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免疫非新理论 梁柏贤:新冠绝迹不符现实

混合免疫非新理论 梁柏贤:新冠绝迹不符现实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等4名专家早前撰文,指本港应在夏天逐渐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以达致更好的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效果,避免医疗系统在冬季崩溃。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随后表示,抗疫不能单靠外国做法。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柏贤则指,政府在防疫上陷入两难,若跟随专家的开放措施恐怕会令个案飙升。相反,若不跟随建议,政府在冬季爆发疫情时亦难辞其咎。

梁柏贤昨日(2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指,最近政府和几位大学专家对混合免疫的讨论,引起广泛注意。他指,混合免疫的概念在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存在已久,如流感、水痘、德国麻疹等传染病例亦有这种情况。

他续指,当病毒已扎根社区,变成风土病,混合免疫基本上是一个现象,并不是什么新理论。他又指,新冠病毒已扎根香港社区,亦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成为风土病,认为要好像天花一样完全绝迹,“是一个不符现实的目标”。

他指,新冠病毒混合免疫在香港已经持续发生,专家们的开放建议是比较进取,希望在夏季病毒低活跃期,能够将群体免疫水平增加,免得在冬季病毒活跃的时,而社区群体免疫又处于低水平,就有机会大爆发,到时高危人士的感染人数会剧增,重症和死亡人数会比现时倍增。

他又指,政府现时的政策则相对保守,仍维持以加强监察和检测为手段。他认为,若政府跟随专家的开放措施,恐怕会令个案飙升,难以向市民交代,但是如果不跟随建议,不在夏季放宽社交距离,政府在冬季爆发疫情时亦难辞其咎。他直言“要拆这个计时炸弹,有点难度”,但认为全面复常是市民的期望,亦应该是现届政府未来6个月的目标。

事实上,近期有文献提到混合免疫,如《新英伦医学杂志》本月初发表研究,学者分析卡塔尔逾5万人数据,发现混合免疫的防感染及防重症有效率较高,如对Omicron BA.2的防「有病征感染」有效率,不曾感染者打两针为-1.1%,感染者打两针为55.1%,不曾感染者打三针为52.2%,曾感染者打三针为77.3%。

另一边厢,世界卫生组织约一成至两成新冠康复者出现俗称“长新冠”的中长期后遗症,如康复后不单“唔够气”,且记忆力差,驾车时会忘记目的地,每月要花数千元服中药调理身体,开支庞大,惟坊间没有相关保险产品,有保险业界代表指须经风险管理计算才能推出。立法会议员陈沛良建议政府加强研究长新冠,否则业界在“长新冠”未有标准定义下,难以评估保障风险和定价推出保险产品。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