办商「相达生物科技」创办人招彦焘则认为相关花费「绝对值得」,指核酸检测较快测更准确追踪病毒传播链。他透露说,政府外判的价格会较低,随着下一轮招标增加更多化验所,相信外判价格可能会再下跌。 read more
在过去两年的疫情下,本港医护人员一直坚守岗位。今日(12日)是国际护士节,食卫局局长陈肇始在社交平台发文,感谢护士同事一直在不同岗位担当重要角色,贡献力量。 陈肇始于社交平台中提及,医护专业人员是香港医疗体系中珍贵的资产,指他们在过去两年多的新冠疫情下,虽然面对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依然紧守岗位,发挥专业精神,尽心尽力照顾病者,推行公共卫生措施,为抗疫竭尽所能。护士在临床服务以外,亦有参与不同范畴的抗疫工作,包括在追踪密切接触者、病毒检测、检疫、疫苗接种等。向医护人员表达衷心感谢及崇高的敬意。另外,她亦特别感谢已离港的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指他们在本港早前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受中央及广东省政府迅速委派来港协助治疗新冠病人,大大提升新冠治疗中心的收治容量,让更多病人获得适切治疗,亦协助特区政府贯彻分层分流治疗策略。 陈肇始称,本港公营医疗系统一直面临护理人手短缺的问题,特区政府一直重视医疗人力规划和培训,正采取多管齐下的方针,当中包括增加资助医疗学额、提升拨款和增加培训容量,推动护理专科发展,以及全力支援医院管理局的运作及基层医疗健康系统的发展等。此外,港府于2021年1月推出「专科护士自愿认可计划」,以提升护理专业的知识水平及工作能力,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现时所有16个专科范畴均已接受申请。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护士管理局已批准超过2,200宗申请。而医管局亦为专科护士提供特别津贴及在护理职系中增设副顾问护师职级的新措施,可为有志专科护理发展的护士提供临床管理工作以外的晋升阶梯选择。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7月1日)推出Facebook专页、Instagram帐户及微博帐户,透过社交媒体加强与市民的联系和沟通。 欢迎市民浏览行政长官Facebook专页(www.facebook.com/johnleekachiu)、Instagram帐户(www.instagram.com/john.kc.lee)和微博帐户(weibo.com/u/7767790303)。 read more
近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事件中,经常现身示威的「Lunch哥」李国永,去年4月于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内参与示威,而被票控违反禁聚令,他早前在东区裁判法院承认控罪,案件原定今日(2日)判刑,惟被告不愿履行感化及社会服务令,冀以罚款了事。裁判官莫子聪直指本案严重,「被告身为学生,唔好好读书,挂住搞政治」,又置疫情于不顾,认为罚款并非预设刑罚,反指监禁亦是合适选项,但考虑被告年轻,决定再为被告索取进一步报告,案件押后至本月16日候惩,期间被告须收押。 19岁被告李国永,被票控一项参与受禁群组聚集。案情指出,2020年4月28日有人发起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内举行「和你Sing」活动。当晚约6时,包括被告在内共20名示威者在商场1楼聚集、叫喊口号及展示政治标语。警员接报到场,拉起封锁线,并警告在场示威者须于5分钟内解散离开。惟示威者未有理会,最终被发告票。被告被押进犯人栏时,高举代表「五一」政治手势,兼高呼政治口号。 read more
本港近年人口流出现象受到关注。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今日(28日)接受访问时对此回应指,港人移居其他地方是素有的现象,今次亦「不足为奇」。 叶刘淑仪表示,港人的移居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不论任何理由,港人可自行决定。叶刘淑仪指,移居涉及很多原因,包括生育率持续下跌、疫下通关困难,经单程证来港的人口大减。同时,亦与很多国家如澳洲、英国、加拿大等推出方便移居当地的入境政策有关。她称,本港陆续开关后,将吸引不少人回流。 对于人才吸引,叶刘淑仪称,建议特区政府在人才缺乏的行业列出相关清单,简化入境程序,考虑在不影响现有本地劳工薪酬下输入人才,特别是安老服务业、建筑业。她认为,如香港要吸引全球优才,便要采取进取的政策。她以新加坡的「一条龙」服务举例,指当地为专才便利签证、给其子女寻找国际学校学位。比较而言,本港入境政策相对保守,且输入劳工少。她称,相信新一份《施政报告》会作交代。 read more
针对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个别西方国家政客对香港民主发展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依法取消部分区议员资格说三道四,抹黑诋毁香港国安法,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赤裸裸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拙劣行径,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予以强烈谴责。 发言人表示,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在有效堵塞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漏洞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扫除香港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陷阱和威胁,更有效保障港人在和平安宁的社会条件下更好行使各项自由和权利,令香港“稳得住”、“管得好”,也让“一国两制”“走得远”。特区政府依法对反中乱港分子和组织采取行动,合理合法、顺应民意,任何国家都无权置喙和干涉。 发言人表示,建立宣誓效忠制度、明确公职人员资格、确保其国家认同和政治忠诚是国际通例,没有任何国家会对公职人员违背誓言、背叛国家的行为听之任之。“爱国者治港”是事关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特区政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遵循法律程序,取消有关区议员资格,是维护香港特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必要之举。西方有关政客对特区政府正当正义、合理合法的行动大放厥词,充分暴露其唯恐香港不乱的虚伪双标和霸权嘴脸,令人不齿。 发言人表示,美国等上述西方国家在民主人权领域劣迹斑斑,无论是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还是在世界各地穷兵黩武,制造动荡分裂和人道主义灾难,留下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桩桩件件,铁证如山,有何资格站在道德高地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充当教师爷?事实证明,西方一些政客在乎的不是香港如何实现良政善治和长治久安,而是如何利用极少数反中乱港分子继续骑劫社会、挑动矛盾;他们关心的不是香港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整体利益,而是香港能否继续作为遏制中国发展棋子的价值。他们的“人权画皮”早已被事实反复戳穿,他们伪善的“人权剧本”早已被国际社会看透。 发言人强调,不干涉内政是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个别政客虚伪的民主外衣幌子掩盖不了其祸港乱港的图谋。戴着灰黑滤镜,就始终不会看到香港清朗蓝天。我们再次敦促西方有关政客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停止歪曲“一国两制”,停止诋毁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任何阻挠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历史洪流的企图都注定只是螳臂当车,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read more
本港疫情严峻,不少跨境货车司机因所居地方发现病例,早前被广东省政府剔除豁免名单。不过,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18日)表示,因应港方要求,内地积极及迅速地作出正面回应,由前天上午起,缩短剔除豁免时间至14天;并把会被剔除豁免名单的范围从疫区收窄至居住的大厦。 陈帆又称,对运送鲜活食品的跨境货车司机,即使他们居住在疫厦,只要他们在内地进行核酸检测中呈阴性,他们亦可以获得豁免。 早前深圳采取严厉防疫手段,由以往「疫厦」居民不可入境,收紧到「疫区」的居民不可入境。香港陆路客货运输业议会主席蒋志伟透露,有关措施落实后本港随即有逾3000名跨境货车司机无法往返两地,占跨境司机总数达四成水平,料短期内不但鲜菜等农产品供应受阻,连其他种类的食品、生活用品,以及建筑物料等,供应亦受到影响,业界对此相当担心。 另外,为保障供港物资和粤港两地跨境物流的安全顺畅,深圳再加强对跨境司机和接驳司机及车辆的疫情防控管理,对其实施「三点一线」,即口岸点、作业点、住宿点和沿线高速服务区等交通节点全闭环管理。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物流发展处处长章新涛表示,按照省当局的要求,现在是对跨境运输的管理提档升级,要求每一个作业点、接驳点或者交通节点的工作人员对跨境司机的身份进行核实,确保其在管控范围之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