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美乐花园第一座解封 揭3宗阳性个案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5时起,限制在屯门美乐花园第一座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17日)上午约8时完成。
行动中共679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224户,当中1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16日)引用《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第599J章),自昨日下午5时起,限制在屯门美乐花园第一座内的人士,须留在其处所并接受强制检测,行动于今日(17日)上午约8时完成。
行动中共679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宗确诊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此外,政府亦在“受限区域”内派员到访224户,当中19户在过程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前年反修订风波期间成立的“612人道支援基金”秘书处,于10月31日公布解散,逾200名一直收取“612基金”协助示威者打官司的大状及律师未能收到“尾数”,涉及款项高达2000多万元。消息指,该批未能收取全数律师费用,包括资深大律师、大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等,当中有牵涉“社运事件”的民事及刑事案件。 有传媒报道指,过去曾有收取“612基金”代表多名示威者的律师事务所,当中有邓耀荣律师行、伍展邦律师行及何谢韦律师行等。有部分大状或律师在“612基金”停止运作后,即时减少大量“生意”,因惹上官司的示威者未有足够金钱转为私人聘请大状出战,只好改为申请法援,而法援署刚实施改革政策,包括刑事案件不准许法援申请者自选律师代表,故令一直收取“612基金”的大状及律师收入大减。 开审首天 大状律师各收1.2万元 消息指,于2019年6月中成立的“612基金”,向所有涉及因反修例事件受伤、被拘捕检控的示威者提供援助,包括法律、借出保释金、医疗,还押在囚及紧急经济支援等金钱服务。据悉,被检控解上裁判法院提堂的示威者,均可获得“612基金”出资聘请律师及大状代表出庭,大状或律师各收费6000元,如果案件开审首天,“612基金”会向大状及律师各付费12000元;之后的审讯期,大状维持每日12000元费用,律师则减半。 至于该等反修例案件,若转解区域法院或高等法院审理,“612基金”不会直接批出金钱援助,示威案被告须先申请法援署,若法援拒绝申请,“612基金”才会施以援手,为财政困难的示威被告,提供聘请律师及大律师出战打官司,由于大批示威案涉及多名被告,动辄需数十天的聆讯期,估计案件可花上数以百万计的讼费。 邓炳强曾质疑“捞油水” 曾遭市民举报涉嫌逃税的“612基金”,早于今年8月18日已宣布停止接收新个案,并预告“有秩序地停止运作”,但仍要筹款2500万元,并于九月作最后筹款,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一度质疑“612基金”是否“临解散前捞一笔油水”,最终基金筹得571万元。由于该基金从未披露资金来源及去向,惹来舆论怀疑基金涉及违法活动。 身为“612基金”信託人吴霭仪、陈日君、何韵诗、许宝强曾在记者会中表示,该基金收到託管人“真普选联盟”通知将结束运作,故基金由9月6日起停止接受捐款。根据该基金在今年六月份的年度报告,截至5月31日,总收入累计为2.36亿元,总支出为2.32亿元。基金曾为22,938人次直接服务,涉及2221名反修例案件被告,主要涉及法律开支。 read more
时任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会前会长方仲贤,被指于2019年8月在深水埗鸭寮街购买10支雷射笔,其后遇警截查逃跑,并在警方检取作证物前重设手机。方否认3项控罪受审,今早(9日)在区院被裁定抗拒警务人员及意图妨碍司法公正2罪罪成,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则不成立。法官形容被告是经深思熟虑犯案,下令被告还押至3月3日判刑,期间为他索取背景报告。 22岁被告方仲贤被控于2019年8月6日,在鸭寮街无合法辩解而携有10个能发出雷射光束的装置;同日在桂林街135号地下外,抗拒警署警长52338;以及同日在侦缉警员8702检取其手提电话为证物作调查前,把该手提电话重新设置。辩方称,被告购买雷射笔是用作观星之用。 法官游德康裁决时指,被告不是任何观星会会员,警方在其住所亦没有检获任何相关书籍,加上涉案雷射笔根本不适合观星,因此不接纳被告观星的解释,并推断他准备在示威中使用雷射笔。不过,被告从没提及欲以雷射笔伤害别人,法庭难以定夺他如何处理该些雷射笔,因此裁定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不成立。 至于抗拒警务人员方面,法官接纳警员的供词属实,裁定当日他有足够基础截查被告,并已即时表露身份,但被告仍逃跑,被制服后又挣扎。法官指,被告明显知道他会在示威中使用雷射笔,购买前已预计或会被捕,而为免被起诉,才没有一并购买电池。被截查时,被告必然知悉警员的身份,他反覆要求警员出示委任证,不过是想刁难警方、混淆视线,利用群众的反应来保护自己,裁定控罪罪名成立。 此外,法官指出,被告的手机被重设时,是由被告管有,而被告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然知道手机内的通讯纪录的重要性,也能预见警方会希望透过相关纪录,调查该批雷射笔的用途、交收事宜等。被告重设电话的意图昭然若揭,必然是想删除资料,阻碍警方调查,影响刑事检控程序,因此裁定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成。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大爆发,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数以千计,运房局安排大约300辆的士明日(18日)起接载患者往返「指定诊所」和住所。有份加入专属车队的司机吴先生介绍说,乘搭专用的士的患者毋须付款,司机不可以收取任何费用,政府会为每位司机提供每日3000元津贴。 吴先生表示,专属车队只会接送已预约到「指定诊所」的患者,不会接载其他乘客。政府为抗疫的士司机提供津贴,扣除车租、气油和隧道费等成本后,吴先生估算每日赚到约2200元,比普通的士每日多赚1000元左右。 新冠疫情持续恶化令本港公院系统濒临崩溃,吴先生说,平衡风险后,觉得仍然值得加入,他希望为抗疫出一分力,又可以增加收入。吴先生已经购入大批消毒药水,表示会在每名患者上落前后消毒车厢,每日开工前后亦会全面消毒,又准备在可行的情况下,配戴两个N95口罩。为保障司机和乘客,求诊者必须坐后座,前后座之间会有一块胶帘阻隔,司机位再有一块L形胶帘围封降低司机受感染风险。 不过考虑到染疫风险,吴先生仍表示会暂时提供一星期接载服务,期间会搬到另一个地方自我隔离,不会与家人同住。 已预约指定诊所服务的求诊人士可由2月18日上午7时起,透过专设的预约平台,或由同日起每日上午8时至晚上10时致电3693 4770预约专属车队服务。 read more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和副局长廖振新本周到访海事处,了解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的运作。今日(3日),林世雄在网志表示,海上救援协调中心于2019至2021年期间,每年平均处理53宗个案和协助超过90名涉及海上事故的人士化险为夷,3年协助超过270名海上遇险者。 林世雄指出,海事处于1989年成立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过去30多年来,无论在香港水域或是在大部分南中国海水域内发生事故,需要进行海上搜救行动,均由这个中心的同事负责统筹工作,涉及的范围达45万平方海里之广。 中心全年无休,遇上台风袭港,海事处更会增派人手到中心值勤,因为在恶劣天气下,每每有较大机会出现海上事故。今年7月,一艘内地工程船「福景001」在香港西南面约160海里的内地水域遇上台风「暹芭」吹袭,并要求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协调中心接到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通知后,随即协调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进行搜救工作,事件中成功救起其中3名船员。 此外,海事处同事要协助千里之外的海上遇险者,必须配合高科技通讯仪器和其他专业职系人员。为监测船舶发出的遇险讯号和作通讯用途,海事处在毕拉山、太平山山顶、鹤咀等地点设置天线及无线电通讯电台。中心亦设有其他高端系统和软件,包括用来接收数码呼叫遇险讯号岸基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接收紧急示位无线电浮标(EPIRB)的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及可利用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 的安全网络(SafetyNET),以便向特定区域内的船只作强化群呼(Enhanced Group Call)。 一旦接收到船舶遇险讯号,人员会立即根据船舶遇险的情况,并因应求救的性质,协调适当的救援工作,包括要求水警、政府飞行服务队、消防处执行搜救行动。视乎情况,例如涉事地点在香港水域以外或邻近南中国海其他区域,中心会联络遇险船舶附近的船只或相关地区的搜救中心提供支援,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帮助求助船舶或人士脱险。 read more
第二阶段消费券星期日(7日)起发放,约621万市民周日凌晨起会在6个平台收到首2000元;另有约15万名新登记及新来港人士,首期则获发3000元。财政司长办公室财政预算案及税务政策组主任王学玲今日(5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分期发放消费券是希望拉长提振经济的作用,而今次政府共收到约26万个转换平台申请,她称基于不想影响各支付平台业务运作,不便公开其使用人数。 王学玲指,发放消费券的原意,除了鼓励消费,亦希望促进电子支付市场百花齐放,鼓励良性竞争,令市民受惠,今次6个平台都有推出不同优惠留客,认为效果明显。 王学玲表示,截至本周一(1日),今次消费券计划秘书处向约25万名不符合资格的现有登记人发出短讯通知,当中绝大部分人曾以「永久性地离开香港」为由提早提取强积金。另外,秘书处共收到约15.8万宗覆检申请,当中约10.4万宗申请覆检成功,他们会如期周日收取第一期消费券,余下几万宗申请仍在处理中,成功的话会在本月16日领取新一期消费券。王学玲说,至今没有覆检个案不成功,如果申请人资料不齐全,当局会联络他们提供更多证明,希望宽松处理。 她重申,若相关人士以八达通领取,将于下周日及今年10月1日各取得2,000港元,并需于今年11月30日起累积合资格消费满4,000港元后,最快于今年12月16日才能收到剩下的1,000港元。其他支付工具则下周日先取2,000港元,今年10月1日取余下3,000港元。至于约15万名合资格的香港永久居民或新来港人士,则将分阶段获发共1万港元消费券,并在下周日获发的首期3,000元消费券。 read more
反对派47人涉参与「初选」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至今有13人获准保释候讯;其中一名被告邹家成在六月向高院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申请保释获准。警方国安处今日采取行动拘捕邹家成,指他违反法庭保释条件,即在保释期间发表有合理理由被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和行为,他会被通宵扣查,于周四(13日)下午被带往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 邹家成的社交专页指,他于北角警署报到期间被国安处指违反保释条件,被安排录影会谈。邹家成于2021年2月被落案控告一项「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外名,还押4个月后获高等法院在有条件下批准保释。 据悉,邹家成在保释期间,多次在其FB发表政治性言论,包括借「831事件周年」等试图激发市民对政府之仇恨,及借扭曲保安局局长言论,呼吁群众于立法会投票日不要出街,疑似鼓动他人不作投票等等,有关言论或被视为违反法庭保释条件。 read more
本港新冠疫情持续,今日(5日)新增515宗确诊个案。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今日在疫情记者会表示,当局覆检6月2日的快测阳性呈报,发现有44宗,即14%为阴性个案。而过去7日,当局覆查后发现快测呈报阴性的比率为20%,即是每5宗呈报个案可能就有1宗为阴性。张竹君表示当局会调查有关情况,了解是否属虚报。 卫生防护中心于6月2日通报过去一日录得新增489宗确诊个案,当中170宗为核酸检测确诊,319宗为快测阳性个案。张竹君指,根据6月1日的疫情数据有14%快测呈报个案覆检阴性,翻查过去数据比率更高,过去7日覆查后发现快测呈报阴性的比率平均为20%,相关比例有下降趋势。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长郑若骅今日在网志帖文指,国务院新闻部昨日(20日)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清晰地指出从历史而言,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从来没有民主,《中英联合声明》更完全没有提及普选。反之,香港特区是回归后在中央的支持下才开启了民主的发展。正如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勋爵所指,英国并没有给予香港民主。 郑若骅表示,在回归前,香港的终审权在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而根据世界银行集团的世界管治指标,香港的法治指标在1996年只有69.85分。回归后,终审权按《基本法》属于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基本法》也保障司法独立;与此同时,香港的法治指标在1998年上升至82.5分,而且自2003年起更一直维持在90分以上。这证明「一国两制」及《基本法》巩固了香港的法治根基。 她指出,国家在1982年的《宪法》加入了第31条,为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奠定了法律基础。继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按香港实际情况,根据「一国两制」原则形成12条基本方针政策,让香港得以平稳过渡,顺利回归。 她称,作为筹备编订《基本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由59名内地和香港各界代表组成,实现了我们当家作主。而全国人大在1990年通过的《基本法》,确立了香港的民主发展,第45条和第68条定出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达至普选的目标。 她表示,经过了2019年的社会暴乱,中央为香港制定《香港国安法》,让我们重回正轨,再按照实际情况构建一套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后的选举制度既体现了爱国者治港,又展示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和公平竞争性的特点;既维护政权安全,又有利维护及实现民主权利;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加强协商民主。我相信立法会议员日后将客观理性地参与政策讨论,有助政府处理经济和民生问题,提高治理效能,推动香港进入良政善治的新时代。 郑若骅称,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联合国大会也多次在其决议内提到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单一的民主模式」,换言之,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灵丹妙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选举并非民主制度的唯一途径,协商、咨询也是民主形式的渠道。 郑若骅表示,大家必须紧记,中国共产党是「一国两制」方针和事业的创立者、领导者。骆惠宁主任在「国家宪法日」的网上座谈会已清楚说明:「不尊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忘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怎么来的,实际上就是否定『一国两制』的宪制根基。」 郑若骅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才是民主的真缔。国家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定下了香港民主发展的蓝图,并开启了香港民主的新纪元。 read more
香港塞车问题持续已久,隧道塞车或迎来解决问题的曙光。运输署副署长邱国鼎今日(13日)表示,政府建议征用过海隧道「挤塞费」主要是针对私家车。他指现今早上的繁忙时段过海隧道车流有9万多,其中6成为私家车,然而私家车的运载量占整体的比例仅有18个百分点。邱国鼎希望通过征收「挤塞费」,私家车主可以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非繁忙时段出行。 邱国鼎同时称,泊车转乘措施已在研究中,冀此举可以让住在偏远地区的私家车主减少驾车过海的次数。他表示红隧上次加价是1999年,现正考虑定期检视交通情况来决定是否调整隧道费用。 read more
香港惩教署今日(3日)表示,署长胡英明的秘书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呈阳性。 该名秘书最近一次上班是在3月1日,无须与公众人士接触和没有外游纪录,工作时均有佩戴口罩及遵守有关防疫措施。胡英明每日均有进行新冠病毒快速测试,结果均为阴性。 惩教署会为相关办公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已安排相关职员接受检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