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辰倡高人流商场设「香港坊」 让首次创业港青租铺当实习

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昨日(11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与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及副局长梁宏正一同用餐,讨论青年工作。他建议,政府牵头与全港人流高的大小商埸业主商讨,拨出部分位置设置「香港坊」并装修成小店铺,让首次创业的香港年轻人租用3年,当为微企的「business model」实习期,又建议成立微企扶助委员会。 田北辰表示,日前与麦美娟及梁宏正一同用餐,并引述麦美娟指出现时最大的挑战是青年工作。他指,支援非创科的青年创业是解决青年问题的重中之重,并应支援「Low tech」创业,又举例指餐饮、发型设计、美容、零售、健身、舞蹈及体育等行业亦是不少年青人感兴趣的事物。 他建议,政府牵头与全港人流高的大小商埸业主商讨,鼓励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拨出部分位置设置「香港坊」,并「将啲铺头间到细细地」,再租予首次创业的香港年青人,并用3至5成的同楼层同区同行业市值尺租,让他们租借3年并可以边学边做,「当为微企慨business model 实习期」。政府在3年内则提供财务及现金流管理、法律及商标专利等知识,让他们累积经验后可再到自由市场竞争。 他亦认为,政府应该成立微企扶助委员会,由政府代表、准备创业的年青人,以及业主代表一同制定方案,并直接向局长报告以加强效率。

「青年们要永远向上向前不断进步」——陈冬到青晋农庄倾听创业青年心声

陈冬副主任与农场创业团队交流。(中联办图片) 10月1日上午,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来到位于天水围的青晋农庄,了解农庄运营状况,与农庄青年创业团队座谈交流,倾听心声与建议。 陈冬特地带来中央惠港青年八项措施的资料分发给大家,表示对青年学业、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持续关注,并提供帮助和支持。陈冬说,我半年后还会回访这里,听听你们创业的新进展。 青晋农庄创办人陈嘉辉指,今年3月25日获得这块土地后,8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兴建农庄,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开张了。陈冬对此表示,你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主创业。 陈嘉辉说,目前农庄已经发展出100块「小格子」田地,吸引了义工和家庭过来耕种。大家体验了劳作与收获的快乐,而农庄也通过租金收益、开办「农家乐」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陈冬副主任与在农场参加亲子活动的小朋友交流。(中联办图片) 陈冬到农庄时,不少农户正在田间忙碌,蜂农邹治国拿来两瓶刚采集的龙眼蜜及百花蜜请陈冬品尝。在另一片菜地旁,一个牌子上的二维码吸引了陈冬的注意。陈嘉辉介绍说,扫描二维码可以浏览相关农作物的介绍,并拿出手机「扫一扫」,显示了详实有趣的科普信息。 元朗商会中学黄小榛同学正和妈妈一起打理丝瓜,她向陈冬表示,自己经常和妈妈在周末来农庄劳动。陈冬说,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相信她们都大有收获。 随后,在农庄担任设计师的90后青年苏慧贤,向陈冬介绍了一幅她画在农庄墙上的作品《心中的祖国》。画中有广袤的山川,有青翠的田野,还有天安门、万里长城、香港会展中心等。苏慧贤说,虽然自己还没有去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小时候回过广西老家,那里山水秀美,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陈冬回应说,「尽管你没有走过很多地方,但你心中有一个壮丽的祖国」。 农庄一角,瓜果的清香徐徐飘来,大家纷纷与陈冬分享自己的耕种体会,并对青年创业和农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创业团队代表、老家惠州的陈燕君表示,香港地少人多,希望疫情稳定后,能够到大湾区开设小农庄,学习内地的技术,也把这里的模式带进去,「经过这半年的锻炼我很有信心」。 农场行政助理曾凌峰说,小农庄有大情怀,除了日常耕作,节假日也会来这里举办各种活动,希望用好这块地方更好地融合青年人。 天水围妇联会的马淑燕说,农庄让妇联会的姐妹们团结到了一起,种植的蔬菜可以帮到社区的一些老人和困难家庭,农庄对于我们团体的工作很有帮助。 听到大家的发言,陈冬表示,农庄开办之初我就来过这里,半年过去了,刚才一路走过来,处处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看到每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农庄不仅是闹市中休闲劳动的「绿洲」,也成为大家交流心得、沟通思想的「绿洲」。 陈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叮嘱,要帮助香港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青晋农庄为青年创业就业搭建了一个好平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正致力于帮助青年成长发展。刚才大家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你们对祖国和香港充满热爱,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心,对创业和就业充满热情。从你们身上看到,香港青年在黑暴之后、疫情面前不仅没有「躺平」,而且还奋力站起,你们是香港社会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青年代表。 陈冬最后指出,青晋农庄的「晋」字,按《说文解字》的含义,就是追着太阳一直前进。祝愿青年朋友们永远向上向前,不断进步。 (来源:香港中联办)

人社部等四部门印发《意见》 四方面支持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

据人社部微信发布的消息,日前,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要求,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港澳办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意见》聚焦港澳青年宜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和便利举措。 一是拓宽就业管道。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开发企业就业岗位,继续做好港澳青年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二是支持创新创业。为有创业意愿的港澳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提供谘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对面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服务成效较好的载体予以支持。 三是提升就业能力。为有培训需求的港澳青年提供高品质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引入一批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港澳籍人士担任职场导师,通过精细化职业指导支持港澳青年提升职场适应能力。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用人单位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 四是优化就业服务。允许失业港澳青年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政策谘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搭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强化多层次岗位资讯提供,支援引入港澳社会服务机构,参与有关政策谘询、岗位推介、联络对接等服务。

中联办落区反映中央重视基层声音 吴秋北:是港人之福

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昨日再次深入基层,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舖和笼屋住户,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听取意见建议。工联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指出,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吴秋北在社交网站发文称,骆主任昨日带队,领导们亲身来到社区,走入基层,探访小商户,劏房租户,考察青年创业基地,慰问老人,与市民亲切交谈;事实上,这一幕并不陌生,去年此时,骆主任也是下基层,带出中央高度关注香港市民住房问题的重大信息。 他说,今年港澳办夏宝龙主任更是明确表达,盼望 2047年,香港要告别劏房。他说,中央领导始终将港人福祉挂在心上,安居方能乐业,解决居住困难,是头等大事,是20几万劏房户最迫切的期盼。“今年骆主任再度落区探访劏房户,足见中央对此重视程度,令人感动。” 落区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一次 他续称,上月初港区全国人大政协深入基层,现在骆主任亲自率领中联办领导班子探访市民,将落区的重点放在基层,活动规模是回归以来最大的一次。中央领导向来重视社会各界代表的意见,现在更进一步,直接听取基层市民意见和声音,这既体现中央对港人的重视,也是中央和港人关係更紧密,更融合的象徵。 他提到,知道在内地的公务员队伍中有这样一句话——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说,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实践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堪称表率;如此直接、近距离的体察民情、把握民意,当然可以刚好的为市民服务,而这也是中联办重要的职责之一。 他指出,中联办作为中央驻港四大机构之一,具有宪制责任和意义。多一些与市民的直接互动,特别是基层市民,青年群体,这将有助于香港发展更乎合实际、满足民众所需,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市民纷纷表达欢迎和肯定。中央如此重视基层声音,实在是港人之福,相信将来在制定涉港政策,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会对督促特区政府提高治理效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施政理念,有重大影响。新的政治格局是中央主导,“爱国者治港”,所以我们有信心香港的未来越来越好,青年发展、普通市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