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元朗天恒村恒翠楼解封揭8宗阳性个案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3日)上午完成元朗天恒村恒翠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08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8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400户,当中18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13日)上午完成元朗天恒村恒翠楼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080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8宗阳性检测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400户,当中18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贸易发展局将于今年9月1至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2019/20年度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及亚洲金融论坛,贸发局为超过550个项目举行了1,500多场项目对接会,虽然2020/21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在视像通讯应用下,亦为超过910个项目举行了1,450多场项目对接会。 贸发局表示,贸发局致力透过平台促成项目方、投资方及香港高端服务业「做Deal」,推动香港成为国际投资平台。贸发局早前成功协助港企在泰国建立数据中心,带动泰国经济,为港企开拓业务;未来亦积极跟进印尼「迁都计划」,将带领香港团队争取参与基建、运输或电讯等方面发展。 香港不单是贸易中心,更是国际金融及投资中心,贸发局每年都会举办大型会议及展览,是世界各地企业开拓商机的其中一个重要平台,为项目方、投资方及香港高端服务业对接,促成「做Deal」(Deal making),以达至三赢局面。 read more
香港康文署昨日(1日)举行「全民运动日2021」,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午3时在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及康文署署长刘明光的陪同下,前往活动场地之一的车公庙体育馆参观。 特首首先观赏了舞蹈表演,并与2008年北京残奥会硬地滚球金牌得主郭海莹等运动员,比拼硬地滚球,再与徐英伟等官员试玩躲避盘。现场设有9个项目让市民体验,包括地壶球、合球及匹克球等,而在室内划艇的体验区,则放置了东奥港队代表洪咏甄纸牌人像,她在女子单人双桨项目总成绩排名第23位,完成生涯首个奥运赛事。 read more
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支持下,团结香港基金于今日(12日)至2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第四届「创科博览」。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开幕礼致辞时表示,「创科博览」是香港创科界的瞩目盛事,今年博览以「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国家一系列骄人的创新科技成就,展品涵盖海、陆、空科技、智能科技、生物科技等多个范畴,让市民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国家大型科技项目,了解国家的创科发展对未来世界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李家超指出,今次博览的主题展区当中,除了展示一般香港市民比较少机会接触到的国家深海科技和陆地科技,更包括最近大家特别关注的航天科技,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火星探测工程等专项,相信各位参观者一定能够大开眼界。 李家超表示,今年是国家载人航天工程30周年。国家宣布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更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社会反应非常热烈。香港特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进行初选工作,预计在今个月内就会把推荐名单上报给国家。 他表示,香港市民参与国家航天任务,从前我们觉得是遥不可及,但最近几年,国家开放越来越多机会给香港,让更多爱国爱港市民有机会一展抱负、实现梦想、贡献国家,特别在创科方面,中央政府多次表明对香港的支持和信任,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发展带来源源不绝的动能。 李家超指出,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利用创新科技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即将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藍图」,帮助创科业界、科研机构、大专学院等等各持分者更掌握香港创科发展的未来路径,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要实现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这个愿景,人才是非常关键,施政报告提到「抢企业」、「抢人才」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强调要培育本地人才的重要性,要打造有利的发展空间,让更多有潜力、有抱负的青年人看到机会,看到希望。 李家超指出,会从学校教育出发,在全港学校大力推动STEM教育,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组织举办活动,启发整个社会的创意思维和大众对科学的兴趣,这就是普及化。他表示,「创科博览」就是一个好例子,感谢团结香港基金,一直积极促进市民对香港及内地创科发展的认识。在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这个历史起点,期待大家往后一同以「创科兴港、科技报国」为目标,努力建设香港,贡献国家。 read more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的联合科学委员会昨日(19日)联同行政长官专家顾问团进行网上会议,讨论本港18至59岁成人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的事宜,并于今日(20日)发表更新的暂拟共识建议,认为该年龄组别人士如有较高暴露风险或个人需要,可选择接种第四剂疫苗,惟须与第三剂相距最少6个月。 联合科学委员会联同专家顾问团表示,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或能对较年轻的成年人提供短暂的额外保护,以预防感染和出现病征。未曾受感染的18至59岁的成人若有较高暴露风险或个人需要,如到海外升学或为符合到海外旅游的规定等,经考虑对自身的风险和益处后,可选择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惟须与第三剂相距最少6个月,而相同的做法亦可适用于同一年龄组别的康复者。另一方面,由于60岁或以上人士于本地第五波疫情死亡个案中占大多数,专家于上月已建议他们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 联合科学委员会联同专家顾问团经审视最新科学实证和本地情况,认为现时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为预防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出现的重症和死亡。本地数据显示接种3剂复必泰疫苗或克尔来福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高度有效,其保护力一般可于数个月内维持高水平。 截至昨日,政府已为市民接种共约1657.2万剂新冠疫苗,其中超过667.8万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91.7%;超过627.1万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86.2%;超过353万市民已接种第三剂疫苗,占合资格人口的52.1%;逾9.2万市民已接种第四剂疫苗。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反弹持续,怀疑BA.4或BA.5确诊个案最新占比升至56.2%。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31日)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若感染BA.5变种病毒株的占比达八至九成,本港今轮疫情将会达到顶峰,至于何时去到八至九成,就未必可以准确推算。 近期疫情升温令公院压力倍增,何柏良建议医生对部分因未达到解除隔离标准而未能出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临床情况及家居环境,可提早出院在家隔离,加快病床流转。 对于深圳方面表示今轮疫情中发现的变异病毒株BF.15不排除是由香港输入,何柏良认为未能下结论,仍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源头追踪。何柏良解释说,BF.15并非首次于深圳发现,抗体中和及免疫逃逸都比较强,在基因库就有100个样本,卫生防护中心暂未有详细分析。 何柏良亦支持教育局发布的新指引,要求中学生第三针接种率达九成才可全日面授。他更建议尽早在小学推行全日面授,推高疫苗接种率。 read more
旅发局今日(16日)早上10时起推出「赏你食」第三周半价餐饮现金券优惠,共涵盖176个「优质旅游服务」计划认可餐饮商户、超过830间本地餐厅(参与商户)。市民可以在OpenRice平台上,用港币100元及200元,购买分别为港幤200元及400元两款现金券。每人限购每款现金券各一套。 旅发局表示,今期新增18间餐厅,包括牛一、望月楼,以及美利酒店的Garden Lounge、Popinjays和The Tai Pan。 「赏你食」餐饮优惠于6月2日至7月13日期间,一连六个星期四,分批推出合共2万张半价餐饮现金券。 「赏你食」现金券购买步骤: 登入OpenRice网站(点此前往) 选择现金劵种类(港币200元或400元) 选定心仪商户及兑换地点,然后点击「立即购买」 输入手机号码以登入OpenRice账户或作首次登记 选取「赏你食」优惠码以半价购买现金券 于2022年8月10日或之前,前往选定的餐厅用膳,并在点餐前登入账户及出示现金劵(每次于现金券上商户的交易中,最多可使用4张港币50元或2张港币200元的现金券) 点此了解活动详情及购买餐券 read more
今日(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国庆日,香港特区政府举行国庆升旗仪式及酒会。特首林郑月娥为酒会致辞,表示今年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日子,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100年来为人民奋斗,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断壮大。 林郑月娥说,今年的国庆对香港来说,别具意义。香港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真正走上「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比回归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具备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条件,可更加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开创更美好未来,和国家同发展、共繁荣。 林郑月娥提到,对香港居民来说,最能感受到国家飞跃发展,就是在内地读书、就业、居住,或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内地走一走的人。她说,自己3天前刚从内地回港,访问了内地西部3个主要城市,包括四川成都、重庆市、陕西西安。每次到访,都觉得成都越来越有活力,不愧被形容为「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的美丽都会;至于重庆和西安,自己分别相隔40年和10年再次到访,感觉更敬佩国家取得的成就。重庆发生巨大蜕变,西安作为一座古都,更加体现出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林郑月娥指,对香港来说,四川、重庆、陕西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香港都是它们境外投资来源地的第一位。香港企业遍布以上三地,不少项目是当地居民生活的热点,再次说明香港是国家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大量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成就今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现在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初心,只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爱国者治港」,港企、港商、港人在内地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会更多,为香港经济注入更多动力,为港青带来更多元的发展。 林郑月娥强调,国家外交部发出美国干预香港事务的事实清单、港府发布《香港营商环境报告》,「清单」再次证明,中央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必要性,《香港营商环境报告》说明部分外国政客和西方传媒的抹黑没有动摇香港的固有优势。在国庆日,应更加体会到中央对香港同胞一如既往的关怀,香港应该对此作出让国家安心的回应。 read more
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本月8日举行。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在《紫荆》杂志撰文,探讨香港新任行政长官面对的内外挑战和未来施政重点。 刘兆佳表示,过去十多年来,香港面对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凶险。中国的急速崛起和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增,引起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恐惧和反弹。香港过去作为中西方桥梁和通道的角色将难以为继,而香港从美西方所能得到的发展机遇和「特殊优惠」将会不断被剥夺。美西方对香港的制裁和打压将会更为严厉和频密,对香港的稳定和发展必将造成冲击和损害。此外,来自香港内部的挑战因为过去十多年的动乱和内耗已经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巨变令这些问题更为扩大和恶化。 刘兆佳指出,要妥善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在严峻环境下落实施政蓝图,香港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尽快提升,新任行政长官应该在以下方面切实着力推动: 第一,需组建一个强有力、有家国情怀、勇气担当超群、锐意创新和具备广阔和长远视野的领导团队; 第二,在治理香港的过程中,虚心接受中央的领导和指导,切实执行中央的指令,在重大问题上与中央保持一致; 第三,与中央通力合作,加大力度进一步壮大和团结爱国力量; 第四,彻底扬弃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以往所坚持的「积极不干预」或者「小政府、大市场」的管治思想; 第五,推进特区政府的改革,提升特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第六,加强特区政府对法定机构的领导、协调和问责; 第七,各类咨询组织须得到强化,成为特区政府施政的亲密伙伴; 第八,加强地区和基层组织的建设,让特区政府更能发动群众,为中央、特区政府和爱国力量建构扎实群众基础。 read more
圣诞假期将至,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今日(2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圣诞至新年期间酒店餐厅订座的情况理想,很多日子的预约爆满,料餐饮业本月的生意额或可超2018年约100亿元水平,达致约110亿元。 黄家和说,今年的状况与2019年及2020相比,有如「天与地」的分别。偏远酒店餐厅订座率亦达8至9成,而酒楼近日的订座率达9成以上。婚宴生意亦相当好,农历新年已有不少人订座。 政府本月9日起要求市民进入食肆等处所时须使用「安心出行」,黄家和指,部分店主原本担心生意会受影响,但数据显示,本月餐饮业的整体生意额并无下跌,新安排至今运作顺畅。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20日)早上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顺利完成,祝贺所有当选者。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是好的开局,将会体现新选举制度的完善,摆脱过去的岁月蹉跎。 梁振英指出,选举委员会选举是「三场选举」的第一场,也是关键的一场。说它是关键的选举,是因为选举委员会日后负责选出部份立法会议员和行政长官;同时,这场选举也是体现完善选举制度的第一场选举。这场选举,清楚显示了香港的选举政治告别了过去的胡闹,踏上清明理性之途;选举结果也充分体现了选举委员会的广泛代表性。 梁振英认为,这次对「完善选举制度」的实践,除了是选举方式外,还体现了对选举委员的要求。过去几星期,香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就是即使是已经自动当选的委员,包括不少平日不会做基层家访,不会站在街头和市民握手的商界巨子,也要履行职责,走入群众,近距离接触基层市民,了解民生,聆听民情。日后,对立法会议员和行政长官候选人也应当有同样的要求。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无论是自动当选,也无论是面对强对手、弱对手,必须有公仆心态,要让全港市民,包括基层市民感到受重视。这是最大和最实在的民主。 梁振英表示,在香港政治体制内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必须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未来两场的选举中突显。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香港的政治,归根结柢是民生问题为主。「抓到老鼠的好猫」,就是能够处理好民生问题的公职人员。「民生无小事」,香港人生活中的一分一秒,即使是点滴细节,往往就是令大家操心揪心的大事烦事。 梁振英强调,要了解民生,所有公职人员,从上至下,包括坐AM车的官员,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入市民大众当中,看看环头环尾市民的脸容有什么变化,听听大家在骂什么赞什么;看看大街小巷商店的销情如何,看看买冻肉的多还是买鲜肉的多;看看吉铺有多少,是开张的多,还是清货结业的多;再看看横街窄巷的垃圾,看看干线公路的野草野树。这些都是政治,而且每天都在变。昨天的选举委员会选举是好的开局,将会体现新选举制度的完善,摆脱过去的岁月蹉跎。 梁振英期望下去的两场选举,会继续体现新制度的完善,只要所有公职人员本着「为公」的心,在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下,香港可以掌握好「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大好机遇,提升香港的产业,让经济发展提速,通过发展为香港人增加收入,让民生进一步解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