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于上周五(12日)放宽自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的入境检疫安排至「3+4」,访港旅客数字明显有所增长,本周日(14日)的出入境人数更创近期新高。根据入境处的统计数字,在入境人次方面,本月上旬经香港国际机场抵港的人数维持在每日3,000至5,000多人,只有8月7日一度突破6,000人。放宽检疫安排后,过去4日(12日至15日)约2.4万人经机场入境,当中约1.77万人是香港居民、另有约5,100名内地访客。
在「3+4」措施实施后,入境人数随即有明显上升,首日共有6,157人经机场抵港,其中香港居民占4,351人,内地旅客则有1,516人,其余290人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直至本周日,经机场入境的人次更升至7,428人,香港居民及内地访客分别有5,840及1,264人。经计算,新检疫措施实施后(12日至15日)的机场入境平均人数约有6,000人,而8月1日至11日、相关措施未实施时,则约有4,900人入境,相差约1,100人。
另外,经机场出境人数亦有上升趋势,除了8月7日有5,226人外,8月首11日的出境人数维持3,000多至5,000人之间;至有关措施实行首日,便有5,416名人士出境,本周日更升至5,695人。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有反弹迹象,随着人流及社交活动频繁,每日新增个案持续处于上升趋势,并陆续出现一些群组感染,污水监测数据亦显示各区病毒量有所上升。政府今日(27日)公布,将根据《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下的公共卫生紧急规例规定刊宪,延续现行社交距离措施,生效期间为6月30日至7月13日。
政府发言人表示,因应疫情最新走势,并考虑到下一周期措施的生效期间横跨至新一届政府任期,在征得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的同意后,决定由6月30日起延续现行的社交距离措施14天,包括继续要求所有酒吧、酒馆、夜店及夜总会的顾客,必须在进入处所前先进行测试并取得阴性结果。
政府指出,现时所有餐饮及表列处所已获准重开。随着人流及社交活动频繁,香港每日新增个案持续处于上升趋势,并陆续出现一些群组感染,污水监测数据亦显示各区病毒量有所上升。虽然入院人数有所增加,但目前仍维持较低水平,重症或死亡个案亦未有明显上升迹象。会继续密切监察整体疫情发展,并采取防控措施以持续降低疫情反弹的风险。为免疫情显著反弹,政府郑重呼吁巿民严格遵守所有适用的社交距离措施。合资格人士特别是60岁或以上长者应尽快接种第四剂疫苗,而其他人士亦应尽早完成接种三剂疫苗,以大幅减低重症或死亡的风险,及早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6/0071f1794bac161fc4da91879109d0af.mp4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今日(13日)新增737宗确诊,当中305宗为核酸检测确诊,432宗为快测阳性且核酸覆核阳性个案。新增个案中,包括104宗输入个案。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1207281宗个案。昨日(12日)没有患者离世,第5波至今共有9,177宗死亡个案。另当局录得多21宗怀疑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个案,其中19宗属本地感染,包括12宗无源头,当局表示多宗相关病例患者在各区散发,相信有隐形传播链。
在BA.4及BA.5方面,增6宗个案,有4宗输入及2宗本地。欧家荣表示,爆疫酒吧方面,位于上环苏杭街62号的“FLM”酒吧,再多7人确诊,涉及6顾客及1员工,至今累计24人确诊,包括22顾客及2员工,感染率大概为18%。此外,位于中环云咸街的“Racks City”酒吧增3名顾客中招,累计21个案,感染率为26%。
欧家荣表示,今日再新增275宗学校呈报确诊个案,当中220宗为今日呈报、余下55宗是周末时的呈报个案。上述个案涉及193间学校,包括216名学生及59名职员,其中有4间学校疑爆发新感染群组,包括上水曾梅千禧学校、黄埔花园的德宝中英文幼稚园、屯门建生浸信会白普理幼儿园及位于北区的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欧家荣表示,曾梅千禧学校的2E班新增4人染疫;德宝中英文幼稚园的UKB上午班有3学生中招;建生浸信会白普理幼儿园K2班分别有2学生及2老师中招;北区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New Territories的9.3班有3名学生确诊。中心已建议上述班别停课一周。另外,Island... read more
本港上周出现首宗输入性猴痘病例,政府预留西贡户外康乐中心供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疫,以预防猴痘于本地传播。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3日)早上出席行会前见记者时表示,政府对任何传染病都会高度警惕。尽管猴痘多通过身体接触直接传播,但政府不会掉以轻心。
李家超指,政府已储备足够药物和疫苗,并设置隔离地方应对相关传染病,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一般市民不需要太过担心。他提到,香港整个医疗体系对传染病的管控,从「沙士」到新冠疫情,都有不断强化,强调有信心控制猴痘传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