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水埗白田村丽田楼解封 揭14宗阳性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23日)上午完成深水埗白田村丽田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70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80户,当中61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23日)上午完成深水埗白田村丽田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70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14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80户,当中61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4/591db2011249881fbde8e8f57cdec6aa.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7日)新增747宗确诊个案,11宗为输入个案,第5波至今累计个案逾1185194宗。就社交距离放宽对疫情反弹的影响,张竹君坦言当局“预咗”确诊数字有反弹,因涉及多了人流,呼吁市民尽量保持个人卫生及戴较贴面的口罩。 输入个案中,10宗经检测确诊、1宗经快测中招。当中5人由本周16日抵港。另有2宗个案属较早前抵港,乘搭国泰的CX724航班,由吉隆坡抵港。另外,卫生署暂时没有收到呈报涉及BA.5及BA.4变种的新个案。 昨日(16日)无新增院舍爆疫,现有爆疫院舍中,其中7间安老院舍及3间残疾人士院舍新增个案,涉13名院友及1名职员。医管局收到15宗多系统发炎综合症个案,相信由新冠病毒诱发免疫系统导致,约康复后2至6星期发病,部分儿童情况严重,需入住深切治疗部留医。 张竹君表示,新增29宗由医管局呈报死亡个案,第5波疫情至今录得8,926名死者。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称,新增死亡个案中,24人于昨日(16日)离世,涉及11男13女,介乎55至105岁,当中有12人来自院舍,9人未接种疫苗、12人已打一针、3人打两针,22人为65岁人上长者。 较年轻死亡个案中,包括一名55岁打2针疫苗女病人,有长期病患,包括红斑狼疮病、肾炎,3月扫瞄时发现肝脏有肿瘤,上月22日因血液的钙含量高而入屯门医院,发现已染疫,提供药物控制高血钙及抗病毒药物,有贫血、心脏酵素高、肺炎等情况,血氧度反覆,已提供氧气,昨日离世。另一为64岁无打针的女性,曾患中风,亦有肾病需洗血,3月22日因胃口差、疲倦入院,至4月2日期间做了4次核酸测试,1次结果颢示已染疫。医院主要治疗肾衰竭,亦指受洗血的癌治疗,情况一度有改善,4月4日洗血期间心脏停顿,插喉治疗后无改善,昨晚离世。 而滞后呈报个案方面,由3月5日至4月15日有5人离世,涉及3男2女,介乎70至86岁。另外,李立业表示,目前共有8,247名染疫病人分别于公立医院等医管局管理的设施留医,昨再多3名病人情况危殆,当中1位无打针,2人打了一针;有8人严重,其中51名危殆于深切治疗部留医。 read more
特区政府今日(27日)于宪报刊登太平绅士委任名单,共50人,他们都是获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委任。立法会议员管浩鸣,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等38人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医生许美贤等12人则获任为官守太平绅士。 政府发言人表示,太平绅士的主要职能是巡视惩教院所、羁留中心或其他院所,以确保其有效管理,以及没有任何人士被不公平对待或被剥削权利。太平绅士确保个别人士所作的投诉,会以公平和具透明度的方式处理。 非官守太平绅士名单: 欧楚筠女士 施颖茵女士 陈心愉女士 张志聪先生 车品觉先生 蔡宏兴先生 周超常先生 蔡源福先生,SC 霍启山先生 徐晋晖先生 𧝁惠仪女士 许树昌教授,BBS 高拔升医生 顾之灏先生 管浩鸣议员,BBS 郭珮芳女士 黎逸轩先生 林家礼博士,BBS 刘文君女士 罗卓坚先生 李美辰女士 廖国敏先生 陆卫光医生 孟德庆先生 吴锦华先生 冼碧珊女士 苏晴女士 岑君毅先生 戴泽棠先生 谢俊明先生,MH 卫炳江教授 黄卓健先生,MH 黄梓谦先生 黄文杰先生,SC 颜建国先生 杨敏贤女士 邱伟铭先生 姚建华先生 官守太平绅士名单: 陈施维先生 张国辉先生 郑凤樱女士 侯家俊先生 许美贤医生 刘晓欣工程师 梁健文先生 李敏碧医生 马汉毅工程师 黄恩诺先生 杨耀辉先生 叶子季先生 read more
12月19日是立法会换届选举的投票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17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期望市民踊跃投票,选出心目中理想的立法会议员,同时以实际行动对完善选举制度、对「一国两制」和对香港的未来投下信心的一票。 林郑月娥指,过去一段日子,外国政府及政客肆意干预香港事务,当中原因是有反中乱港的立法会议员推波助澜,勾结外力,甚至鼓吹其他国家「制裁」国家及香港,令人发指。中央完善特区选举制度,就是要将这些反中乱港分子摒除在管治架构外,落实「爱国者治港」,令「一国两制」重回正轨。 林郑又提到,上周在公务员学院的成立典礼上,表示须加强为公务员提供的培训,而其中一个范畴就是国情,包括国家的外交事务。今日公务员学院就与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合办「年度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专题报告会,由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主讲,400名高级官员,包括司局长等政治委任官员、常任秘书长、部门首长及其他高层首长级人员出席。 林郑说,虽然根据《基本法》,特区并不处理外交事务,但作为国家一部分,特区官员及公务员必须认识国际形势以及国家外交政策,以助强化他们的大局观。此外,过去两年多的经历告诉我们,不断有外部势力借香港干预国家内部事务,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更有外国政府对特区以至中央及特区官员施加无理「制裁」。我们必须对国家外交形势有所认识,方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并配合国家外交部的工作,对外国的无理干预和指控作出反驳,以正视听。因此,加深同事对外交事务的认识至为重要。 read more
面临解散的支联会将应警方要求,于今晚(16日)10时,移除支联会网站、Facebook及其他指定电子平台讯息。支联会在社交网指,7名常委及公司秘书于本月10日接获警务处处长信件,根据《港区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表4第7(2)条规定,要求支联会于接获通知7天内移除指定的电子平台讯息。支联会昨日已新建另一个Facebook专页,声明表示,未来将透过这个新网上电子平台发布讯息。 合理怀疑讯息涉国安可要求移除 根据《港区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表4第7(2)条规定,警务处处长如有合理理由,怀疑某人曾在电子平台发布,相当可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电子讯息,或相当可能导致这些罪行发生。则可于保安局局长批准下,要求当事人在指明期限前移除这些讯息。 read more
在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昨日会见到访的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 童建明对张举能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对张举能履新表示祝贺。他说,期望香港特区司法机关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为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新贡献。 童建明说,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推动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更高水平的需求。他希望,两地执法司法机构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作出新贡献。 张举能表示感谢童建明的会见,愿意为维护基本法、加强香港法院与内地检察机关的交流合作作出努力,更好地保障两地民众合法权益,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read more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昨日(21日)表示,刚收到消息指自己获准出席12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说明香港与内地通关在望。他今早(22日)在电台节目上解释,近日有内地专家团抵港实地审视本港防疫工作,相信能进一步增加内地信心,意味两地免隔离通关即将实现,形容是“行近一大步”;又提到虽然现时未知具体通关时间及安排为何,但认为初期设每日1,000配额相当合理。 未有要求打第三针 谭耀宗表示,前日收到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的信息,指于12月可以出席会议,他个人相信这说明香港本地疫情缓和,内地防控部门觉得可以放心,而前日专家团来港检视防疫措施,“这个对于日后可以免隔离通关,行近了很大步”,形容是“通关在望”,冀专家考察后提出意见,港方改善后很快便可通关。他提到,上一次未获批准上京开会,因为出现本地确诊个案,这比较麻烦,因为内地最担心之处在于疫情渗透入社区;而近日香港出现机组人员个案,这亦是内地的关注点。 不过他坦言,即使获准上京开会仍然有很多基本检疫工作要做,如每日量度体温、交上机前48小时的检测报告、在北京机场和酒店也要检测,有结果才能离开房间,毋须隔离14天。 谭又指,内地方面没有提出接种第三针疫苗作为上京开会的条件,不过其本人已经在9月接种第三针科兴疫苗,因早前参加了养和东区医疗中心的测试计划。他忆述,由于自身在早期打第一、二针,所以抗体已跌至很低,但补打第三针后抗体就重上合格水平。 料“家庭因素”须自行签字申报情况 至于通关时间表,谭耀宗坦言未有具体消息,但估计可能在下个月内,最初会实施配额制,“1,000个逐步来,都很合理吧”。他指,已提醒政府当局要周详考虑分配机制,以免引起混乱,“好事变坏事”。 具体条件方面,谭耀宗估计会集中在商务和家庭原因两方面,但识别会是一个要处理的问题,生意尚且容易证明,但家庭因素就较难。他引述坊间意见指,可由当事人自行申报家庭状况及签名确认,自行承担责任。此外,出发前14天须用“安心出行”或其他方式确认行踪,恐防期间出了意外;打齐两针、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结果,相信也是基本要求。 投票与否属个人选择 对于政府首次在口岸设票站,能否推高立法会选举投票率,谭耀宗表示,今届选举的投票率不能与2019年区议会选举相比,因当年情况特殊,社会对立严重,两边阵营的支持者都很积极投票,但现时社会相对平静,市民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安心,投票与否属个人选择。 内地疫情防控专家团11月20日抵港后,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即会见了专家团全体成员。专家团昨日在本港展开第二日考察行程,主要在大屿山实地了解多个防疫抗疫单位及设施的运作情况,包括机场、临时医院等,全日考察了本港口岸、医疗、检疫、个案追踪等七个地点的疫情相关工作。专家团按计划将对本港防疫抗疫措施进行为期四天实地考察。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目前阳性检测个案已超过50万宗,防疫抗疫形势十分严峻。 就如何更好落实特区政府抗疫主体责任,科学精准施策实现防控目标,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分析疫情形势和介绍抗疫政策的同时,对大众关切的问题也予以回应。 抗击疫情是特区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 连日来,林郑月娥多次强调将带领特区政府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尽快稳控第五波疫情。 林郑月娥在接受专访时说:「特区政府有60多个部门和18万公务员,要全部调动起来。一是必须要有斗争的精神,把病毒当成敌人;二是在打仗时要不断调整策略;三是要上下齐心。」 林郑月娥说,现在所有同事都知道抗击疫情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无论是参与支援病患,还是在社区隔离设施服务,都把公务员送上前线打仗。」 林郑月娥也承认,特区政府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比如在信息发布上。她说,这次抗疫战里,给老百姓提供准确资讯非常重要。要完善和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更加公开和透明,定期为社会带来准确权威的信息。 昨日上午,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宣布将启动加强版新闻发布工作,除每周二举行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外,她每日将联同一些相关局长交代工作进展,并澄清谣传和误会,提供权威信息。 「过去两年的疫情新闻发布主要是医疗机构,谈的是有关疫情的数字等情况。但现在已经在打仗,社会还需要了解食物供应和疫苗接种率等其他事。」林郑月娥说。 「尤其这一次疫情和以往不同,有中央的支持。」林郑月娥强调,中央的支持每天都要讲,让香港老百姓知道国家真的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 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当前香港疫情防控的重点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最大限度降低重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吸纳了内地专家的意见,当感染程度已经比较广泛时,应该更集中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一些更需要的地方,确保香港市民特别是长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据介绍,截至9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死亡达2656人,死者绝大部分是年迈的长者,年龄中位数超过80岁,大部分都有长期病患。 「老人家无论在家里、安老院里或已经进入医院,我们都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个人照顾。」林郑月娥说,未来的重点还是围绕老人进行。 昨日上午,林郑月娥公布了特别针对长者的分流和分层治疗多项措施。她指出,死亡的长者病患很多住在安老院舍中,政府已找到一些酒店,对在安老院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闭环管理,并在社区或托管中心安排护士查看长者病患身体状况,同时安排指定诊所和专门车队为居家隔离的长者病患服务。 集中调动医疗资源也是重要举措。林郑月娥说,要把一些相关个案集中在一些定点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扩大公营医疗系统里的相关病床。 「现在我们只有几千个病床是隔离治疗,在很短的时间要把这个数字增加到16000个,而医院管理局所有医院里的总病床才3万多个,相当于把一半病床都收治新冠病人。」她说,现在治疗是首要工作,让轻症尽量不要变为重症。 除了减少重症、减少死亡,林郑月娥说,希望能看到疫情较为平稳向下的时候,进行全民强制检测。全民检测要是一次不够就做两次,两次不够就做三次。但对具体执行的时机,她认为还要做综合考虑,并听取专家意见。 尽力把得来不易的设施用好 第二个由中央援建的社区隔离设施新田方舱医院昨日交付特区政府。此前,中央援建的青衣方舱医院已于1日正式交由香港特区政府营运,并接收首批无症状或轻症新冠肺炎确诊者。 据了解,目前元朗潭尾、洪水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粉岭等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方舱医院)的建设,整体进展顺利。位于竹篙湾和启德的2个永久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也正在持续推进中。 林郑月娥特别感谢中央援建的社区隔离设施,大大提升了隔离能力。「香港可能有高达7万个社区隔离的单位或床位。」 她认为,青衣方舱医院目前已利用得较好。对一些质疑入住率不高的声音,她解释说,方舱医院不是空间比较大的医院模式,而是小的个别的单位——1300个单位,每个单位里有3张床。 「现在的分配方法是,如果感染的人来自同一个家庭,就放到一个单位里。我们曾经安排过不同家庭的人进入一个单位,但发生了一些摩擦,所以很难3900个床完全都使用。」她说,「到目前为止能用的单位和床位都用得不错,以单一单位计算,今天能用起来的已经超过80%。」 对于方舱医院治疗和生活条件的疑问,林郑月娥解释说,这是一些临时的隔离设施,现在平均隔离时间大约5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希望香港市民能够配合。「当然在有能力时我们都会不断改善,像吃的饭菜多一些种类等。」 她说,最关键的是让这些设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一个交付使用的青衣方舱医院在一块约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用7天时间建了1300个单位,凭香港自己的能力肯定做不到。」林郑月娥说。 「我们肯定会尽力把这些得来不易的设施用好。」她说。 风浪过后,香港会变得更好更强 过去两年,香港成功抗击了4波疫情,但未能抵挡住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的超强传播性。 林郑月娥说,这次抗疫战得到中央全力支持。「因为这次疫情的严峻性,真的是在检测、隔离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只能请中央出手帮忙。」 林郑月娥说,中央真的是有求必应,对香港提出的要求照单全收。 「本来我们请的专家主要是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但中央看到我们的老人家比较多,死亡个案也不断上升,所以就派了一些治疗重症的专家,我们高度重视内地专家的意见。」她说。 「希望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希望的基础就是信心。」林郑月娥表示,过去几年香港经历了这么多风浪,都能在中央的支持下安然度过,「而且每次经过了大的风浪,香港都会变得更好更强。这次也不会例外。」 她说:「我相信香港的未来肯定会更美好,我也相信经过这次中央大力援港,香港人对国家的向心力肯定会更强。」 更强。」 read more
政府今日(3日)表示,昨日下午2时30分起围封强检的青衣美景花园第11座已经在今日上午约11时完成强制检测行动,并正在「受限区域」内进行执法行动,确认「受限区域」内所有人士已接受强制检测。政府会另行公布正式撤销「相关宣告」的时间。 政府昨日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在昨日晚上九时前到采样站接受鼻腔和咽喉合并拭子样本采集及检测。其间约615名身处「受限区域」内的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50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一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约222户,当中21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1日)称,政府「抢人才」工作已全面展开。他指,上月底起,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多项人才入境计划、「招商引才专组」,以及「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而「窗口」正筹设实体办公室,专责制订人才招揽策略和宣传,并为到港人才提供支援服务。他表示,有信心每年输入至少35000名预计逗留至少12个月的人才。 陈国基又交代民生工作的最新进展。他称,「共创明『Teen』 计划」全面推行,第一期「超额」四成收生,让2800名学员受惠。政府亦在18区逐步成立「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另外,政府最近推出多份蓝图,包括《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当局会加强协调统筹,全面落实蓝图。 陈国基提到,政府亦会继续加强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合作,包括用好「前厅交流会」,让官员与议员坦诚沟通,令政策措施制订及落实得更完善。 read more
警方联同入境事务处及劳工处,昨日(25日)展开代号「权能者」的反非法劳工联合行动。执法人员突击搜查分别位于九龙城、红磡、油麻地、尖沙咀、旺角、长沙湾及深水埗的多个地点,包括餐厅及杂货店等。 行动中,共拘捕8男13女,年龄介乎26至51岁,涉嫌违反逗留条件、逾期居留、雇用非法劳工及非法入境等。另外,警方又拘捕2名涉嫌管有危险药物的男子,检获少量海洛英及可卡因,黑巿价约值5800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