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支联会集会被禁 香港保安局:仍参与或鼓动者必被执法
香港警方就支联会计划举行的「六四」集会发出反对通知书,而公众集会及游行上诉委员会亦驳回支联会的上诉。香港保安局指此集会及游行即属未经批准集结,任何人不得参与,或作宣传或公布,否则会触犯法例。 根据《公安条例》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属犯法,最高可判处监禁五年,宣传或公布未经批准集结最高可判处监禁12个月。此外,参与有关活动亦可能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即「限聚令」)订明的进行受禁群组聚集的相关罪行。 保安局提到法庭最近就两宗未经批准集结案(二○一九年八月十八日及八月三十一日的公众集会及游行)的裁决显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不论涉及暴力与否,均属犯法。涉案人等最终被判处不同的监禁刑期。 保安局提醒市民,不可参与、宣传或公布任何未经批准集结。如有任何人尝试挑战法律,包括「限聚令」、《公安条例》、香港国安法等,警方会依法严肃处理。 read more

林郑:多项艺术设施陆续启用助本港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今日(17日)为逸夫演艺中心举行开幕典礼,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礼致辞时表示,有关国际级的设施可让大学培育文化与艺术,亦为本港增添另一顶级设施。 林郑月娥表示,位于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于上周正式开幕。而戏曲中心及香港艺术馆过去几年分别落成及完成装修,此外,大众期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东九龙文化中心,亦会分别在明年中和2023年落成。她说,这些设施均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相信随着国家支持及各项设施投入服务,将为本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奠下坚实基础。 read more

林郑月娥参与全民运动日 试玩硬地滚球及躲避盘
香港康文署昨日(1日)举行「全民运动日2021」,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下午3时在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及康文署署长刘明光的陪同下,前往活动场地之一的车公庙体育馆参观。 特首首先观赏了舞蹈表演,并与2008年北京残奥会硬地滚球金牌得主郭海莹等运动员,比拼硬地滚球,再与徐英伟等官员试玩躲避盘。现场设有9个项目让市民体验,包括地壶球、合球及匹克球等,而在室内划艇的体验区,则放置了东奥港队代表洪咏甄纸牌人像,她在女子单人双桨项目总成绩排名第23位,完成生涯首个奥运赛事。 read more

香港湾仔春园街住宅单位火警逾50人自行疏散无人伤
湾仔春园街永兴楼一个住宅单位今日(16日)下午发生火警,无人受伤,约55人自行疏散。 下午1时许,消防接获多宗报案,指现场高层一个单位冒烟起火,消防到场出动一条喉及一队烟帽队协助灌救,又架起云梯救人,约45分钟后将火救熄。 read more

谭耀宗:黎智英案涉密 海外律师参与违国安法立法原意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今日(3日)接受电视台节目访问时表示,就黎智英违国安法案件聘请英国籍律师Tim Owen一事发表看法,指案件牵涉国家机密,容许海外律师参与,是与国安法立法原意不吻合。 「这些控罪可能和外部势力有关,你还要聘请海外的人来?」他续指,虽然现行香港国安法中没有列明此项要求,但认为在构思相关法例的要求较其他法律高,故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条文,说明制定国安法的原意。 谭耀宗:「我觉得可能是澄清,说明制定香港国安法立法的原意或精神是怎样一回事,而且法例想达到什么目的,当然亦可以修改条文,在那方面再加以说明亦可以,但最后用什么办法?走哪一条路?我觉得要留待专家决定。」 read more

香港急症室昨5641人求诊 13间公立医院病床爆满
本港公立医院医护人手紧绌,但新冠肺炎疫情未消,加上冬季流感又至,近日公院服务需求持续,床位供不应求。根据医院管理局最新数字显示,昨日(13日)公院急症室首次求诊录得5641人次,其中位于佐敦的伊利沙伯医院继续成为求诊人数最爆满的医院,录得达479人次,其次为位于观塘的基督教联合医院医院,录得471人次,随后的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亦录得436人次求诊。 至于内科病床整体占用率持续爆满,医疗系统压力极大,在16间有提供内科病床的公立医院中,有13间不敷应用,录得超过100%的使用率。当中更以伊利沙伯医院位列“榜首”,录得高达116%的使用率;;其次为俱录得115%使用率的基督教联合医院及威尔斯亲王医院;长沙湾的明爱医院则排第3,录得113%使用率。 医疗服务需求高企,整体公立医院的内科住院病床于午夜时的使用率为106%;而儿科住院病房的占用率则为72%。 read more

叶刘淑仪:黎智英案外籍代表律师问题不排除人大释法解决
乱港黑手、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涉嫌违反国安法,获法庭批准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来港为其辩护。律政司不服决定,并就此多次上诉。21日,高等法院上诉庭拒绝律政司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22日,律政司直接向终审法院提出上诉许可申请。终审法院25日早上开庭审理有关申请,由终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常任法官李义及霍兆刚处理,Tim Owen早上到庭旁听。终院押后至11月28日裁决。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26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黎智英涉嫌违反国安法,但在案件开审前却闹出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法律风波,这场风波已经不单牵涉法律问题,而是宪制问题。 黎智英早前向高等法院申请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来港执业为他出庭辩护,而此举需要法庭批准。律政司就此表示反对,并请来资深大律师余若海作为代表,可惜仍于上诉庭败诉。如今来到终审庭,由前律政司司长、资深大律师袁国强作为律政司代表。叶刘淑仪认为,袁国强提出的理据,值得深思及参考:香港国安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中国是实行大陆法而非普通法的国家,这是第一点。人大常委会为什么会通过香港国安法?正正因为2019年发生的黑暴事件,令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违反「一国两制」基本原则。既然香港国安法是在大陆法制度下由中央通过的条例,假如由一个普通法的律师来港执业代表辩方出庭,那么又是否恰当?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此举并不恰当。无论Tim Owen多么擅长普通法、刑事条例也好,他始终是一名普通法律师,与香港国安法是两码子的事。加上他不是中国人,并不明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会像中国公民般重视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凌驾性的,假如根据普通法原则,让Tim Owen来港执业作为黎智英的辩护律师,在此牵涉国家安全的案件并不恰当,这是袁国强提出的第二点理据。 叶刘淑仪强调袁国强提出的论点非常合理,并且非常明白律政司为何要用上四名资深大状据理力争。叶刘淑仪表示,黎智英案的判决将会成为一个先例,最终的原则就是审讯牵涉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是否可以由非中国籍、只是纯粹熟悉普通法或《欧洲人权法》的律师作为代表?这是极为重要的原则。假如终审庭大法官于下星期一所作出的裁决是批准Tim Owen代表黎智英出庭辩护,相信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排除以释法解决此问题,令到日后凡是牵涉国家安全的案件,绝不可以由不了解香港国安法及大陆法、不了解国家安全重要性的外籍律师来港就香港国安法案件出庭辩护。 read more

何珮珊︰提升口岸警觉防堵 别有用心文宣流入破坏选举
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周日(19日)举行,政府首次在三个口岸设票站,予居内地的港人投票。海关关长何珮珊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海关会全力配合相关单位,调派人手当值、制定通关路线等,已提醒全部口岸人员提升警觉,“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物品流入香港,借事故去制造一些事端破坏选举。” 何珮珊表示,在口岸堵截有关文宣物品,主要看目的及性质,尤其是涉及国安法定罪案例提及过的字句;至于一些“软渗透”类型文宣,她指可以是任何日用品化身,包括书本杂志、影片、印刷品等,形容范围广及形同有“保护色”,海关会加强情报搜集,及与警方国安部门紧密协调。 全国人大通过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届立法会选举将于下周日(19日)举行。海关关长何珮珊表示,投票日会调派人手参与票站工作,“纪律部队前线经验比较丰富,在应变能力方面可以帮助到票站工作。”部门亦会主动积极联络业界鼓励投票,亦鼓励海关人员及家人响应。政府为便利居住内地的港人投票,在莲塘、罗湖、福田口岸增设票站,海关将调派人手当值、制定通关路线,确保防疫工作、人流秩序管理顺利。 下令口岸前线提升警觉堵截“别有用心”物品 何珮珊提到,已提醒所有口岸前线人员在投票日前提升警觉,堵截“软对抗文宣物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物品流入香港,借事故去制作一些事端破坏选举,所以我们海关在这一段关键时间,会做好把关工作。”是否会针对流亡海外人士的包裹呢,她未有明言,但指“这方面的情报会拿捏得更紧,会与警方更紧密协调。” 具国安法定罪案例字句会有合理怀疑 何珮珊解释所谓“软对抗文宣物品”,要视乎想达到什么目的,过往情报搜集所见,主要都是想煽动暴力达到政治目的,因而挑起对国家及政府的憎恨及破坏香港安定,在口岸堵截工作,指标之一是国安法定罪案例所提及的字句,“会有一个合理怀疑是违反国安法、可能是涉及煽动分裂国家,这个情况之下,会与警务处相关国安部门紧密协调,如有需要交由他们跟进。” 法庭裁定“光时”口号可以理解为含港独意思,就海关截获有关字句物品数字,何珮珊表示特别针对。”,“国安法实施后,阻吓力是好明显的,我们亦相信,有人明目张胆地到话要将相关字句的物品流入来,未必会有太大这些情况,但反而那些所谓‘软渗透’,隐藏或渗透危害国家安全讯息、渗透分裂国家讯息、渗透鼓吹暴力讯息,这些反而正正是我们要 “软渗透”文宣可以是任何日用品 何珮珊解释,“软渗透”的文宣物品,与一般缉获违禁品不同,有别于枪枝弹药或毒品有“固定形态”,这些文宣物品并无“固定形态”,“可以是任何日用品,所以是有一种‘保护色’,要有效堵截必须情报主导。” 她举例包括书本杂志、影片、印刷品等“范围好广”。如何去解读出一些物品的“深层意义”?她强调与警方国安处有紧密联系,如有截获及怀疑,会咨询律政司意见。 青少年计划目标吸纳二千人借中式步操增国民身份认同 海关的国安教育工作方面,对内实施全部新入职督察及关员,均须接受国家安全课程训练,另外提供网上学习平台予在职人员随时接触最新的国安资讯。对外响应当局政策,推出青少年计划“Customs Yes”,对象主要是12至24岁青少年,现已吸纳1,200名会员,目标于明年底扩展至1,500名至2,000名会员,旗下成立制服团体“海关青年领袖团”,期望借中式步操、纪律训练、参观活动、大湾区交流等,增加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 “我们目标很简单,将所有事情展示青少年面前,他们吸收后思考决定想法,我们不想硬销,想用软性手法让青年更易接受资讯。”何珮珊认为,接触年轻人的工作不应视为“挑战”,“反而要有同理心,我们作为纪律部门及成年人,经常在特别高的高度看待青少年,有人说青少年一代不如一代,但我不认为是这样,是青少年有太多资讯,有时未有能力办识当中的真理,我们可以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正确引道和带领下会是出色一代。” read more

香港今新增6617确诊涉 输入237宗个案 亚博馆治疗中心傍晚重开
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c963a02719b7f8e9e930eb86d06ca35c.mp4 第5波新冠疫情未息,本港连续5日确诊数逾6,000宗。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今日(22日)新增6,617宗确诊,包括237宗输入个案,本地个案为6,380宗,再创近期单日新高。过去一日多13间院舍现23宗新病例,有100名院友须送至亚博检疫。另医管局公布,今日傍晚重开亚博馆治疗中心,料提供200张病床接收新冠患者。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输入个案中有104宗在机场留的样本中发现,23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110宗于社区检测时发现,当中89宗于第4至第7日确诊,21宗为7日后的个案,当中大部分人的病毒量低。欧续称,今日第4至第7日的输入确诊个案有增长,形容升跌徘徊在每日2至3成,且由于现时核酸检测进行的频率较高,料相继会有感染个案再被揪出。欧又指,现时本港疫情已到严峻水平,本地个案上升,且有输入个案,加上外来人士都有感染风险,故要做多次检测。 另外,病毒变种株方面,欧表示,昨日(21日)的数据显示,怀疑是BA.5的个案录得34.1%;而BA.2.12.1的怀疑个案则维持在约8.8%。其续指,目前疫情走势与之前7月中至8月初的升幅比较,近一周的上升速度加快。原因或是,BA.5在社区蔓延速度加快,目前在样本中见到BA.5的比例逐增,由之前约1成多升至接近超过3成,若继续保持升幅,BA.5很大机会在接下来数周录得超过一半的个案;另外,亦可能是因为暑期,市民的社区活动较多,生活复常,故有机会于外出时受到感染。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公布,过去一日呈报5宗患者离世个案,分别为4男1女,年龄介乎63至96岁,其中有两人未打齐3针疫苗。5名死者中,其中一人为96岁男子,已打三针疫苗,有高血压及慢性气管病,住院舍,在亚博隔离时发现发烧及气促,转移到北大屿山医院急症室,于7月29日测试确诊。入院后经过治疗已转为无确诊,但随后有气促、血含氧量下降,心脏酵素有升高,于8月21日离世。 第二名死者为72岁男子性,已打三针,有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及重肌无力症,于7月14日号因胰脏炎入院,入院后到7月26号核酸测试确诊,相信是院内感染,于8月21日过世。第三名是77岁男子,没有疫苗接种记录,有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及心房颤动,于8月12日快测确诊,8月13日经视像诊症,于8月20日到指定诊所转介急症室,到天水围医院急症室求诊,有发烧、咳嗽,经X光发现有肺炎情况,亦都核酸测试确诊,随后转送博爱医院,情况很快转差,于8月21日离世。 第四名是92岁女子,已打三针,居住在院舍,有心脏病、心脏衰竭。8月14日于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诊,当时进食差,没有发烧。曾于七月尾因为新冠病毒入院,其后康复。入院期间没有任何测试发现阳性。于8月21日过世,相信与新冠病毒无关。第五名是63岁男子,已打两针,有糖尿病、多次中风。于8月21日经威尔斯亲王医院急症室入院,因为气促及整体身体状况差。经X光检查发现有肺炎,于8月18日第一次快测确诊,入院时气促情况已差,需要高浓度氧气,其后情况一步一步转差。于8月21日离世。 此外,李立业表示,最快傍晚就可以重启亚博馆新冠治疗中心,首先接收社区中未有家人照顾的年长患者、在竹篙湾检疫中心病情较复杂的患者,以及公立医院情况稳定的病人,包括院舍院友 李立业表示,单日染疫入院人数由本月初的250人升至近日约300人,同期危殆个案由20多宗增至43宗,11岁以下确诊儿童留院个案则由60宗增至104宗。他续指,如果入院数字持续在300宗以上,公立医院很大机会要进入第三阶段的病床及人手调动安排,由目前的第二阶段约2500张病床增加至5000张。届时非紧急手术和检查将受影响,李立业希望市民谅解。 另外,李立业提及儿科隔离病床使用率亦从五成增至七成,当局会继续增加儿科病床,病情稳定的确诊儿童会获安排入住北大屿山医院,配合遥距诊症服务,他相信短时间内能提升应对能力。 read more

首期以八达通领消费券市民最早下月16日获1000元券
以八达通领取消费券的市民要留意,政府今日(22日)公布,于8月1日最早一批透过八达通获发首期消费券的市民,如希望如期在12月16日收取尾期1,000港元消费券,其「合资格消费」累积总额须于本月30日或之前达到4,000港元。换言之,本月底前要将八达通内的所有消费券金额用完,便可最早获发余下的1,000港元。 港府表示,根据消费券的发放安排,以八达通收取消费券的市民,在首期消费券发放后的特定时间内,如其「合资格消费」达到4,000港元,尾期的1,000港元消费券便会在达标后的下一个月16日发放。特定时间是指首期消费券发放后的4至7个月。 以8月1日获发首期消费券的市民为例,其「合资格消费」如在12月30日或之前(即发券后4个月)达到4,000港元,便可于12月16日收取尾期1,000港元消费券。这批市民的「合资格消费」最迟亦须于2022年2月28日(即发券后7个月)累积达到4,000港元,才能赶及在2022年3月16日收取尾期消费券。 另一方面,于10月1日获发放第一期消费券的市民,根据发放时间表,将于12月1日获发放第二期消费券。其中选择透过支付宝香港、Tap & Go「拍住赏」或WeChat Pay HK收取消费券的市民,其第二期消费券金额为3,000港元。而选择以八达通收取消费券的市民,第二期消费券的金额为2,000港元。他们会在12月1日当天陆续收到获发放第二期消费券的手机短讯或应用程序推送通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