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护国歌校长说欢迎大家来报考
2017年,陈卓禧因训导在毕业礼奏国歌时拒绝肃立的学生,被网友力挺为 “护国歌校长”。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他担任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的第25年。他说,香港是非常好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的地方,“今年向内地招生专门增设新专业,欢迎大家报考!”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2017年,陈卓禧因训导在毕业礼奏国歌时拒绝肃立的学生,被网友力挺为 “护国歌校长”。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他担任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的第25年。他说,香港是非常好的地方也是我们自己的地方,“今年向内地招生专门增设新专业,欢迎大家报考!”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消息指,本港再有一名机舱女清洁员初步确诊,该患者于机场定期检测中发现染疫。 早前亦曾有一名39岁女机舱清洁员确诊(个案编号12908),她曾为1月4日的一班机做清洁,机上有16宗个案,航班编号为CX845,卫生防护中心相信这名女机舱清洁员为清洁飞机时被感染。 read more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9日)哀悼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 李家超表示,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李家超指,伊丽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备受英国人民尊重、爱戴和赞许。 李家超说:「在英国举国哀悼之际,我们谨向英国人民致以深切慰问。」 read more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16日)表示,为基本法23条立法是宪制责任,亦有实际需要,会吸取2019年的教训,预早解说。 邓炳强在一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社会由乱到治,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国安法只涵盖23条内7个罪类中的2个,仍有5个罪类要立法,例如今时今日的特务行为可能较以往复杂,需要有效的法例去处理。 邓炳强指出,2019年修例事件被很多人歪曲、抹黑及妖魔化,导致社会出现混乱。他预计,为23条立法的工作一定会被抹黑,当局要汲取教训,预早向市民解说清楚。他续指,当时有人刻意发放假消息,亦有报章刻意夸大报道,令社会分化。邓炳强表示,需要对假新闻及假消息作出规管,具体交由民青局进行研究。 邓炳强重申,基本法23条立法属宪制责任,亦有实际需要,惟疫情影响到推进工作,当局会汲取2019年的教训,预早做好解说工作。 read more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今日(15日)以视频会议形式,合办「香港—前海金融合作研讨会」,深入研究香港与前海未来在金融方面合作发展的策略方向。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研讨会上致辞时表示,香港社会和金融业界对今年9月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感到非常鼓舞,殷切期待两地携手合作,同时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为契机,推动深港更高水平合作,发挥两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引擎」功能。他说,双方将共同推动资金、服务和专业的三大联通,发挥更大协同效应,落实香港与前海共同受益的飞跃式发展。 此外,许正宇亦借机呼吁在港出席研讨会的人士,在星期日举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踊跃投票,选出有心有力建设及发展香港的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他说,大家踊跃投票,将有助香港开启良政善治的新篇章,也有助推动与前海及内地的更多金融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read more
香港大学校方自昨晚(22日)开始,至今日(23日)凌晨完成将“国殇之柱”移走。工人将“国殇之柱”拆卸后放入货柜。 港大校委会表示,由于“国殇之柱”已日久老化,在参考独立法律意见和进行风险评估后,昨日的会议决定移走“国殇之柱”雕像,已指示大学妥善跟进,并就适当安排继续寻求法律意见。 校委会指,大学从未批准任何个人或团体在校园放置“国殇之柱”,亦有权随时采取适当行动处理;大学极为关注雕像状况欠佳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近期的法律意见亦认为,继续容许“国殇之柱”于校园展示,会为大学带来法律风险。 学生会学苑即时新闻引述消息人士指,校委会昨日就国殇之柱事宜召开会议,会上投票通过将国殇之柱移离香港大学校园。据称,校方计划将国殇之柱存放于“安全地方”,并在“法律程序及情况”容许下,另行安排拥有人取回。 read more
揽炒派鼓吹所谓“黄色经济圈”至今仍然活跃,有不少网络平台专门组织商家加盟,维系消费者光顾。他们靠发布煽动“仇恨”文宣,意图左右市民的日常消费习惯从而吸金。据《东周刊》报道,其中“够姜媒体”长期搞市集,以高达三千元呎价,月租蚊型摊档掠水;“和你查”统筹黄店大数据,更涵盖“打手”组织,攻击他们列为“蓝营”商户,如发动抵制电视台的节目及其广告商。 据新一期《东周刊》报道,有人打着“黄色经济圈”旗帜大举吸金,2019年底多个黄店联盟、资料库及网上地图涌现,其中一个黄店联盟平台“和你查”,积极与这些组织结盟,甚至交换资料,统筹黄店大数据,列出超过7500间商店、组织或人物,让“同路人”光顾或赞助。 该平台替每一个名单上的成员设立专页,列出联络方法、网址。同时设立多个广告套餐吸金,凡商户想在指定专页上架两个月及获最佳排位,就要上缴1000元。若所有名单上的商店或人士均购买广告,平台每月收入可以超过350万元。 部份专页更涵盖一些“打手”组织,攻击他们列为“蓝营”商户。例如“sayno4tvb”就专门发动抵制电视台的节目及其广告商。该网站着力整合相关广告商名单,并号召网民去他们指定的广告商社交网页,作负面留言,逼对方撤销广告,意图令商家将广告费流向黄营媒体。 据报道指出,2019年8月成立的“够姜”近期几乎每个月都有黄店市集,目前在旺角朗豪坊对面一个地铺搞“隐世市集”,面积逾8000平方呎,市值租金约38万元,即呎价47元左右。场主将铺劏成约30个摊档。据了解,各摊档月租约18,000元,日租约600元。有地产经纪说按30个摊档全数出租计,“够姜”每月最多有54万元收入。还有,该市集每档只有一张四呎乘一呎半的长台,可用面积只有六平方呎,按月租18,000元计,即呎价要3000元,相当掠水。一名市集档主说市集旺丁不旺财,已打算租期满后离场找其他地方。 产品开发方面,相信以闪卡“Yell Card”最掠水,部分设计成黄店广告并可当作黄店优惠卡使用。前年3月推出以来,不断改版加印,期间动员近200家黄店设置抽卡机或销售“Yell Card”,每包10张,约售20多元,吸引支持者不断揼钱集卡。 另一个黄店平台“惩罚Mee”约2020年10月成立,负责人疑包括前香港众志成员,不时煽惑“黄店”配合反对派阵营的行动,例如要求“黄店”在前年12月12日集体熄灯,以声援十二名逃犯,又曾与支援在囚违法示威者、现已解散的“石墙花”合作,号召支持者购买指定商品,称将收益三分一购买“探监物资券”支援在囚“手足”。 “惩罚Mee”亦呼吁网民不要捐款予慈善机构,改为捐助声援“黑暴”的“612黑金”,并邀请前香港众志常委周庭当“星级惩罚师”推介友好“黄店”。 除了唱“黄”打“蓝”,部分黄店联盟平台借“黄色经济圈”资助“黑暴”分子和大举吸金,当中“和你查”积极与其他“黄店”联盟、资料库及网上地图营运者结盟,整合“黄店大数据”,列出超过七千五百间商店、组织或人物,供“同路人”光顾或赞助,当中名单包括“612黑金”和“星火同盟”,以及前香港众志成员等头目。 不少网民指责有人借黄色经济牟利之余,更巧取豪夺“同路人”的血汗钱。部分网民更对香港国安法已经实施一年多,仍有黄店如斯明目张胆煽惑仇恨感到不解,呼吁执法部门跟进彻查。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曾表示,执法行动须以证据为本,如有犯罪行为,执法部门会采取行动,强调社会须警惕“颜色经济”,以“经济词汇”包装“政治运动”,做法分化市民和损害香港自由经济。任何违法行为均受规管,包括刑事恐吓罪、煽动文字罪、管有煽动刊物罪、香港国安法等条例也可运用。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呼吁全港市民昨日(8日)起一连三日进行快速抗原测试。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表示,虽然全民快测属自愿性,但希望市民先试一下做快测,对于后续放宽社交距离,可以做好风险评估。 陈肇始指,全民快测有三大目的:第一,了解香港的情况,虽然目前有不同数据和预测,包括专家意见,但具体感染情况仍不准确﹔第二,希望可以找出确诊个案,尤其是长者,他们仍未出来做测试,或未有快测工具,如果检测为阳性,可以尽快进行隔离和医疗﹔第三,希望为市民提供学习使用快测工具的机会。 对于全民强检,陈肇始强调,政府至今未有放弃,政府内部会继续检视。当中会以科学为本,除了考虑时机,也包括整体运作、人手部署和实验室等采样准备。 read more
廉政公署举办开放日,让市民亲身了解香港的反贪历程及最新的廉政工作。廉署表示,昨日(10日)傍晚接获一名人士报称曾于昨早参加廉署开放日,其后在自行快测后怀疑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病,有待卫生署确定。 据悉,该名人士报称于昨日上午9时参加约105分钟的导赏活动。廉署现正了解事件,会按卫生防护中心指引作出适当跟进。 参加廉署开放日的市民透过导赏安排,可参观位于北角的廉署大楼内的多项设施,包括扣留中心、录影会面室、列队认人室和廉署展览厅。根据卫生署最新的防疫规定,所有开放日参加者进入廉署大楼前必须使用「安心出行」手机应用程式及完成「疫苗通行证」的接种要求。所有人士在参观期间须配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和不准饮食,廉署亦定时消毒展览场地。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f616cb42c56c17698a4117a106b6e29b.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1日)在疫情记者会表示,医院管理局因应有可能发生的疫情发展,有最坏打算的应急方案,并将就最坏情况作准备,推出更精准的方案措施,特别考虑安心出行实名制,引入健康码红、黄码的概念,以加大抗疫。另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今增2,863宗确诊,包括252宗输入个案,昨日(10日)再多7名患者离世。 输入个案中,129宗在机场找到,109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14宗于检疫后发现。另连同周末个案,今日有627宗学校呈报确诊,来自454间学校,涉527名学生及100名教职员,有8间学校的个别班级须停课一周。另外,本港今日新增36宗疑似Omicron BA.2.12.1的个案,有19宗源头不明,有17宗与早前的个案相关;又多19宗疑染BA.4或BA.5的确诊个案,当中6宗源头不明,有13宗与早前个案相关。 卢宠茂指,现时每日两千至三千名确诊者中,有60%人士会进行居家隔离。截至昨日,共有12419名确诊者正居家隔离,政府将优化隔离措施,由7月15日(星期五)起,要求居家隔离人士戴上电子手环,确保他们不会离开居家范围。他指,政府对确诊人士有一定机制,一旦确诊就有隔离令,会尽快为确诊者戴电子手环,强调“时间愈快愈好”。而当安心出行转为实名制后,当患者检测证实确诊后,其安心出行将转为红码,以阻他们进入公众场所。而入境检疫者将减少酒店检疫日数,其后将列为黄码;而红码及黄码的限制进入特别或高危场所,包括医院及院舍。 卢提醒,红、黄码仅识别确诊者及高风险人士,不具备追踪功能,其中黄码不影响乘坐交通工具,至于现时疫苗通行证则不可代替红、黄码。他解释,疫苗通行证的要求是市民打针后才可入处所,但没有确诊或检疫资料,故不能代表黄码、红码,或显示该人士是否有风险。他提到防疫措施需要因地制宜,认为香港难与上海及澳门作比较,故不会盲目跟从其他地方的防疫政策,现时亦完全无封城的考虑。 至于境外的检疫人士方面,卢宠茂表示,特区政府正研究将入境人士的7天酒店检疫,改为局部居家健康监察。即完成指定酒店检疫日数的旅客,可回到合适住所,接受“点对点管理”,期间可恢复一定的活动,包括上班或上学。但由于他们仍然有一定程度风险,因此必须限制他们不能到高风险的处所,其“安心出行”会被转为“黄码”。 卢又提到,近期新增确诊数字在高位徘徊,由5月底的3位数升至近日3,000多宗,医管局承受巨大压力。另接受治疗的病人亦由6月初的371人,升至昨日957人,现时每日最多150人入院,调动医院病床最多1200张,暂时对整体医管局服务影响轻微。他称“趋势为明显”,病人数字很快破千。医管局已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即病人数目或会翻倍,7月下旬每日入院病人或到300人,医院整体要调动1,200至2,500张病床,全港急症床位的10%要“避而不用,而非用而不避”。当局已就疫情制定应变方案,包括设立高层次紧急应变中心,加大医疗监察及增强决策指挥能力,人手方面亦已制定实名制,一周内有25%病床可供调动。政府希望做到更精准防疫,包括核酸检测要做到“多、快、准、易、平”,对确诊者采取更严谨的隔离措施等。 卢宠茂续指,“红黄码”是关乎确诊及隔离人士,故无法以“疫苗通行证”取代,细节会在执行时再解释。他强调,“红码”人士不应离开隔离住所,须于定点居家隔离,至于“黄码”亦不会影响有关人士乘坐交通工具。 张竹君公布,今日有627宗学校呈报确诊,来自454间学校,涉527名学生及100名教职员,个案分别来自101间幼稚园、301间小学、213间中学、及12间特殊学校。 张竹君表示,过去一周共234间学校有多于2宗个案,有8间学校的个别班级须停课一周。当中包括西贡东华三院王余家洁纪念小学的5B班,该班有21学生,出现3宗确诊个案;荃湾灵光小学6A班的18名学生中出现4宗个案;九龙三育中学4B的23名学生中,出现4宗个案;启思幼稚园6DM班下午班小经班的18名学生中,出现2宗个案;宝血女子中学4H班的19名学生中,出现两宗个案:而约克国际幼稚园N1 RED早上班的26名学生中,则有3宗个案。 除了上述6个班别外,亦有2间特殊学校的涉疫班别需要停课,分别来自大埔匡智松岭学校的友4班、中华基督教会望觉堂启爱学校的中6班。 张竹君表示再多7名新冠患者离世死亡,第5波疫情共有9,206宗死亡个案。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表示,新增的7名死亡个案中,包括4男3女,年龄介乎65至90岁,其中4人昨日(10日)离世,另3人前日(9日)死亡。 何婉霞表示,过去一周,留院病人持续上升,上周约有700病人在留医,当中20多人为重症;现时已有900多名病人在留医,当中50多人为重症。而新增的留医人士中,1名病人情况危殆,有4人严重,共有17名危殆、31名严重,其中5名危殆正于深切治疗部。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975e502603416a8a8c1e0ff8d9bf5054.mp4 本港连续第8日确诊个案少于1万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17日)新增8,278宗确诊,包括129宗输入个案。欧指,过去7日确诊数字维持较稳定水平,即9,000宗以下,虽然数字每日有波动,但整体情况较8月中旬及9月上旬的急速上升稍为稳定。至于先前担心中秋假期会令个案上升,据现时观察数字暂未见到有前述情况,但认为要再留意多一周才知近日疫情是否进入平台期,甚至会否稳定或下降,但现时暂未清晰掌握。昨日(16日)有3间院舍有新增个案,共有10名院友须送往检疫,分别1间安老院涉2名院友个案,是荃湾明爱赛马会恩晖苑;2间残疾人士院舍,分别涉2名院友中招。今日为学校假期,中心无收到新呈报个案,不过昨日下午再有10间学校有个别班级呈报确诊个案,每间学校均有1班要停课一周,每班出现2至4宗确诊个案,包括5间幼稚园、3间小学、2间中学。现时BA.5占所有个案75.8%,BA.4占6.3%,BA.2.12.1占3.4%,BA.2.2占14.5%。欧表示,相信BA.5上升幅度已放缓,或已去到顶峰。此外,过去一段日子有很多专家将新冠肺炎与流感作比较,欧对此回应指,流感是风土病且已存在多时,是一个常见的病、具季节性。大部份人士是透过不断重复感染或接种流感疫苗而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新冠肺炎是一个比较新的疾病,仍然处于大流行的阶段。如果与流感比较有很多数据的确是较流感严重。根据本地数据,新冠病死率较流感高,虽然观察得到Omicron的病死率由今年年初到现时有明显下降,但相信主要原因是因为疫苗接种率有提升,加上有口服药以及其他防控措施,才令到新冠的病死率下降,但是否能与流感类比,欧认为暂时来说是不可以。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何婉霞今日(17日)表示,过去一日有16名确诊病人在公立医院离世,死者为9男7女,年龄介乎4至98岁;死者中,10人未打齐3针。最年轻的4岁死者,为昨日(16日)已公布的屯门医院离世男童。另外,较年轻的56岁死者,生前本身有癌症扩散,正接受纾缓治疗,染疫后情况恶化,之后死亡。何婉霞又表示,截至今日,共有2,690名确诊病人留医治疗,当中292人为新增确诊病人,需要入住隔离设施的病人中, 471人在隔离病房,175人在二线隔离病房,518人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227人在亚博,当中共有199人是新增病人。昨日新增呈报13名危殆及7名严重病人,现时合共有56名危殆及54名严重病人,当中16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疗。另外,何表示医管局已于8月23日启动第3阶段病床调整计划,局方留意到长假期后疫情走势无像早前一样不断大幅上升,确诊数字亦有少少下跌,但每日入院人数仍有约300,当局会继续保持机动性,调整病床、服务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