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均消耗150万快测包 何柏良倡打齐针学生返学前无需快测
本港日均消耗150万个快测包,弃置量约为60公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4日)表示,在高疫苗接种率下,可以针对特定群组精准快测,以减少耗用。
全港学校每日用约80万个快测包,何柏良建议,除非学生上学前有病征,或同校有群组感染,否则可容许已经接种3针疫苗的中学生,以及已经接种2针复必泰或3针科兴的小学生,上学前不用做快测。
本港日均消耗150万个快测包,弃置量约为60公吨。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今日(24日)表示,在高疫苗接种率下,可以针对特定群组精准快测,以减少耗用。
全港学校每日用约80万个快测包,何柏良建议,除非学生上学前有病征,或同校有群组感染,否则可容许已经接种3针疫苗的中学生,以及已经接种2针复必泰或3针科兴的小学生,上学前不用做快测。
据九洲客运港公众号昨日(11日)晚消息,1月15日(周日)起,往来香港和珠海九洲客运港的香港航线正式恢复,且首航当日航班6.6折。 珠海九洲港客运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水运人数不设限,通关免预约,比起其他通关方式,水路过关更有优势。该负责人续指,水路过关不仅可以直达香港市区,快捷方便,而且水路不拥挤,开航准时准点。同时,点对点通关,无需聚集排队,客船空间舒适,体验感更好。 从1月15日起至1月23日,航线的班次和停靠点将逐步增多。根据目前航班表的安排,1月15日至1月21日(年三十),珠海九洲港往返至香港港澳码头的航班共有4班,1月22日(年初一)九洲港往返至港澳码头的航班增加至7个航班,同时,当天还增设珠海九洲港往返至香港中港城码头的4个航班。 从1月23日起,九洲港至港澳码头往返的航班增至每天8个班次,九洲港往返至中港城码头的4个航班。 read more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今日(15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目前疫情不可以用受控来形容,但防疫措施有效。他解释称,新冠病毒即时繁殖率在约10天前一直向下,但目前肯定仍在1以上,推算在1至2.5之间,意思是确诊者可以传给多于一个人,仍然比较担心,但现在的曙光是,对比未有措施介入下的基本繁殖率,平均为8,显示措施有效避免「海啸式」爆发。 梁卓伟称,相信还会发现社区确诊个案,因此须继续将追踪和检测做好,希望可以切断社区传播链。而80岁以上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不足两周内上升6个百分点至约26%,令社区接种中心的应变容量面临樽颈。他称,接种群组扩大,预期人手会更加紧张,需要加快整体打针进度。他认为,目前长者接种率未算高,建议以默许指示方式,如果长者曾接种流感针,而没有在指定时间内拒绝接种新冠疫苗,将被视为默许打针。 read more
面对疫情肆虐,香港社会各界必须齐心打赢这场硬仗。港台已部署由明日(18日)把整个港台电视32台拨作「抗疫台」。 立法会大会今日继续以视像形式辩论施政报告致谢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说,港台已加强发放防疫资讯,32台成为防疫资讯台,明早开始每日早上八时至晚上十二时,每小时的首五分钟会有抗疫快讯,主持会向观众发放最新消息,包括确诊个案、检疫安排、围封强检资讯等。 邱腾华称,无论31或32台,都会额外发放抗疫资讯,同时港台会继续透过网上平台发放相关信息。 「抗疫台」由早上八时开始,每小时正点发放防疫快讯,并抽调已升任公关总监的叶冠霖(前千禧年代主持)挂帅,配合萧洛汶、沉达元等主持打这场硬仗。「抗疫台」亦会每晚九点推特辑节目「抗疫快递」。据称广播处长下达今次是一场硬仗,要调配所有资源应战。 选委会界别议员陈曼琪早前建议政府应善用港台31及32台,变成「抗疫台」,24小时播放疫情相关的资讯及节目。 read more
近日有市民购入止痛、退烧等药物寄回内地,有药房因此缺货。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11日)表示,卫生署及政府会确保药物供应,医管局亦有足够存量应付需要。他建议市民毋须囤太多药物,亦不应过度反应,购买太多药物造成挤兑现象。 本港防疫措施逐渐放宽,取消「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证」的呼声响起。卢宠茂表示,「安心出行」初推时可以追踪感染源头及密切接触者,当局会继续监察其运作情况,适时调整。他指出,随着病毒的转变、本港免疫屏障改善和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安心出行」发挥的角色亦会有调整。他强调,疫症仍有可能再出现,即使「安心出行」现时的追踪功能减少,若未来出现新变种病毒及新发传染病时,其发挥的作用会再提升。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早(11日)出席活动后表示,最初推出安心出行时,会追踪个案源头和密切接触者,当局会继续监察其运作情况;又不认为安心出行已过时,说此抗疫措施曾经是非常重要,但因应病毒转变,加上本港已改善免疫屏障,故安心出行的角色有所调整。他强调未来可能再出现新疫情,假如有新变种株及传染病时,安心出行或可再发挥作用。 另外,内地日前公布多项放宽防疫限制措施后,多地出现争相购买连花清瘟热潮。香港昨(10日)更有传出现抢购退烧及纾缓痛楚药物必理痛现象,疑是市民购入大批药物回内地,有大型连锁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商在门市贴出告示,限定每人只可购买5盒必理痛全线药物。卢宠茂则表示,政府会确保药物供应,医管局也有足够存货应付需要,呼吁市民不用囤药,也不应过度反应。 read more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表明希望明年二月可与内地较有规模地通关,她接受传媒访问时透露,通关逐步进行,并将设配额,商务需要、探望长者或奔丧都可首批通关。据了解,政府向内地提出希望初期每日至少有1000个免检疫通关名额,惟目前仍未达成共识,若一切商讨顺利且疫情受控,有机会于下月上旬就「小通关」拍板定案,并期望在明年25周年回归庆典前达至全面通关。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今早在电台节目表示,1000个名额不是大数目,若不牵涉机场旅客,而只涉及经陆路口岸往来的人士,相信风险可控。 梁子超强调,两地市民始终积压了对通关的需求,如不设配限,将很容易「出事」,令计划「胎死腹中」,而优先让商务旅客等通关,亦是较好的做法。他又认为,安排一定要设有检测及熔断机制等安排,并先厘订如何算是有社区传播的讯息。 据消息表示,目前香港与内地就两地通关的商讨进展良好,如果一切顺利,两地疫情又受控,有机会于下月上旬就「小通关」作定案。据悉,特区政府初步向内地提出希望每日有至少1000个香港到内地的免检疫通关名额,而目前两地就「小通关」的配额尚未达成共识。 商务需要及恩恤可优先申请 消息称,这些通关配额主要有两类群组可以优先申请,一类是商务需要,另一类则是恩恤情况,例如探病及奔丧等,据知特区政府正研究上述需要的配额分配问题。 此外,市民通关前需要申请香港健康码,据悉市民需要向港康码提供至少四类资料,包括身分姓名、住址、「安心出行」的记录,以及疫苗接种记录。消息亦称,政府将会就「小通关」设立预约系统,惟详细操作尚未有定案。通关亦设有熔断机制,两地若有本地确诊个案,就会暂停通关。 消息亦指,国家卫健委专家将来港视察防疫措施,行会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认为,政府可主动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访港。 read more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17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香港未来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基本法,努力落实“一国两制”,要加强基本法教育;发展方面,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鼓励港人到内地寻找发展机会。 梁振英表示,2019年的黑暴风波影响本港国际形象,强调基本法对本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清晰界定,将来要在基本法教育上再努力说明。他指,过往有立法会议员利用职权之便危害“一国两制”,甚至要求外国制裁香港官员,是港人治港出现问题。 反中乱港的罗冠聪早前“着草”英国,煽动在英国的港人“积极”参与英国地方选举和市议会选举,被梁振英点名批评,指英国市议会的权利与本港行政长官的权力是“蚊髀同牛髀”,特区行政长官的权力由中央赋予,有地方民意授权的地区民主权利,从而组成本港的高度自治。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梁振英坦言香港发展有进步,未来香港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亦可以鼓励港人到内地寻找发展机会。 read more
行政会议日前审议并通过重组特区政府架构的方案,政府架构将变为「三司十五局」,并会增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在今日(20日)立法会讨论方案的委员会上,有议员质疑,加开职位后,每年开支由3千万增至超过9千万,要求解释对施政有何具体增值,又建议在新政府上任后才审议开设副司长。 候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秘书长郑钟伟表示,反对分阶段通过重组方案,指方案对落实行政长官当选人的政纲不可或缺,形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有人员配置才能落实工作。他续说,3名副司长一定会有明确分工,副司长的职务除了是分担司长繁重的工作,亦可由司长指派副司长,推动执行特首当选人施政重点及公众关心的项目。 read more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今日(17日)出席香港室内设计周2022开幕典礼并致辞。他表示,特区政府非常重视设计专业的发展,透过「创意香港」连续两年资助香港室内设计周,希望提高本地室内设计业的专业性及认受性,并吸引公众对香港室内设计的关注。 杨润雄指出,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于去年首次举办香港室内设计周,创造了一个平台向本地同业及公众展示香港室内设计的成就和最新发展。活动亦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到室内设计界走出「室内」的作品,当中包括很多美轮美奂和设计新颖的社区空间。今届的展览以「香港室内设计力量」为主题,展出10件来自香港室内设计公司和本地大专院校学生的装置项目和优秀作品。今年的活动更是一个双城展览,将于12月移师到广州国际设计周展出,让内地民众有机会认识香港室内设计风格和创意。香港和广州同为大湾区的先进城市,两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合作非常密切。今次的双城展览不但促进香港室内设计师与内地同业增进合作和交流,并帮助香港业界发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发展机遇。 杨润雄表示,很高兴知道今年大会亦着力推动跨地域交流,包括一连三天的国际论坛,由来自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的20名学者和知名设计师,以实体及网上形式,分享设计心得。另外亦新增了「亚太区学生工作坊」,邀请近30位来自内地及新加坡的学生,与本地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比赛,培育香港和区内的创意产业的人才。 read more
本港第五波疫情急剧恶化,政府昨晚围封深水埗元州村元盛楼进行强制检测。行动在今日(12日)早上11时30分完成,约198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发现23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2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由于是次行动发现不少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元州村元盛楼的居民须在明日或之前以及在2月14日至16日之间再次接受2次强制检测,以防漏网之鱼。 此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780户,当中5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4日)发布网志表示,今年1月至5月,房屋署在公共屋村统筹超过110次大厦「围封强检」,当中包括前所未有地在葵涌村逸葵楼和映葵楼分别进行连续七天,以及在夏葵楼进行连续五天的围封行动。他感谢房屋署人员过去两年多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全面配合推行各项防疫抗疫措施。 陈帆指出,每次「围封强检」预备时间短促,要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及检测承办商部署全盘计划,并动员近百名不同组别同事执勤及将物资、个人防护装备等,运送至前线支援,挑战不少,他亦感谢居民的包容及指正。 而在支援长者方面,疫情期间,房屋署主动联络各屋村内长者家庭和有需要的住户,并跟进「围封强检」行动后需接受家居隔离令的长者情况,按需要提供适切的协助,又在多个屋村设立流动疫苗注射站,及安排免费穿梭巴士接载长者到附近疫苗接种中心,方便长者尽早接种疫苗。 陈帆还指出,当局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在今年2月至6月期间向前线清洁及保安人员提供额外财政支援,肯定他们的付出。房屋署透过服务承办商向为抗疫作出贡献的前线清洁及保安人员派发每月2000元津贴,合共约有22000名相关前线清洁及保安人员受惠。 他感谢同事们在过去2年多全面配合推行各项防疫抗疫措施,希望全港市民继续同心协力,为走出疫境一起努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