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行亚洲今起暂停13间分行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因应最新疫情发展,保障客户及员工安全,今日(14日)起暂停13间分行服务,直至另行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暂停服务的分行包括中环建行大厦分行、筲箕湾分行、油麻地分行、旺角弥敦道分行、旺角小企业及个人信贷中心、红磡黄埔分行、九龙湾小企业及个人信贷中心、观塘协和街分行、葵涌广场分行、天水围分行、屯门分行、屯门仁政街分行及元朗分行。
建行亚洲又表示,客户如需使用旺角弥敦道或元朗分行的保管箱服务,需要致电预约。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因应最新疫情发展,保障客户及员工安全,今日(14日)起暂停13间分行服务,直至另行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暂停服务的分行包括中环建行大厦分行、筲箕湾分行、油麻地分行、旺角弥敦道分行、旺角小企业及个人信贷中心、红磡黄埔分行、九龙湾小企业及个人信贷中心、观塘协和街分行、葵涌广场分行、天水围分行、屯门分行、屯门仁政街分行及元朗分行。
建行亚洲又表示,客户如需使用旺角弥敦道或元朗分行的保管箱服务,需要致电预约。
为迎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青年联会将开展一系列活动,并于今日(30日)举行「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青年圆梦计划启航礼」。特首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驻港部队副参谋长刘朝辉大校、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等担任主礼嘉宾,共聚一堂,以志其庆。 林郑月娥在致辞时指出,青联自1992年成立至今,会员人数超过3万,是本港最具规模及影响力的青年团体之一。青联一直秉持爱国爱港的宗旨,团结各界青年举办活动,深受欢迎。虽然香港过去两年面对严峻挑战,但青联始终坚定不移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就社会事务积极发言,是特区政府长久以来的坚实合作伙伴。 林郑月娥强调,在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之下,「一国两制」重回正轨,香港形成新局面,首场立法会选举于本月19日顺利举行,定可以令立法会摆脱过去的乱象,开启良政善治新篇章,她期待与新一届立法会议员的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帮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此外,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会积极鼓励香港青年放眼国家发展,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及中央出台的惠港青年措施,为贡献香港及国家出一分力。她亦希望青联秉持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同特区政府合作,培育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对社会有承担的新一代,薪火相传。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在致辞时表示,回顾这一年,为香港成绩感到无比骄傲。这一年,中央主导,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在新选制下,选委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顺利进行,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一年,打击反中乱港势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战果,社会正气得到弘扬;在许多领域推进正本清源、 拨乱反正,令人鼓舞;经济逐步复苏,新冠疫情防控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安定,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和前景。展望新的一年,陈冬表示,对香港青年充满信心,希望香港青年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契机,找准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人生价值。 青联将推出青年圆梦计划大湾区资讯通实体版面世 香港青联主席梁毓伟致辞时说,青联成立以来,致力团结各界青年,及促进本港和海外青年的交流,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爱国爱港、有抱负有能力的青年人。他指出,刚刚结束的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是完善选举制度及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的一场重要选举,随后出台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更指出香港民主进程的时间线,帮助社会各界认清中央政府是香港民主发展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及推进者,在「一国两制」方针之下,继续探索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发展之路。 梁毓伟指出,面对即将踏入的2022年,青联将会推出青年圆梦计划,除了今日正式面世的大湾区资讯通实体版,青联驻深圳的大湾区青年服务台基地将在这个星期正式开始运作;在2022年的上半年,青联会推出一个可供香港与内地青年深度交流的资讯平台。此外,青联还将同各个地区全面合作,举办多项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的活动,希望全香港的青年人积极参与。 随后,大会还举行了香港青联学生交流网络第十四届理事会就职宣誓仪式,颁发委任证书;并颁发中国电信奖学金,及举行回归25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 read more
大公文汇网港闻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隆重举行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隆重举行 香港即时 2022.06.12 16:40:13 字号: 小 中 大 特大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今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为庆祝仪式主礼嘉宾。(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斯哲摄) 大公文汇网报道,辉煌大公报,悠悠两甲子。《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6月12日下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大公报》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希望《大公报》不忘初心,弘扬爱国传统,锐意创新发展,不断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 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值此《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回归祖国、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大公报》旗帜鲜明发出正面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为维护香港社会稳定、增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促进人心回归作出了贡献。 骆惠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公报》未来发展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所有爱国爱港传媒的深情勉励。(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斯哲摄)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骆惠宁宣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并讲话。骆惠宁表示,在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公报》发来贺信,对《大公报》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提出殷殷期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公报》的亲切关怀,对香港「一国两制」事业的高度重视。贺信对大文集团为代表的爱国爱港传媒是巨大的鼓舞,也必将为步入由治及兴关键时期的香港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希望《大公报》「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这也是对香港所有爱国爱港传媒,对香港所有「一国两制」实践参与者、建设者所提出的殷切嘱托。让我们在新起点上携手努力,推动香港与祖国人民一起,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此前,在《大公报》创刊110周年、香港《文汇报》创刊6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都专门发来贺信,肯定报社工作成绩,指明未来发展方向。这充分体现了他对香港爱国爱港媒体人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高度重视。 林郑月娥深信《大公报》与香港特区一样,将会继续昂首向前。(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斯哲摄)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到会祝贺。林郑月娥表示,《大公报》是历史悠久的报章,但在新时代的洪流下从未停步,早就采取报纸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运作,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香港经历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全赖中央两大举措,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让香港重回「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在这个来之不易的稳定环境下,媒体的角色更加重要。媒体除了继续善用新闻自由、监察政府施政外,更应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遵守法律,主动向社会传达有关国家安全的信息,为广大读者和观众提供正确、全面、不偏不倚的资讯。今年除了是《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之外,也是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站在这个历史的里程碑,深信《大公报》与香港特区一样,将会继续昂首向前,就像庆祝回归25周年主题曲《前》的歌词最后一句:「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 李家超致辞祝贺《大公报》昂然走进第三个甲子(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斯哲摄) 李家超致辞祝贺《大公报》昂然走进第三个甲子。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特地给《大公报》发贺信,足证《大公报》为国家、为香港作出很大的贡献。从1902年创办至今,《大公报》一直秉持「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精神,担当时代见证人的角色,生于忧患,历经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和国家在21世纪腾飞的历史时刻,走在新闻的最前线,与时代一同前进。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深信《大公报》会继续担当历史的见证者,客观、公正、持平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利用《大公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开拓创新的独特优势,讲好香港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姜在忠在致辞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大公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斯哲摄)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大公报社长姜在忠发表致辞。姜在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大公报》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饱含对《大公报》全体同仁的亲切关怀。这是对《大公报》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的充分肯定,更为《大公报》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120年来,《大公报》之所以能够一纸风行、生生不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传承爱国基因,坚守爱国阵地,洋溢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传统。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发扬爱国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融合发展,服务香港读者,努力扩大舆论影响力;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全面准确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打造集思广益的议政平台,研究涉及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重要课题,通过厘清思路、凝聚共识、增进认同,进一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发展合力。(致辞全文另发) 当天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喜气洋洋,冠盖云集。在香港警察银乐队的引领下,林郑月娥、骆惠宁、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毛超峰和姜在忠等步入会场,共同为庆祝仪式主礼。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编辑李大宏主持庆祝仪式。《大公报》忠实读者、岭南画派传人黎明先生赠送了他特别创作的山水画「爱国爱港山高水长」,集团副董事长姜亚兵、大公报总编辑于世俊代表接收。 特区政府各司局负责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选委会委员,各大商会和社团领袖,传媒界、教育界、文化界、商界等各界友好及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员工、《大公报》读者代表逾1000人出席了庆祝仪式,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同步举办的《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图片展,共同祝愿《大公报》继续锐意创新发展,再创新辉煌。 庆祝活动通过大公文汇官网、大公网、文汇网、点新闻网及APP进行了线上直播。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是全球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章,报名释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创刊120年来,《大公报》始终坚持文章报国的爱国传统,忠实地记录历史,积极参与和推动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公报》为香港的平稳过渡、顺利回归祖国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先导作用;香港回归25年来,《大公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及时传递国家声音,团结凝聚香港社会各界,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忠实记录和推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时代,尤其是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成立之后,《大公报》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了全媒体跨越式发展,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推动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增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促进人心回归过程中,发挥了爱国爱港传媒旗舰的作用。 为庆祝《大公报》创刊120周年,香港邮政将于6月17日发行主题邮票,维港两岸从6月11-17日均有祝贺灯光秀。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还将陆续举行「假如我是大公报记者」第四届全港青少年征文比赛颁奖典礼,编辑出版《大公报》创刊120周年纪念画册、《新闻背后的故事》图书等系列庆祝活动。 (来源:大公文汇) read more
香港5至11岁儿童今日(16日)开始接种复必泰疫苗,当局在港岛、九龙和新界共设立3间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其中香港儿童医院和沙田圆洲角体育馆接种中心今日投入服务,而港怡医院则会在2月24日转作儿童专用的接种中心。 专家建议,儿童接种第一剂复必泰与第二剂应相隔12个星期。至于科兴疫苗的接种年龄门槛降至3岁,家长可以经网站,为幼童预约到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医管局指定普通科门诊诊所和卫生署辖下5间学生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科兴疫苗。 接种疫苗的儿童要带同身分证明文件正本、家长同意书,并由家长或监护人亲自陪同。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月1日)到启德和旺角的个案追踪办公室,探访当值员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和卫生署署长林文健等亦有同行。 林郑月娥对于追踪办的工作效率表示肯定,又指政府致力采取「快、准、狠」的措施,尽快遏制第五波疫情,除了追踪接触者及迅速隔离外,按风险程度强制检测或检疫,是遏制疫情的重要一环。她感谢市民配合,特别是在节日期间须进行强制检疫的人士,并再次呼吁市民在农历新年期间减少跨家庭聚会。 启德和旺角的追踪办分别于去年和今年1月启用,合共有约400人,大部分来自纪律部队,至今协助追踪超过3.1万名接触者。 read more
澳门中联办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是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重大举措,将为澳门特色「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发言人昨日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横琴工作,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开放,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言人又强调,《总体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平台。 read more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梁美芬首次参加港区人大代表选举,便以1190票当选。梁美芬今日(15日)表示,感到非常高兴,指自己是一名新丁,有许多抱负,希望能在这一全国性的平台上发挥,也为港区人大带来更多活力。 梁美芬说,过去一直积极投入全国司法及法律培训和改革工作,亦在「一带一路」及世贸组织方面,对外说好中国故事,相信日后有更多机会为国家建言献策。 就香港国安法释法未纳入人大常委会例会议程,梁美芬相信仍在研究及讨论当中,香港国安法是一部全国性法律,环环相扣,不能单看一条条文。她又说,释法与否均属于「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是法治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权在人大常委会。 对于谷歌拒绝特区政府要求将正确国歌置顶的问题,梁美芬认为,特区政府应采取法律行动,例如向法庭申请禁制令,不应再将违法信息不断在香港的平台发布。她说,有名有姓的人发布违反香港国安法或国旗及国歌指引等条例的信息,负责有关平台的管理者也要付上法律责任。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自2月26日展开,今日(29日)已是第246日。截至今晚8时,政府已为参与计划的人士接种共约902.76万剂新冠疫苗,其中461万人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441.76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截至今晚8时,过去24小时共有约9900人接种疫苗,当中约18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科兴疫苗,约2000人接种第二剂科兴疫苗;约有3200名市民接种第一剂复必泰疫苗,约2900人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本港461万人已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了68.5%。目前70岁以下合资格人口第一针接种率超过七成,但70歳或以上的只有四成,政府呼吁市民,特别是长者,为己为人,尽早接种疫苗。 read mor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2月1日)在一个活动上致辞时表示,今年环球经济相当疲弱,并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有约40%经济体将录得连续两个季度经济收缩。不过他又指,当环球通胀率介乎6%至13%,香港通胀率只有1.7%,情况已较外国好。 陈茂波称,本港失业率由年初5.2%的高位回落至最新的3.8%,不少行业都指请不到人。他说,但是本地首三季经济都负增长,实际经济大环境仍然疲弱,即使失业率不高,可市民收入升幅依然受限,市民生活压力仍然存在。 陈茂波又提到,即使大环境偏弱,但零售市道在第二、三季录得按年增长1%至2%,食肆收益下跌幅度亦都大幅收缩到1.8%。他相信,在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及消费券的带动下,接下来两个月圣诞及农历新年的传统旺季,对市道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陈茂波指,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香港作为一个细小、自由、全开放的经济体,是极容易受外围环境影响。他强调,这不会影响政府全力稳经济、推动发展、力求增长动能等工作,他相信在阴霾下仍可看到阳光。 read more
下周二(21日)是中秋节,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8日)与青年和小朋友,一起学做潮州饼。 杨润雄下午在其社交媒体发文指,中秋月圆,象征一家团圆,提醒与家人团聚,也要关心社群。杨是西九龙居民,曾担任地区专员,他对今日能参与慈善活动,与九龙城及油尖旺街坊共贺佳节,并与青年和小朋友一起学做潮州饼,送暖到社区,关心长者,感觉亲切温暖。 他又指,青年是社会的未来,教育局重视在学校从小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及国民身份认同,同时学习传统美德。中秋佳节是学习的契机,局方鼓励学校和家长,透过讲故事、制作灯笼及分享应节食品等,让同学认识及珍视中华文化。他亦提到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时至今日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感谢和纪念先辈,也要向他们学习,团结一致,为社会作出贡献。 read more
由1999年开始陪伴港人至今的大熊猫「安安」今日(21日)早晨离世。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表示,安安陪伴香港市民23年,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对于它的离世,感到十分难过。 文体旅游局衷心感谢海洋公园对安安多年来的悉心照料,亦感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专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