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Ma Canbin

夏宝龙主持召开援港抗疫工作第六次协调会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日(27日)在北京以视频会议方式,主持召开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六次协调会。会议听取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据汇报,中央援港抗疫第三批专家将于明日赴港;援港医疗和生活物资正多渠道源源不断运抵香港;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会议还与青衣方舱医院施工现场进行了视频连线。该工程历时7天,将于明天竣工,成为中央援建项目中最早完工并交付的方舱医院。 夏宝龙指出,当前香港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央将继续加大力度从各方面支援香港防疫抗疫工作。专班全体人员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加快方舱医院和应急医院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全力确保香港急需的医疗和生活物资有求必应、应供尽供、应发尽发。要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防疫工作的科学谋划和统筹协调,组织动员全社会形成同心抗疫的强大正能量,扎实推进防疫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许靖韵香港飞上海落地检测确诊

香港第五波疫情确诊数字不断攀升,不少艺人亦自曝中招。经常往来内地和香港的28岁女歌手许靖韵(Angela)25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确诊新冠肺炎,撰文写下自己早前在香港做了检测呈阴性,后飞往上海,落地时再做检测即呈阳性结果,于是被带上救护车,前往集中隔离点接受治疗。

观塘秀茂坪村秀富楼围封强检目标明日1时完成

香港疫情持续,政府自今日(27日)下午5时30分起,围封观塘秀茂坪村秀富楼进行强制检测,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28日)中午约1时完成此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上述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 政府已经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日晚上十时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有特别困难的人士安排上门采样。

涉污水样本阳性葵涌石篱(一)村石秀楼围封强检

香港政府自今日(27日)下午4时30分起,围封葵涌石篱(一)村石秀楼进行强制检测,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目标是在明日(28日)中午约12时完成此行动。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上述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查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 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日晚上8时30分前接受检测。受检人士会获安排到采样站接受核酸测试,由专人以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采样。在所有人士有检测结果前,受检人士必须留在处所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政府会为行动不便的人士和长者安排上门采样。

秀明楼及富围楼解封揭487宗初确

香港政府昨日(2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对观塘秀茂坪村秀明楼及沙田新田围村富围楼进行围封强制检测。政府今日(27日)完成强制检测行动。观塘秀茂坪村秀明楼共有约180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285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33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政府共派员到访约710户,当中32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 另外,沙田新田围村富围楼共有约1200人接受了检测,当中共发现202宗初步阳性检测个案和7宗检测结果不确定个案,政府到访约530户,当中45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 香港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10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禾輋村民和楼及欣和楼污水阳性下午4时起围封强检

香港第五波疫情大爆发,昨日(26日)新增确诊个案逾1.7万宗。政府自今日(27日)下午4时起,围封沙田禾輋村民和楼、欣和楼进行强制检测,受限区域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政府指,目标是在明日下午约2时完成围封强检行动,视乎检测结果,行动或会延长。 政府发言人表示,由于两幢大厦排放的污水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怀疑在大厦内有隐形患者,经评估后相关区域感染风险有机会较高,政府决定就相关区域作出限制与检测宣告。政府将于受限区域内设立临时采样站,并要求受检人士于今晚10时前接受检测。 根据强制检测公告,任何于2月14日至27日期间曾身处民和楼、欣和楼内超过两小时的人士,即使在围封强检开始时不在受限区域内,亦须在3月1日或之前接受强制检测。 受限区域不包括位于民和楼地下的香港耀能协会青年发展平台及香港耀能协会禾輋工场。

沙田禾輋村富和楼解封 揭309宗初确及26宗不明个案

香港政府昨日(2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对沙田禾輋村富和楼进行围封强制检测。政府今日(27日)完成强制检测行动,行动中共有约1580名人士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09宗阳性检测个案和26宗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共派员到访731户,当中46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政府重申会严肃执法。如任何人士未能出示检测结果电话短讯,或佩戴手环以证明接受强制检测即属违反强制检测公告,可处定额罚款10,000元,并会收到强制检测令,要求该人士于指明期间内接受检测。不遵从强制检测令或限制与检测宣告即属犯罪,并可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林郑月娥呼吁地产商减免受影响租户的租金负担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26日)晚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很高兴本港一家地产商宣布对其旗下全资拥有的商场受影响租户提供支援,且力度不少。林郑月娥指,这些被关闭的处所,例如健身中心、美容院等,须承受超过三个月无法营业的压力,它们的损失实难单单以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弥补,因此极其需要业主提供租金宽免。同样地,虽然餐饮业和零售业仍可局部营业,但生意已大幅下降,因此也是极其需要业主支援。 林郑月娥在帖文中呼吁各地产商在抗疫战上再下一城,减免受影响租户的租金负担,业主和租客互谅互让、有商有量。相信更符合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达成稳控疫情这压倒一切的任务!

香港政府拟4月初发首轮5000消费券 第二阶段暑假再分两期发放

香港政府发言人今日(27日)表示,约13万名以八达通收取上一轮消费券的市民,将于3月16日获发余下的1000元消费券,并会在当日陆续收到相关手机短讯通知。相关市民届时可到公共交通费用补贴领取站、指定便利店和超级市场、八达通服务站或透过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拍卡领取消费券,领取限期为9月30日。 发言人表示,鉴于本港近月疫情严峻,有极少部分以八达通收取上一轮消费券的市民,或因疫情关系令其“合资格消费”累积总额未能赶及于限期前达到4000元的要求,但与之相差并不远。政府决定采取特别安排,在3月16日向所有未获发放尾期1000元消费券的市民发放有关消费券,领取限期同样为9月30日。 市民可透过以下方法查询已发放的消费券金额、未领取的消费券余额和到期日等资料: 八达通手机应用程式 八达通网站 八达通客户服务热线:2969 5500

内地昨增110宗香港输入新冠 涉及6省市

内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昨日(26日)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2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宗。 另外,内地各省市卫健委周日(27日)公布,内地前一天新增至少77宗由香港入境的新冠输入确诊个案,以及33宗香港输入的无症状感染个案,合共110宗输入个案,涉及6个省市。其中广东有46宗,北京有8宗,上海有44宗,四川、江苏也分别录得9宗及2宗。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例,深圳报告26例,东莞报告2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深圳报告4例,东莞报告1例。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5例(其中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7例,2例来自新西兰,2例来自科威特,其余3例分别来自老挝、菲律宾和巴林;佛山报告2例,分别来自韩国和中国香港;深圳报告6例,珠海报告7例,惠州报告2例,中山报告3例,江门报告8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5例,广州报告6例,2例来自澳大利亚,其余4例分别来自中国香港、越南、菲律宾和科威特;惠州报告5例,4例来自中国香港,1例来自越南;珠海报告2例,东莞报告10例,中山报告2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个案44宗,分别为35宗确诊、9宗无症状感染。他们分别于本月19日至上周五(25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关后安排集中隔离观察或送往指定医疗机构隔离,其后确诊。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8宗输入确诊个案,8人分别于上周日(18日)至上周五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四川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境外输入6例(均在成都市), 其中4例为2月25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2月26日确诊。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其中5例为2月25日自中国香港乘机抵蓉进行隔离, 均于2月26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江苏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其中2例为中国香港输入,在苏州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浙江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确诊病例2例(其中之前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中国香港输入1例)。

国家卫健委已成立约9000人的采样队,随时来港支援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今日(27日)表示,由局长邱腾华负责统筹的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小组,在过去一星期已迅速将内地供应的医疗物资分发,供前线人员,以及接受治疗和有需要人士使用。 发言人表示,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工作小组与内地专班紧密对接,取得很大成果。就特区政府提出的各种医疗物资的需求,包括快速抗原测试包、口罩、中成药、保护装备、医疗用品已陆续分批运抵本港。 截至今日,工作小组已接收约1400万个快速抗原测试包,除部分预留作「全民强制检测」之用,其中约700万个测试包已透过相关部门,向指定高风险及特定群组派发,例如安老院及残疾人士院舍员工及院友、医护人员、清洁工人、跨境货车司机等。另外,民政事务总署已透过「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将180万个快速抗原测试包派发予各区市民。 另外,工作小组至今已接收约1100万个N95及KN95口罩。该批口罩主要预留作「全民强制检测」时供市民使用,以加强保护。小组亦已将其中约50万个口罩分发予卫生署及纪律部队前线人员使用。 工作小组亦已接收由内地供应约20万部夹指式脉搏血氧仪,并已全数分发予卫生署及医管局供病人使用。 此外,连同下星期一抵港的批次,工作小组至今共接收35万盒由国家捐赠的抗疫中成药。其中7万盒及5万盒中成药,已分别给予「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及其他热心社团在社区派发。 其余的23万盒药物将透过相关部门,分发给在医管局辖下18间中医诊所接受治疗的人士及在隔离设施的确诊患者等,让有需要的市民尽快获得这些中央捐赠的中成药,齐心抗疫。 商经局指,工作小组会继续统筹各抗疫部门和单位的医疗物资需求,确保物资能尽快供港作防疫抗疫之用,以全力应对疫情。

内地援建隔离项目推进速度史无前例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未见顶,大批患者滞留社区。当局早前宣布,选出8个地点兴建临时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方舱医院),并已与承建商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签署合作协议。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27日)发表“网志”交代工作进度,称已与中联办和承建商成立联系机制,并与土木署和建筑署组成本地小组,“专项专人”配合援建,形容建设项目速度之快,“可谓史无前例”。 争分夺秒增建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 黄伟纶表示,第五波疫情严峻,发展局为打好抗疫战,已觅得多个地点增建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并已全部移交承建商,他昨日(26日)前往其中四个地点,了解工作进展,当中包括青衣市地段200号、元朗潭尾、前新田购物城,以及粉岭马适路旁位处粉岭北新发展区,他指,工程人员和前线工友均争分夺秒地施工。 开展项目之快史无前例 黄伟纶续指,在建设工作方面,特区政府、中联办和承建商成立了三方联系机制,以进行高层沟通和协调,亦成立了内地援建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项目的香港“专班”,由发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和建筑署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项专人”负责,配合援建团队全速推展项目,“开展这些应对疫情的建设项目,速度之快,可谓史无前例,相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可以逐步战胜疫情。”    

香港院舍爆疫严峻人手不足 社署紧急聘内地千名临时照顾员

香港第5波疫情一发不可收拾,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日﹙27日﹚发表网志,指出疫情在院舍的情况十分之严峻,整个医疗及卫生防护系统已极端受压,不少有确诊个案的院舍,都难以获得即时的医疗支援,所以要不断加强及调整策略,包括不断补充快速测试套装予院舍员工,以及由社署紧急地向内地试行直接聘用1,000名临时合约照顾员,以及有时限地放宽“补充劳工计划”的规定。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网志全文↓ 来年财政预算中有关安老院部分 最显眼的部分便是新增的安老院,包括了古洞北的7间及皇后山的1间,一共涉及1,900个宿位。虽然资助宿位相对轮候宿位人数,不足一成,但已是香港回归以来,增幅最大的一次,亦比过往四年的新增合约院舍宿位的总和增长一倍有多。不过要清楚说明,这八间安老院的规划工作,都是于上届政府时启动,而现届政府启动的约60间安老院,便要下届甚至再下届政府才会完成。不过,新增的资助安老宿位,不止于上述数字。来年仍会增购1,200个甲一级宿位,以及增加1,000张院舍服务券。事实上,新增的院舍服务券不只一千,这是由于现时在政策上,虽然是有3,000张院舍服务券,但实际财政资源只足够发出约2,200张,这是与有关试验计划未恒常化有关。今次《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项目恒常化,资源足够4,000张服务券,实质是增加了约1,800张。换言之,透过买位与服务券,资助宿位增加了约3,000个,亦是一个年度增幅的新纪录。这些举措,都是由于规划与兴建院舍需时,在短期内可以增加资助宿位的方法,从政策的角度,现届政策透过这两项措施,在五年内一共增加约6,800个资助宿位,以每间安老院有100个宿位作计算,等于增加了68间资助安老院。 (社署过去一星期其中一个工作重点,是设立暂托中心照顾轮候入院的长者。图示社署同事上下一心,在观塘彩荣路体育馆设置床位,尽快让暂托中心接收由医院管理局转介的长者) 除了量的增加外,最重要的是质的改善,其中一项措施便是拨款协助甲二级的买位院舍提升至甲一级标准,涉及的宿位约2,200个。这是历年来,第四次的拨款协助甲二级的买位院舍提升至甲一水平,亦应是最后一次,将会是“苏州过后,冇艇搭”。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会在今年上半年提交院舍法例修订条例草案给立法会,以提升安老院的质素,包括提升最低人手规定及提高住客最低人均楼面面积。现时有很多甲二级院舍都未能符合经修改后的法例规定,换言之,甲二级院舍亦会随法例修订后的新规定生效时序消失。由于将甲二级标准提升至甲一级,部分院舍将会减少最多约16%的宿位。在新措施原则上,这些院舍在提升至甲一级标准后,买位数目不会减少,亦换言之从买位所得的资助会约有25%的增加,虽然它们的非资助宿位的数目将会减少,但仍可容让院舍持续营运。 此外,财政司司长亦宣布将多项安老及康复服务的试验计划恒常化,当中包括“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试验计划”。 安老院的防疫工作 上星期的网志已交代了一些支援院舍的措施,当中包括加强员工病毒抗原快速测试、提供个人保护装备及防疫指引、提供院舍特别津贴(每名符合资格员工每月2千元及负责照顾原址检疫/隔离的院友的员工每天额外500元津贴)、医管局辖下“社区老人评估小组”加强支援、及加快接种疫苗等等。虽是如此,疫情在院舍的情况十分之严峻,亦由于整个医疗系统及卫生防护系统都已是极端受压,不少有确诊个案的院舍,都难以获得即时的医疗支援,所以我们不断地加强及调整多方面的策略。 在提供更多快速测试及个人保护装备的工作,若待院舍有确诊个案后才加强,便明显会出现滞后,所以在过往一个星期,我们不等有确诊个案,都已把快速测试套装及个人保护装备送达所有院舍,院舍若有需要额外快速测试套装及个人保护装备,我们会不断补充。快速测试套装的数目除了足够员工每天测试外,亦可为有确诊个案的院舍每名院友提供每天测试。 (除社署督导及前线同事外,暂托中心由保良局紧急组成的照顾专队负责照料长者,体现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戮力合作,我们衷心感谢。为增添短期应急人手,社署正着手在内地招募照顾员,照顾从院舍迁入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的确诊或怀疑确诊院友) 研容许已打针及快测阴性家人到院舍协助照顾院友 我们亦有探讨如何多方面加强协助院舍照顾滞留院友,在这里要感谢信和集团所捐500套遥距健康监测系统,以助院舍跟进轻症院友,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亦正在努力发挥其统筹及联络的功能。我们亦会鼓励现时院舍的到访医生,为出现确诊个案的院舍提供支援。我亦已要求社会福利署(社署)检讨现时一些院舍在危机管理的规条是否仍然适合,当中包括了在恩恤探访的安排,在不影响院舍运作的前提下,容许已完成接种疫苗及持有到院舍当日的快速抗原测试阴性结果的家人,到院舍协助照顾院友。 由于部分院舍设于独立地段,在院舍范围内可设立临时设施照顾确诊院友,我们亦获得建造业议会“拔刀相助”,协助有意设立所需临时设施的机构。 向中央寻求协助加快审批申请院舍护理员抵港后会先接受基本训练 在设施上,我们会继续增加为宿舍长者而设的检疫/隔离/暂托中心。但现时最“致命”的是人手不足,大部分营运院舍的非政府机构及私人机构,都面对人手严重不足。在疫情之前,基本上所有院舍都不停在招聘员工,但院舍护理员(或称照顾员)的空缺仍达两成。在这波疫情中,不论是确诊及被检疫或隔离,甚或离职,人手的压力已在崩溃的边缘。所以我们采取了两项特别的措施,一是由社署紧急地向内地试行直接聘用1,000名临时合约照顾员,为期三个月。我们已联络内地多个劳务单位,寻求协助,亦向中央寻求协助协调内地相关部门提供便利,加快审批申请,以解燃眉之急。第一批救兵应可以短期内抵港,先接受基本的训练。 (社署在过往一个星期已把快速测试套装及个人保护装备送达所有院舍,院舍若有需要额外快速测试套装及个人保护装备,社署亦会不断补充) 放宽“输入外劳”规定容许津助院舍省却四星期本地招聘 同时,我们决定有时限地放宽“补充劳工计划”的一些规定,包括容许津助院舍申请输入护理员、省却在计划下进行四星期的本地招聘、因应院舍的需要弹性批准输入护理员的数目,及暂缓就每宗申请咨询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等。上述安排只在未来三个月内适用。劳工处已安排明天向劳顾会阐述有关措施,并听取委员的意见。 由于不少院舍员工都担心会将病毒带回家中,所以在政策上我们会支持机构用自己的现有设施,包括原本不是用作住宿的设施,作为院舍员工的临时宿舍。 此外,由于非政府机构的资助服务受到疫情关系而停止及减少,社署亦会鼓励机构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人手以支援院舍服务。 为保护生命能够做到的建议都会尽力采纳 罗致光:这是一场许胜不许败的战役 事态紧急,过往规条只会令我们难以面对目前的危机。任何的建议,我们可以及能够做到的都会尽力采纳,尽力而为,为保护生命,这是一场许胜不许败的战役。

香港今增逾26026宗确诊 再录新高 再多83名患者死亡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峻,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公布,本港今日(27日)新增26,026宗确诊病例,再创新高,其中7宗为输入个案,余下26,019宗均属本地感染。个案中有5,866个案由医管局确诊,另有1,736宗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确诊,余下18,424宗则由私家化验所及或社区检测中心直接确诊。截至昨日(26日),再有多66间院舍出现病例,累计共530院舍有确诊,涉及多于2,450名院友及800名职员,院舍分散多区。 欧家荣表示,确诊数字创新高,令人忧虑,预期短时间内个案会进一步上升,故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家中,做好预防措施,而政府将于“不久将来”推出网上平台,供快速测试验出病毒者上报卫生防护中心,市民需要提供相关文件核实,当局收到资料后,会视为确诊个案处理及纪录,如向他们发出病假纸等文件,指详情会稍后公布。 就自行参阅快速测试的表格,市面有不同测试,欧提醒市民买信誉良好的快速测试,他指,市民可参考“卫生署医疗仪器行政管理制度下已表列的快速抗原测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冠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名单”、“欧盟2019冠状病毒病快速抗原测试通用名单”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发出有关认可紧急使用的抗原测试剂名单”。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截至今日(27日)凌晨,过去24小时有83名新冠患者离世,涉及53男30女,年龄介乎19至100岁,当中有1人已打3剂新冠疫苗、5人已接种2针,另有7人仅打1针,合共13人已打针。至于余下几个65岁以下的死者,包括1名19岁长期病患者,他居于残疾院舍,需要插胃喉;1名46岁女士,本身有癌症,正做化疗。死者当中有67人居于安老院舍,大部分有长期病患或无法自理。 刘又指,由于数据滞后,上周三至四(23及25日)再多27人离世,涉及14男13女,年龄介乎64至104岁。而本波疫情有512人在公立医院离世,累计717人离世。另外,今日再多381人出院,隔离病床使用率超过90%。30人于入院筛查验出病毒,约40名病人列为密切接触者。另外,至今有2,776名医管局员工确诊。

国家卫健委:香港疫情快速扩散 中央全力支持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今日(26日)表示,全国人民都十分关心香港疫情。疫情发生以来,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抗疫工作,已派出两批医疗队。内地援助的8间方舱医院正在密锣紧鼓建设。国家卫健委与香港特区政府举行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视像会议,就具体技术问题深入细致讨论。 此外,在内地的其他新冠肺炎防治专家,每天都会通过视频连线交流,对香港抗疫工作进行交流。当前香港疫情正处于快速扩散和加速上升期,中央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的疫情防控,内地专家将继续与香港同行密切合作,努力做好抗疫防疫工作。 在谈及内地疫情时,吴良有介绍,近期,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天津、山西、上海、山东、福建厦门、黑龙江鸡西等地近日检出的感染者,均为隔离管控或闭环管理人员,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风险较低。 江苏苏州本轮疫情近日新增的感染者主要来自管控人群,疫情整体处于下降趋势,社区传播风险逐步下降。 辽宁葫芦岛本轮疫情病例数近日有所增加,需要警惕疫情反弹和进一步的扩散。 黑龙江黑河和云南红河本轮疫情感染者均集中在当地,存在不同的传播链条,目前感染源仍在调查中,疫情存在传播扩散风险。 云南临沧本轮疫情近日新增病例集中在当地一所中学,需尽快转运隔离全体师生,加快重要区域核酸筛查工作,防止疫情在校园和社区进一步扩散。 广东深圳本轮疫情点多面广,传播链复杂,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较高;东莞近日新增感染者主要分布在一个工业园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相关部门正加紧排查管控。 四川成都和广西防城港本轮疫情存在进一步传播扩散风险,当地正加紧排查管控。 内蒙古呼和浩特本轮疫情目前处于高位平台期,但社区传播扩散风险有所下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香港疫情前期死亡的病例中,年长的占大部分,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死亡的人员,两者相差18倍,应该推动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内地昨增146宗香港输入病例 遍布6省市

根据内地各省市卫健委周六(26日)公布,内地前一天新增至少104宗由香港入境的新冠输入确诊病例,以及42宗香港输入的无症状感染个案,造些个案遍布6个省市。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前一天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深圳9例,珠海2例,东莞19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均为深圳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9例(其中2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韩国、老挝和土耳其;深圳报告26例,25例来自中国香港,1例来自韩国;珠海报告8例,东莞报告19例,江门报告3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2例,广州报告3例,分别来自日本、菲律宾和泰国;佛山报告3例,分别来自韩国、缅甸和马来西亚;深圳报告8例,珠海报告2例,惠州报告2例,汕尾报告1例,东莞报告7例,中山报告1例,江门报告5例,均来自中国香港。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从香港输入病例56宗,分别为42宗确诊、14宗无症状感染;各人分别于上周二(15日)至周四(24日)从香港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关后被安排集中隔离观察或送往指定医疗机构隔离,其后确诊。 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4宗输入确诊病例,其中3人分别于上周三(16日)至周三(23日)从香港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由海关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其后确诊。 重庆市卫健委表示,前一天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中国香港),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中国香港)。 两人均于24日从中国香港抵达重庆机场,即被送至集中隔离点接受医学观察。2月25日,2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经专家组会诊,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正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江苏省卫健委表示,前一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苏州市报告,其中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中国香港输入,在苏州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均为本土)。 浙江省卫健委表示,前一日新增确诊病例4例(均为之前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美国输入1例,中国香港输入1例),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

香港增17063宗确诊 确诊连续两日破万 卫生署料疫情仍未到顶

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公布,本港今日(26日)新增17,063宗确诊,6宗是输入,大部分于机场或酒店发现,余下都是本地感染。个案数字连续2日破万宗,亦再创疫情新高,当中有5,034个案由医管局直接确诊,2,236由卫生防护中心的化验所确诊,其余由检测营办商检测为直接确诊的个案。 本月22日至25日的每日呈报个案,从7,900宗激增至2万。本日确诊个案有92%怀疑为Omicron变种病毒,8%调查仍然进行中,1宗怀疑是Delta,可见最流行的是Omicron,且是BA.2。新增50所院舍出现确诊个案,累计470所院舍出现确诊,涉及1,943名院友,逾600名员工,70所院舍出现10人以上爆发。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将会把快速测试列为确诊个案,另会有网上平台作呈报,现时会全速处理该平台;而现时快速测试验出病毒的患者,除了可继续做深喉测试外,应留在家中;有病征者可利用指定诊所及当局的热线。卫生署署长林文健补充,如网上呈报平台已发展后,未来快速测试验出病毒者,会跟初步个案患者的做法一样,即把资料在数据库后,当局会按该数据库的资料发放病假纸。 因应疫情严峻,确诊数字不停上升,当局会坚持早发现、早隔离,并切断病毒传播链。政府会大量派发快速测试包,有关资讯已上载到网站。陈肇始坦言快测灵敏度有限,但仍有效找到病毒量高的患者,也有大批市民适应快测。 等待入院人士或密切接触者若已接种2针新冠疫苗,可于隔离的第6及第7日,连续两日做快速测试,若均为阴性,即无验出病毒,即可提早离开家居或隔离措施。最新的数字显示,逾20,087人居家检疫,当中逾5,000人已完成检疫。政府会加大力度提升疫苗接种率,除了疫苗通行证,也会不断加强接种量,预计每日平均可超过8.5万剂,也动员超过1,000间私家诊所,增加接种点。 就隔离设施不足,陈肇始指要因应现时设施予最需要的人,要分流及评估其风险;最需要的人要入院及隔离病床;第二层是社区治疗设施,如亚博;第三层是社区隔离设施,包括竹篙湾及酒店。现时于围封强检找到的确诊个案,当局会尽快将其送到社区隔离设施,尤其是隔离酒店。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表示,昨日(25日)录得66名疫患病亡,涉及39男27女,年龄介乎19至101岁,大约39人住在护老院,8人曾接种疫苗。61人为65岁或以上长者,余下5名年轻病人中,有3人住在院舍,19岁的死者则是长期病患女子,住在院舍需要长期照料,一名41岁也是居于院舍的长期病患,另有中风、癌症患者死亡。2月20日至24日期间亦再多22人离世,年龄介乎68至101岁,换言之,再有88人染疫亡,疫情累计607人离世。 刘家献又提到,入院筛查发现40多名患者,90人列为密切接触者,至今共2,326名医管局员工确诊。过去一日再多293人康复出院,隔离病床使用率为91%,优化出院准则方面,公立医院即日起更改出院准则,如果临床上已经康复、病情稳定、适合出院、居住环境合适,就会安排他们出院,但需要隔离到确诊后第14天,才可以解除隔离。 刘指,当局要腾出病床接收需要入院的病人,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否则已经没有办法再腾空病床。所以,当局希望出院病人在家接受隔离,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要求,不要外出。各部门都同意这个做法。 指定诊所方面,2月24日已有9间指定诊所,考虑需求会持续上升,所以3月1日开始,会多5间,7日开多3间,所以合共会有17间指定诊所,每日提供3000个名额。 另外,消防处处长梁伟雄指,疫情非常严重,呼吁将急救服务留予有需要人士,平时5时大约会有260救护车,但现在只有182架,少了80架,即是3成,原因是截至今早消防处一共有268位救护人员确诊,401位列为密切接触者,不能执勤。 梁指现时人手非常紧张,处理新冠个案的时间比一般个案需用多两至3倍时间,令救护车流转情况急降,服务承诺打破有史以来新低,最低那天只有23.3%,即是每4宗少于1宗达标。刚刚通讯中心有650位个案等待救护车支援,最长个案等26小时都未能安排救护车,很大机会有严重患者未能及时送院。 港府现时对9个国家实施的地区性航班“熔断机制”,包括澳洲、加拿大、法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英国和美国。有关措施原定维持至3月4日,将延长至4月20日。相关措施自去年12月20日收紧以来,已48次禁止航线着陆。 直到昨日(25日),第5波疫情累计12.6万宗个案,资讯平台收到7.7万个市民呈交的资料。规模属前所未见,预料尚未到顶。陈肇始指,虽然政府已进一步收紧社交距离措施,但社区仍存有很多传播链,故呼吁市民留家抗疫。如要外出,希望“三减”,即减少人数、缩短时间、减少次数,对防疫非常重要。

香港政府:昨日内地进口本港鲜活食品供应大致稳定

香港政府发言人今日(二月二十六日)表示,昨日(二月二十五日)由内地进口本港的鲜活食品供应大致稳定。 根据最新资料,昨日(截至午夜)内地供港蔬菜供应量约为2200公吨,为去年平均每日内地蔬菜供应量约九成。其中经由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及蔬菜统营处各批发市场推出的内地供港蔬菜约为800公吨,整体蔬菜批发价维持稳定。 昨日内地进口本港的冰鲜家禽和冰鲜猪肉整体货量分别维持在平日全港供应量九成及八成半左右。受疫情影响,上水屠房及荃湾屠房今日起暂时关闭,直至另行通知。政府会采取适当行动,以维持本地肉类供应稳定。 渔护署会每天更新及公布鲜活食品供应资料。市民如欲获取鲜活食品的每天供应量和批发价的最新资料,可浏览渔护署网页:www.afcd.gov.hk/tc_chi/agriculture/agr_fresh/agr_fresh.html。

聂德权:数日后可达至首针9成接种率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26日)在社交媒体撰文指,特区政府于去年2月26日开展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而今日是疫苗接种一周年,他预计还有数天便能达到第一针9成接种的重要指标。 全文如下: 去年的2月26日,我们开展新冠疫苗接种计划,让所有合资格的市民按个人意愿选择接种科兴或复必泰疫苗,费用全免。转眼一年过去,预计还有数天,我们便能达到第一针9成接种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绝对得来不易,几经起伏。去年8月5日我们第一针达50%接种率;去年8月27日达60%;但用了3个月,到11月23日才达到70%;然后再用两个多月,至今年2月6日才到达80%。 经过一年的推动,和全球接种新冠疫苗的经验,相信大部份市民都明白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重要性,而近日公布感染后多宗重症及死亡数字都冷酷地反映了过去一直强调的实情。 昨晚,联合科学委员会发出的更新疫苗接种建议报告更指出,截至2022年2月24日,包括儿童在内的死亡病例至少有200宗,而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未完成接种疫苗人士的死亡率是完成接种疫苗人士的7倍,因此强烈建议未接种疫苗市民尽快接种疫苗。 现时疫情严峻之极,疫苗接种更是分秒必争,我们正竭尽所能,与不同伙伴合作,招募医护人手,尝试不同途径,全力物色接种场地,即使是只可作短期使用,只要用得上的我们都考虑;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最短时间内继续加大接种量,尽快为市民接种。现时已有数个地点准备中,一待落实便会公布。 我们设定目标,在3月初把每日的接种量再提升两成至10万剂;在3月初第一针的接种率达至90%;在4月中学校开课之前,3至11岁儿童的接种率达到90%;在3月中安老院舍长者接种率达65%,在4月中达90%。 事实上,我们在1月开始已经全力把接种力量由每日的3万剂急速提升,早一阵子更调整接种策略,把重点放在儿童、长者、第三针的接种安排。我们不断与专家团队研究,配合他们降低接种年龄需要、甚至短期内缩短长者第二针与第三针之间时限的配套安排;不断推动及调整安老院舍和残疾院舍的接种要求,先后引入“主动评估、接种”、“不反对通知”等安排; 多途径方便学童接种疫苗;同时要求在抗疫前线的人员必须做好保护,接种疫苗等。作为服务市民的公务员团队,我们率先推行“疫苗通行证”,担起以身作则、牵头带领的责任,护己护人。 学童接种方面,现时公务员事务局已总动员,与教育局及其他政策局、部门,全力加快接种安排,派外展队到学校、安排学童到疫苗接种中心打针或推动地区团体举办疫苗接种活动。本周初,我与杨润雄局长及衞生当局代表和十多个办学团体或校长会代表,举行视像会议,一齐落实加快学童打针的方法,希望各部门都多走一步,主动简化程序。 刻下院舍爆发严重,长者接种已到了刻不容缓,不能容许任何的拖拉,我们已主动介入,与多个相关部门合力调动医护界团体和人士,协助他们成立新的接种疫苗队伍,以及配对他们加入指定疫苗队伍,简化健康评估及接种流程,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提高院友的接种率。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安老院舍的接种率由2月初的22%,到本周提升至34%,但这绝对不足够,还要加倍努力。 严峻疫情下,只有全港市民同心一致抗疫,才能尽快稳住疫情,疫苗接种这环节我们会全力以赴。在此,让我感谢各位身体力行的市民,感谢在过去一年所有有份协助接种疫苗的医护人员及前綫工作人员,感谢公务员同事,多谢你们坚守岗位、辛劳付出,齐为筑起疫苗屏障出力,也让我们在这难艰的日子打好这场疫战。

陈帆:公屋完成改装将提供逾3000单位作社区隔离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隔离设施不敷应用。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今日(26日)表示,皇后山村皇溢楼及皇澄楼,以及荔景村恒景楼共约50多人的建筑团队,在2月14日得知三座大楼需要用作改装成社区隔离设施,即拟备工作方案。他形容,团队将原本需以月计的装修工程时间,压缩至10多日就完成;加上工程逾10万个物流项目,包括床架、床褥、热水炉、电视,引述同事指「改装工程的复杂性与密集程度前所未见。」 陈表示,目前皇溢楼已于周四(24日)交予保安局作日后营运,而皇澄楼及恒景楼亦预计于日内交收,料隔离设施下周可投入服务。 陈帆今日于网志中表示,房屋署的团队在将三座新建公屋大楼改装为社区隔离设施项目的首天,即联同政府相关部门,包括政府物流服务署、机电工程署、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保安局、食卫局等确定改装设计方案,并同步开始改装工程及订购相关物资。 他指3,000多个隔离单位的基本配备包括灯泡16,000多个,包括床架、床褥、被铺及被套、床单、枕头及枕头袋、折椅各10,000多件;热水炉、电视、热水壶、风筒、风扇、拖板各3, 000多个;还有衣柜、衣架、折台、电视台、摆放门口接收食物的胶椅、窗帘、浴帘、地拖、扫把等等清洁及日常用品,总共超过10万件物品。 除了物流服务署连日火速订购了大量物资,鉴于短时间大量物流对周边道路及空间造成的压力,为尽量减低对皇后山村及荔景村现有住户的影响,房署亦尽量减少占用公共空间及车道。房署与物流服务署连日协调,尽量理顺货运的时序编排,让物资有序运送到各座大楼地下,并细分上落大楼的人流安排及电梯管制。 陈帆又称,团队其中一个最大挑战,是社区隔离设施必须配备指挥部、医疗站、保安及清洁运作区和工作室。因此需要将皇后山村地下约12,000平方呎、恒景楼约3,600平方呎的公用地方改装,由零开始建立各部门的联络人名单,设计空间分配表、技术规格要求及与各部门协调用家的要求。 房署借镜火炭骏洋村于2020年初改装为临时检疫中心的经验,将整个落实设计的过程压缩至三日。陈承建商亦尽量配合,由接到任务的首天已起动进行基本改装,与房屋署的建筑团队互相配合,边做边修订。 他表示,在赶工的关键一星期,天气突然转冷,位于粉岭的皇后山村的温度较市区更低几度,「连续多天的气温徘徊在六、七度左右,每天都几乎寒风有雨,而为赶工序,他们也不知错过了多少次午餐、晚餐。」另外,当局亦安排了快速测试包给予职员及承建商每天检测,尽力阻截病毒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