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留港抗疫不出席人大开幕式
香港特首办表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一如既往,获邀列席人大会议开幕及闭幕式;鉴于香港当前疫情严峻,林郑月娥将留港,继续领导特区全力抗疫,以稳控疫情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香港特首办表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一如既往,获邀列席人大会议开幕及闭幕式;鉴于香港当前疫情严峻,林郑月娥将留港,继续领导特区全力抗疫,以稳控疫情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面对社会有声音将现时「0+3」的入境安排政策尽快改为「0+0」,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9日)在社交平台表示,「0+3」是最恰当的安排,即暂无意更改至「0+0」。他指,在抗疫路上,特区政府绝不「躺平」。「0+3」安排是政府经内部仔细讨论、咨询专家意见、分析不同数据、深思熟虑后所踏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来说, 「0+3」是最恰当的安排,会继续秉持「科学为本」和「精准抗疫」的原则,在合适的时候推出合适的措施,与各界稳中求进。 他又指,自「0+3」安排实施两周以来,社会普遍欢迎,相关运作亦大致顺畅,感谢各界同心协力、支持和配合,令疫情持续受控,访港旅客数字亦有回升;他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政府明白商界对放宽防疫政策抱有很大期望,但政府必须在抗疫路上审慎平衡风险,否则疫情一旦反弹将令大家得不偿失。 陈又提到,「0+3」安排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维护民生活动和香港竞争力、尽量给予社会最大动能和经济活力的一大措施,为商界人士带来更大便利。他们可在抵港后随即外出巡视业务、与客户会面、参与「企业对企业」会议和展览等;而随着风险持续可控,各项国际赛事、活动及音乐会等亦得以相继举行,让香港重振国际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 read more
「安心出行」电话热线(26263066)今日(23日)起投入服务,处理市民有关安装或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的查询,例如程式的功能及更新、储存及展示「疫苗通行证」等。热线每日上午7时至晚上9时运作。 除致电「安心出行」电话热线外,市民仍可继续透过「安心出行」专题网页参阅程式的使用详情及查询相关问题,亦欢迎到资科办设于25个港铁站的流动支援站,就「安心出行」的应用寻求职员协助。 read more
湿疹﹑哮喘和鼻敏感是本港儿童的常见敏感病,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陈凯欣博士联同基督教联合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陆志刚医生和郑正禧医生,于去年统筹一项全港儿童敏感病研究调查(ISAAC),访问超过2200名学童和1800名家长,发现香港儿童湿疹和鼻炎的发病率较国际数据高,又提到环境因素和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因素,均有机会导致敏感病病发率的改变。 研究指出,与全球各地区2013年的数据相比,香港6至7岁学童在过去一年有湿疹和打喷嚏、流鼻水或鼻塞症状(鼻炎)的比率,以及13至14岁学童同期患鼻炎症状的比率,均较全球各地区高。 而今次的调查访问了19所小学的小一和小二学童及其家长,共分析了1165个亲子数据,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发病率分别为41.6%、5.5%、59.4%和46.1%,相比2004年香港数据,曾患湿疹,鼻炎及鼻敏感学童有上升趋势,只有哮喘的发病率下降。 而1,083名来自25所中学的中二及中三学童,以及636名中二及中三学童家长的数据显示。受访者湿疹、哮喘、鼻炎和鼻敏感的发病率分别为26.5%、6.1%、62.0%和47.4%,相比1997年的数据,曾患湿疹和鼻炎的中二及中三学童学童亦上升。 研究指, 摄取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增加、肥胖症病发率上升和气候变化,以及新冠肺炎所衍生的压力和外出活动频率上的改变,均是导致湿疹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此外,新冠肺炎导致的行为改变亦都有机会影响鼻炎和哮喘的病发率。 报告提到,患有严重湿疹学童的身体、情绪、社交和社会心理功能较差,又引述以往报告指,湿疹儿童的父母压力较大,抑郁水平较高,长期关注和担心疾病的症状对父母而言,会构成生理和心理的挑战。港大与小童群益会合办「童心同行」-亲子湿疹管理课程,将于下月进行,是全港首个为家长而设的湿疹课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湿疹的知识和提升儿童与家长的生活质素。 read more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今日(3日)举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郝淳主任发表致辞,介绍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他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时代,中国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郝淳表示,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自1992年中央政府批准工程执行,工程全线攻坚克难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航天员天际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和交合对接。如今,工程按照中央批准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他说当前,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时代,中国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今年上半年已经成功实施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发射,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将分别实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明年还将实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的发射,完成我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郝淳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近三十年以来取得的成就是全国上下一盘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奋斗结晶,展示了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郝淳强调,载人航天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香港同胞的关心和支持,来自香港科技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参与了多项技术研究和实验项目的研制,由香港青少年设计的科学实验项目,还在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期间进行了搭载实验。神舟五号飞行任务以后,中国载人航天代表团多次出访香港,期间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同胞对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热情和支持。未来希望香港同胞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香港科技界的力量更多参与载人航天的建设,让香港智慧闪耀太空。 最后,郝淳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香港青少年对祖国航天事业的了解,促进香港和祖国内地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 read more
立法会换届选举今日正式投票。前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早前往所属票站投票后表示,今次是本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次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投票意义除了选贤与能,亦是向过往令本港停滞不前、磋跎岁月的立法会选举制度、以及选出的部分议员「说不」。 梁振英呼吁选民尽早投票。他指,今次的候选人有全面代表性。他相信当选者组成的立法会,能够掌握好国家发展势头和机遇,令各行业市民有更好生活。 他稍后又在Facebook发文表示,过去的立法会,相当一部分议员违反基本法,经常「拉布」,冲击主席台,破坏议会秩序,拒绝履行议员责任,甚至甘愿作为西方国家的马前卒;而从候选人的背景、政纲和竞选辩论看来,这次选举产生的立法会可以更全面地根据1990年颁布的基本法的规定,代表香港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阶层的诉求,同时告别立法会过去不断「拉布」、不断蹉跎岁月的丑态。 梁振英又呼吁市民履行责任,今晚10:30之前投下神圣的一票,选贤与能,同时向过去令香港人蒙羞的立法会「 SAY NO」。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26日)在社交平台发文,呼吁市民别再犹豫,尽快接种疫苗,她说,香港的经济前景能否持续向好,恢复香港与内地、香港与海外人员往来至为重要,而致力令本地确诊个案「清零」和推动市民广泛接种疫苗是必须的要求。 林郑月娥指,过去一个月疫情持续稳定,多日没有出现本地源头未明个案;经过一年多全社会奋力抗疫,香港有望达致「清零」。在对疫情受控感到鼓舞的同时,政府不敢松懈,邻近多个地区疫情出现反弹,正正提醒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力保不失,而其中至为重要的应对措施是疫苗接种。 林郑月娥还指出,过去一个月,政府先后延续或收紧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尼泊尔、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旅客的来港限制及检疫规定。至于在「内防扩散」方面,政府除了充分及全面调查每一宗本地确诊个案,包括进行基因排序外,亦继续加强病毒检测。在这方面,政府在过去一个月破纪录地平均每日进行超过12万个检测。其中,由于早前发现多宗涉及外佣的个案,政府两度要求全港约37万名外佣接受强制检测,亦因此找出多个须跟进的个案。 至于在检疫中心出现膳食质素的问题和进出中心安排未如理想,她希望市民谅解同事需在极短时间内应付大批须检疫的巿民所面对的挑战,并表示政府已总结经验,会作出改善。 资料来源:林郑月娥FB read more
今日(1日)是2022年元旦,政府司司长李家超发表网志,向全港市民送上祝福,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 李家超说,过去的一年充满挑战,新冠疫情仍困扰我们,但香港整体活动正常、经济亦稳步复苏、社会回复安全稳定,香港回复安全常态。他指出,2022年是建设年,香港国安法筑起维护国安护城墙,完善选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香港由破坏年代进入建设年代。第七届立法会任期1月开始,90位当选议员将于本月3日进行宣誓仪式。期待与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保持良性沟通合作,为建设香港作贡献。 李家超指,2022年是发展年。国家永远是香港最强大和最可靠的后盾。只要能够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香港未来前景一片光明。政府会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同时把香港发展得更好,让香港再创高峰。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积极向海外拓展,与世界接轨,巩固香港成为联系世界的通道,提升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角色。 李家超提到,2022年是喜庆年。今年是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已筹备了逾百项遍布全球的庆祝活动,积极推广更多庆祝活动让市民参与,不少团体和地区组织已开始计划筹办不同的庆祝活动,展现爱国爱港之情,让庆祝回归的热烈气氛融入社会各角落。 李家超透露,庆祝活动的主题是「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以带出香港过去努力的成果,寄托对更好未来的信心。在对外宣传方面,14个香港驻海外经贸办事处会举办一连串活动;在本地方面,政府快将招募青年人加入成为25周年庆典活动青年大使,让青年人拓阔眼界;政府会举办一连串精彩和多元化的节目,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及兴趣。此外,在庆祝回归的同时做好防疫抗疫工作,让庆祝活动既精彩亦安全。 read more
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资审会)今日(18日)在宪报刊登公告,宣布裁定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李家超的提名有效。李家超是唯一报名参选的候选人,他获得786张有效提名票。投票将于5月8日举行。选举事务处会在湾仔会展设立主投票站,供选举委员会委员投票。 另外,选举事务处共收到7份涉及指明职位的变动而产生的当然委员登记。资审会在审查后,裁定这7份当然委员的登记为有效。涉及的指明职位分别为社会福利界的仁爱堂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保良局董事会主席、博爱医院董事局主席、东华三院董事局主席、仁济医院董事局主席;以及教育界两个分别由保良局和东华三院指明的职位。 根据《基本法》附件一,资审会负责审查并确认行政长官候选人和选委会委员候选人(包括选委会的当然委员)的资格。资审会就有关人士是否符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护《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作出决定。 资审会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担任主席,并由3名官守成员(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及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及3名非官守成员(梁爱诗女士、范徐丽泰女士及刘遵义教授)组成。 read more
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今日(6日)续到观塘乐华南村为街坊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上午10时前,已有10多名长者排队轮候。 有居于附近屋苑的长者表示,不清楚其他接种中心位置,认为接种车的位置方便。亦有市民表示,疫苗接种安排方便顺畅。 负责营运服务的盈健医疗医务总监邝健鸿表示,会从首两日的情况汲取经验,对于有行动不便的长者担心病情及药物影响,希望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接种,流动接种站正可提供一站式服务予长者咨询及接种。 流动接种站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而最后即场报名时间为下午4时30分。合资格人士可即场报名接种疫苗。 read more
为应对本港愈趋严峻的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香港政府计划强制全民检测,并陆续有内地抗疫队来港支援。有内地医学专家表示内地抗疫队主要分布于本港位于元朗、油尖旺、北区、马鞍山等地的检测点,广东省的第三批医疗队支援亦已蓄势待发,据了解,人数或过千人,以核酸检测人员为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因应内地支援,预计每日检测量可由20万增至最少30万,并指为有效防疫,内地专家组会继续留港一段时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弩受访指由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派遣的第二批内地援港抗疫医疗防疫工作队日前抵港,他们当中的110人核酸检测队将配合特区政府开展核酸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过百名内地援港抗疫医疗防疫工作队核酸采样队人员昨日(21日)上午开始,在元朗、油尖旺、北区、马鞍山及土瓜湾五个检测点正式投入工作,为香港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让检测点由只有约10个检测单位,即时提升至15至17个,加上各承办商已增加大量资源,搭建很多检测仪器,相信可满足现时的检测需求。但对于全民检测,他指以现时人手相信是不现实的,如真的要做,相信是要倚赖国家支持,方可达成。 张弩表示,广东省政府亦正组建第三批医疗队支援香港,工作队人数或过千人,以核酸检测人员为主。他说,虽然暂时还未有更多详情,但现时内地已有很多医院接到指示,并正在做足准备,相信短期内具备全港性大规模检测的能力。 另外,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22日)接受央视访问,表示内地支援香港的检测人员和设备已投入工作,加上即将会有多两个火眼实验室开始运作,预计每日检测量可由20万增至最少30万。而另一间检测机构金域医学的气膜实验室“猎鹰号”于九龙公园体育馆搭建,预计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加本港检测量。 此外,对于首批来港的内地流行病学专家团,包括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等四人原定周一结束行程,及后延长留港。陈肇始解释,内地专家组延长访港之行,因为本港疫情复杂,专家会协助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追踪等工作。 内地援港抗疫专家组今日继续行程,上午到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中心运作情况。 内地专家组参观时了解了中心的化验样本的检测流程和检测能力,并就遥距诊症和病房运作流程,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访港内地流行病学专家工作小组自本月17日抵港考察,昨日曾到访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后与卫生署官员会面,讨论第五波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分享专家团的初步观察。专家组将会继续留港,并于未来数天支援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至2月28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