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委任6副局长为太平绅士
行政长官李家超依据《太平绅士条例》所赋予的权力,委任6名特区政府官员为太平绅士,今日(26日)起生效。
6人分别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以及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
行政长官李家超依据《太平绅士条例》所赋予的权力,委任6名特区政府官员为太平绅士,今日(26日)起生效。
6人分别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以及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
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垃圾收费)的修订条例草案已于去年8月通过,以18个月为基本安排的准备期亦已经开始。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6日)在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预计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实垃圾收费,会因应各项实践计划和其他配套计划的进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就具体实施日期征询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的意见。 垃圾收费基于「污染者自付」的原则会按两种模式征收,分别为透过购买和使用预缴式指定垃圾袋(指定袋)或指定标签收费;或按废物重量在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征收「入闸费」。黄锦星表示,自己曾到过参与试行项目的「三无大厦」,认为反应正面。 有议员关注法例实施后的实际运作会否顺畅,黄锦星回应,政策落实后会有6个月「适应期」,期间主要以劝喻和警告代替执法。此外,环保署表示,物业管理公司有需要可向环保署提供资料,由当局执法。 read more
香港幼儿教育人员协会最新一项调查指,超过三成学校未曾安排校内接种流感疫苗,另有约六成受访教职员希望政府能提供喷鼻式疫苗。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今日(25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则促请政府尽快向学界了解需求,增加喷鼻式疫苗的採购量,提升接种意愿。 崔俊明指,近两年儿童较少接触传染病毒,免疫力有所下降,呼吁9岁以下从未打过季节性流感针的儿童应该完成两剂接种。他介绍说,喷鼻式疫苗能模仿经鼻子感染的自然过程,形成黏膜保护,防止病毒从呼吸系统传染他人。他亦建议為学童接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包括未来新冠疫苗都可考虑採用喷鼻式,并作為加强剂。 崔俊明提及,政府初期喷鼻式疫苗的採购量仅有约2万剂,预计本港幼稚园、中小学共需要10多万剂,建议当局增加採购量。 read more
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说,本届政府在未来6、7个月,最重要是办好两场选举,下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引入理性、良性竞争,属于高质量的选举。 李家超接受电台节目访问时说,他相信新一届立法会将变得相当尖锐,但会是一个共同解决问题的议会。他指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虽然会考虑所代表的界别利益,但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他们将共同为香港做建设,相信会有妥协及取捨的地方。 他称,新议会需要时间磨合,以往议会主要涉及几个大政党,当局主要针对六大版块作解说及探讨问题,但新议会一定不止六大版块,相信会带来新衝击,对公务员而言,工作量亦会大增。 另外,李家超指出,自己属纪律部队出身,较愿意面对困难及解决问题,同时重视执行的结果,亦重视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精神可令各人各司其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大家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整体利益为依归,如有团队精神,便可提振士气。 李家超表示,现时公务员团队的士气不错,特别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公务员都希望能做到事。 read more
今日(10日)恰逢中秋佳节,邓炳强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开通微博和小红书账号,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邓炳强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大家见到我身后琳琅满目慨彩灯,系咪好应节呢,中秋节快乐!我今年喺呢度买咗好多好靓慨传统手作灯笼,下一个帖文就会带大家去睇下呢条咁靓慨灯笼街,同埋分享我慨中秋战利品!另外,我仲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就系我慨微博同埋小红书帐号已经喺今日正式推出,大家可以喺唔同慨平台留意我工作同生活慨分享,记得追踪喇! 以下为邓炳强的社交平台账号: *Facebook* *IG* *微博* *小红书* read more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创意十足、新风扑面的原创精品节目,包括专题片、纪录片、MV、广播剧等首批作品将于近期在总台全媒体平台启播上线,生动展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东方之珠重放异彩! 专题片《香江永奔流》 全景呈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为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别策划制作的五集专题片《香江永奔流》,全景式呈现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未来的光明前景。该片分《明珠璀璨》《枝叶关情》《坚强后盾》等五集,用大量事例证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精彩展现今日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创「东方之珠」新的辉煌。 《香江永奔流》将重大事件、重大成就融于生动讲述之中,在拍摄、剪辑及包装视效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探索。节目注重融合传播,充分利用大量独家拍摄素材,而在五集正片之外,更特别制作了25集微纪录片,以满足不同受众的期待。相关产品将于6月底在总台多平台播出上线。 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 艺术解读文物背后的文脉传承 泱泱中华,国之瑰宝,万古江河,源远流长。即将登陆央视纪录频道的纪录片《见证香港故宫》, 以许多独家拍摄记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诞生过程。全片共分上下两集。上集《空间》从介绍香港故宫的建筑设计理念切入,用平行剪辑的方式,呈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虽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审美。 下集《文脉》独家揭秘从2021年秋季开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沟通协调文物调取过程。节目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为主线,揭示其包藏的华夏文明,以现实观照历史,透视文物背后的文脉传承。 主题歌曲《我们会更好》 倾心唱响香港与内地的血脉亲情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总台精心打造主题歌曲《我们会更好》,邀请香港著名音乐人陈少琪、张家诚共同创作,香港和内地知名歌手倾情演绎,各行各业爱国爱港人士参与录制。 歌曲以粤语为主,融合普通话共同演唱。歌词创作巧妙运用「海」「河」「湾」等三十多个偏旁为三点水的汉字,凸显大湾区的地域特色,用桥、岸、灯塔等意象勾画香港与内地的血脉亲情。曲谱具有鲜明「港风」特色,融合香港青年喜爱的轻摇滚和彰显传统文化的国乐,体现「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力。整首歌曲清新明快、朝气蓬勃、朗朗上口,用音乐独特的感召力和穿透力,传递香港各界同胞期盼背靠祖国香港更加繁荣稳定、未来会更好的心声。据介绍,歌曲正在紧锣密鼓地后期制作当中,将于6月下旬推出。 广播剧《香江兄弟》 深情讲述香港青年的奋斗与梦想 此外,由香港演员沉震轩和内地演员宋嘉其主演的主题广播剧《香江兄弟》(粤语/普通话两版),也将于6月下旬在总台大湾区之声、香港电台等广播平台播出,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 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香江兄弟》讲述了从小失去母亲、劏房长大的香港青年强仔和哥哥阿辉,在国家一系列惠港政策支持下,通过不懈奋斗在大湾区逐梦创业、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展示了回到祖国怀抱的香港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广播剧《香江兄弟》主创团队 (来源:央视新闻) read more
明年1月8日起,内地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特区政府目前争取在1月15日前落实与内地通关方案。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31日)表示,通关是众望所归,但民生及经济活动增多,一定会加剧疫情。政府会检视抵港人士的疫苗接种要求,适时调整措施,强调会确保对海外及内地抵港人士的防疫政策一致。 本港过去一日新增27830宗确诊个案,确诊宗数已连续3日超过两万宗,死亡个案亦连续两日录得几个月来新高。卢宠茂在出席一电台节目时指出,本港新增确诊个案上升,有一半死亡患者未完成接种疫苗,重申仍要提高长者及儿童等高风险群组的接种率。他特别提醒家长,新冠病毒不只会攻击儿童的呼吸道并引致嘶哮症,亦有机会令染疫儿童患脑炎,甚至急速死亡。 有见于近日市民对复必泰二价疫苗的接种需求上升,政府昨日起增加四个社区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而各私家诊所新冠疫苗接种站的复必泰疫苗接种名额亦会由今日起陆续增加。 read more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今日(6日)宣布,2022年文凭试将于下周一(13日)至10月7日接受学校考生及自修生报名。 学校考生须经由学校报考文凭试;自修生则须透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网上服务(https://www.hkdse.hkeaa.edu.hk)的报名系统提交申请。以自修生身份报考2022年文凭试的人士,必须符合3个条件中的其中一项,包括曾应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或相等考试,或于2022年1月1日已足19岁,或非修读文凭试课程,但于2021/2022年度已修毕或正在修读由考评局决定为等同中六程度之课程。 考评局指,9月份报名可供报考的科目包括甲类科目的24科高中科目、乙类科目的41科应用学习科目,有关科目经教育局批核,只供学校考生报名。丙类科目2021年11月考试的报名已经截止。在同一考试年度内,考生最多只可报考8科,包括甲类、乙类及丙类科目。 另外,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已通过拨款,由政府为参加2022年文凭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而自修生则需支付524元的报名费,甲类及丙类的语文科目的考试费为每科683元,甲类及乙类的其他科目的考试费则为每科457元。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明日(19日)起第二阶段社交距离措施将继续放宽,包括延长堂食时间至午夜12时、食肆可8人同桌、重开酒吧、解除室内及室外运动须戴口罩要求等。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今日(18日)表示,随着社交距离措施进一步放宽,料在食肆等地方可能会出现一些爆发。此外,病毒即时繁殖率亦有上升,感染风险增加,呼吁市民尽快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 聂德权说,现时约有347万人已打了第三针,占12岁以上人口超过一半。截至上个月底,剔除染疫后康复人士,约有100万人已到期而仍未打第三针。打齐三针有效避免患上重症或死亡风险,要走出疫境,未来与国际及内地恢复通关,都必须有高接种率。 read more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f5d156a126815d1c51fa602dfc89753b.mp4 香港第5波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本港今日(18日)新增3,436宗确诊个案,当中254宗属输入病例,其余3,182人均为本地感染;另多3名患者离世,涉及2男1女,年龄介乎58至101岁,他们均非院舍院友,其中2人已打3剂新冠疫苗,1人则打2针。 再有82人怀疑感染Omicron BA.2.12.1变种病毒,其中44人源头不明;另多30宗BA.4或BA.5疑似个案,当中22宗无源头。昨日有4间安老院舍及1间残疾院舍出现个案。 张竹君表示,香港过去数天录得888宗学校呈报病例,涉及548间学校,当中751名学生及137名职员,其中仅202宗个案是今日采样。另有8间学校有班别出现多宗病例须停课一周,当中包括大埔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有2个班各出现3宗个案。 张竹君指出,在888宗个案中,有202宗采样日期为今日,另有287宗是昨日(17日),其余病例则属较早发现,故过去数天每日有约200宗学校呈报个案。至于个别班别须停课的学校,包括西营盘圣类斯中学1D级29名学生中有4人确诊;坪洲圣家学校1E班9人有3人中招;马头涌香港培道小学幼稚园30人的K2A班,有2名学生、2名教师确诊;北角苏浙小学K1H下午班有19名学生,同样有2名学生、2名教师确诊;湾仔玫瑰岗学校6A班,18名学生中有4人确诊;大埔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有2个班停课,4C班30人有3人染疫、6C班24人则有3人确诊;西贡中国基督教播道会茵怡幼儿学校N1班有32人,3人中招;西贡威灵顿教育机构张沛松纪念中学3A班,35名学生当中有4人确诊。 至于早前有校巴司机确诊的九龙塘国际英文幼稚园,该司机所驾驶的18号巴士已有学生、老师确诊。防护中心今日再发现,该巴士的早班再多4名学生染疫,其余学生需要检疫,截至目前该巴士群组累计13人染疫,其中上午班有4名学生,下午班则有9人确诊。 同校有1个班别早前有2名确诊学生曾乘搭同一巴士,2人同班另有1名学生同样确诊,故该班别需要停课;另一个班别早前有1名教师曾乘搭该巴士,同班亦有2名学生染疫。校方目前已停止涉事巴士的运作,并更换为巴士线,由于班级或有传播,防护中心已建议当中2班停课,但称「不希望贸贸然停全间学校的课」,亦不希望真的涉及传播。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表示,北区医院内科男病房再有3名员工确诊,为2名护士及1名到房工作的抽血员,他们情况稳定,但该群组有1名病人反覆检测后没有确诊,属残余病毒,故累计总数是4名病人及6员工中招。而香港佛教医院纾缓治疗科病房亦新增3名女病人染疫,她们年龄介乎85至95岁,情况稳定,共有13名病人及5名员工确诊。 张竹君公布,再多3名新冠患者离世,第5波疫情共有9,227宗死亡个案。 李立业表示,新增的死亡个案包括1男2女,年龄介乎58至101岁,均非来自院舍,2人已打3针疫苗、1人已打2针。 当中一名60岁女死者,本身患肾衰竭要“洗肚”本月11日在家晕倒,被送往仁济医院急症室,经抢救后恢复心跳并入院治疗,情况一直不稳,至前日(16日)出现持续脑痫,翌日(17日)凌晨离世,死者5日前快测确诊,因有明显心肌梗塞,故死亡与新冠没有直接关系。 另一名58岁男死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前晚到屯门医院急症室,当时有喉咙痛、气促、血压低及心肌梗塞,快测未确诊,当日同时做核酸核测确诊,CT值是27.8,相信感染来至社区。他入住病房后须打强心针及以心脏导管治疗,惟情况一直转差,曾休克需使用人工心肺,直至昨日凌晨离世。而101岁女死者,本身有高血压,本月12日到玛丽医院到急症室求医,当时气促、发烧、血含氧量下降及出现肺花,入院后情况一直转差,至昨日下午离世。 read more
针对所谓「媒体自由联盟」部分成员发表声明,指责特区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抹黑香港国安法,诋毁中央政府对港政策,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昨日(11日)严正指出,这是对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特区法治和司法独立的公然践踏,我们对此予以严厉谴责,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指出,《苹果日报》是长期披着媒体外衣从事祸国乱港违法行为的「毒苹果」,严重背离了新闻职业操守,严重破坏了香港媒体生态。该报有关负责人涉嫌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被特区警方依法采取行动是咎由自取。这是法治精神的真正体现,是维护香港法治的正当之举,是广大香港民众的共同心声,与新闻和言论自由扯不上任何关系。所谓「媒体自由联盟」的部分成员,居然堂而皇之为如此无法无天的反中乱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美化开脱,企图借此向特区执法与司法机关施压,严重亵渎了法治精神,严重违背了媒体良知,再次拉低了他们的下限,暴露了他们的险恶用心。 发言人强调,新闻自由不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挡箭牌,不是外部势力插手香港事务的遮羞布。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在维护人权、新闻自由等方面劣迹斑斑,这些国家的个别媒体出于意识形态的傲慢与偏见,滥用新闻自由与新闻特权,炮制了多少假新闻,上演了多少出闹剧!区区几个所谓「媒体自由联盟」的成员,既代表不了国际社会的绝大多数,也代表不了国际舆论的主流声音,更无法撼动我们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维护特区法治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定意志。我们敦促所谓「媒体自由联盟」有关成员恪守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摒弃居高临下、趾高气扬的「教师爷」做派,停止包庇反中乱港势力,停止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从事插手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丑恶勾当,否则必将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回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