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港人士周四起登机前需完成网上电子健康申报并获二维码
政府今日(24日)公布,将由香港时间周四(28日)凌晨零时起,试行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要求来港人士在登机来港前提早完成卫生署的网上电子健康申报并取得二维码。推出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将有助政府逐步加强电子化核对及处理各项入境检疫所需手续,从而精简流程,减省来港人士在香港国际机场所需逗留的时间。 目前的入境检疫安排 根据现行入境检疫要求,所有来港人士必须进行健康申报,并在香港国际机场接受「检测待行」。政府自二○二○年六月已启动电子化健康申报程序,让来港人士透过卫生署的网上健康及检疫资讯申报表(www.chp.gov.hk/hdf/)提交健康申报并取得二维码登机来港。自有关程序启动以来,大部分来港人士均在登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程序,来港人士在抵港后耗费时间填写健康申报表的情况已大为减少。然而仍有部分人士在抵港后方进行健康申报,在繁忙时间有机会出现阻碍其他已持有效健康申报抵港人士的情况。 试行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 为优化入境检疫措施流程作好准备,政府将试行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并要求来港人士必须于登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并取得二维码。所有在香港时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零时或之后登上来港航班的人士,须预先在网上完成卫生署健康及检疫资讯申报表,并在办理登机手续时出示完成申报后生成的健康申报二维码(可为二维码的下载版本、屏幕截图或列印本)供航空公司查核。健康申报二维码的有效时间将为96小时,即来港人士可最早在预定抵港时间的前三天递交申报表(例如星期四抵港的人士可由星期一开始递交申报表)。 因应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的规定,来港人士透过网上系统,除申报各项健康及检疫事项外,亦将需要提供完成疫苗接种证明文件、指定检疫酒店预订编号等入境检疫所需资料。在系统试行期间,来港人士在登机时仍需按现行要求出示相关文件。他们如未能出示电子健康申报二维码,在系统试行期间仍可登机来港。当系统试行完成并加强功能后,来港人士必须取得电子健康申报二维码,方可登机来港。 稍后当改良版电子健康申报系统试行顺利,政府准备在八月份内正式加强电子健康申报表系统及二维码功能,逐步把各项登机前的文件确认程序电子化,包括经系统核对来港人士申报的疫苗接种证明和指定检疫酒店预订等相关资料,并将确认资料整合至电子健康申报二维码,让来港人士可凭该二维码,进行登机前及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后所需的入境检疫、「检测待行」、闭环转送往指定检疫酒店等程序。 政府发言人说:「来港人士在登机前完成电子健康申报,可以让他们在香港国际机场内进行入境检疫程序时更为顺畅,并有助逐步将入境检疫程序以电子化方式处理,减少人手处理,从而减省轮候及出现樽颈的情况。」 「要求来港人士登机进行电子健康申报、网上提交资料及取得二维码,亦是政府持续精简优化机场入境检疫流程的一步。稍后当电子健康申报系统加强功能后,已透过申报系统确认所需资料的来港人士,将可在机场内经『快线』通道以健康申报二维码进行入境检疫程序及获安排登上指定检疫酒店点对点交通,令他们需要在机场逗留的时间大幅减少。」 政府将刊宪更新《预防及控制疾病(规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规例》(第599H章)下的相关指明,以指明出示健康申报二维码作为登机条件。详细的登机及强制检疫要求可参阅抗疫专题网站。 政府会平衡风险和需要,按科学实证和数据,采取精准措施,以最小的代价达致最大的效果,减低对社会正常活动的影响。政府亦会继续优化对抵港人士实施的检疫及检测措施,更精准地落实严谨的「外防输入」措施,同时改善从海外地区抵港人士的检疫安排,利便对社会经济复常必要的人员往来。
香港警队小型巡逻车进驻长洲
警方今日(24日)在Facebook公布,长洲警区引入小型巡逻车。 其中一张相片显示,小型巡逻车停泊在前往长洲东湾泳滩的小路上。新车是日产车厂铃木的Suzuki Hustler,车长约3米、阔约1.5米、高约1.7米,适合在窄街小巷行驶。 资料显示,警队早年曾引入同样车身娇小的三菱i-MiEV电动车,经改装后作小型巡逻车。这款车退疫后,便换上这款新一代的Suzuki Hustler。 4月时,山顶警署亦引入了这款小型巡逻车。 长洲首辆警车2000年登陆 说起警车,长洲要到2000年才有首辆警车登陆。当年警察公共关系科发出的新闻稿以「长洲喜迎首辆警车」为题,内文指:「十月二十六日上午,长洲跟平日一样风和日丽、景色怡人,但越接近十一时,就有越多期待的目光投向码头,大家均期望亲眼见证历史,迎接首部于长洲试用的五座位巡逻警车。 十一时零七分,运送这位「贵宾」的船只终于驶抵码头。在附近等待已久的地方人士,包括区议员、乡事委员会成员及居民纷纷走近。当警车被吊往岸上的一刻,各人争相与警车拍照,留住历史性的一刻。」当年的长洲分区指挥官李慧莲表示,引入警车在长洲巡逻,标志着该区的警务工作迈向新纪元。
邓炳强:以暴力实现民主只会令民主遥不可及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4日)出席书展一个活动时谈及2019年黑暴事件,指有很多年青人受外部势力煽惑去破坏社会,最后要承担法律后果。邓炳强强调,以暴力去实现所谓「民主」,只会令民主遥不可及。他鼓励青年认识国家,成为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及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邓炳强斥责外部势力在香港利用「民主」为借口搞「颜色革命」,影响国家稳定,又煽动民众用暴力搞乱社会,用所谓国际制裁维护外部势力的固有利益。
高永文倡「黄码」扩至密切接触者及强检人士
特区政府正考虑推出「安心出行」实名制,并仿效内地或澳门实行「红黄码」,入境检疫人士或获发「黄码」以作识别,限制他们到访高风险处所。行政会议成员、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日(24日)在一个电视节目建议研究扩大红黄码系统中「黄码」的应用。包括扩阔至密切接触者或收到强制检疫令人士,达致精准抗疫。 高永文指,政府早前提出,引入「红黄码」系统后入境检疫人士会获发黄码识别,他建议在红黄码系统试行第一阶段后,可以考虑扩大「黄码」应用,令密切接触者或受到强制检疫令人士均获发「黄码」,达致精准抗疫。他亦认同「安心出行」应实行实名制,相信特区政府会谨慎决定。 他又指,原本支持以全民强检方式,达致清零遏制疫情,惟考虑到现时市民无法承受禁足等措施造成经济影响,因此政府无法实行全民强检,应以精准抗疫方式应对。
香港教育局拟拨6千万元津贴 支持阅读活动向学校赠绘本推动国安教育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日(24日)出席书展一个活动时表示,未来会进一步透过津贴支持学校推动阅读活动,将推动国民教育,向学校赠书,加深学生认识国家历史、文化及各方发展,而局方亦会与保安局合作,向全港中小学及幼稚园赠送绘本,介绍国家安全观,提高学生对维护国安的意识及责任感。 蔡若莲表示,适逢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活动鼓励从阅读中学习,加深对国家的认识,努力成为德才兼备、有承担及视野、爱国爱家的终身学习者,迎接未来挑战及机遇。 蔡若莲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支持香港学校推动阅读,加强从阅读中学习,每年将为中小学提供约5000万元津贴推广阅读,亦会为幼稚园提供约1000万元阅读津贴,鼓励学校举办多元化阅读活动,并丰富图书馆阅读资源,营造阅读氛围。 她亦透露说,教局亦计划与保安局合作,向全港中小学及幼稚园赠送国安教育绘本,推动国民教育,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努力成为德才兼备、有承担、有视野、爱国爱家的终身学习者,迎接未来挑战及机遇。
陈茂波:第二季GDP难言理想料资金外流情况缓和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4日)发表网志,指本周将公布的本港最新出口数字并不乐观,下月初将发表的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预估数字虽可望稍有改善,但情况亦难言理想。对于近期金管局多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陈茂波表示,本港银行体系资金充裕,维护联汇制度有坚实底气,令港元最终稳定于7.75至7.85的区间内,所谓的「资金外流」情况便会缓和。 全文如下↓ 过去一个多月本港疫情反弹,但在精准防疫的大原则下,大部分社会及经济活动仍谨慎有序地进行。上星期刚开幕的书展,吸引不少市民入场,我也特意出席了两场新书分享会,并在书展摊档买了些书籍。有些参展书商说,今年书展整体上人流仍然不错,对生意额持审慎乐观看法 其实,当整体经济表现疲弱,各行业都承受着较大压力的时候,这类主题式的大型展会,总能刺激额外的消费需求和带来短期的就业机会。而即将发放的第二阶段消费券,相信亦会发挥刺激市道,振兴经济的作用。 本港就业市场近期稍有改善,4至6月份失业率为4.7%,比2至4月份的今年高位低了0.7个百分点。整体通胀情况仍大致温和,6月份基本综合消费物价通胀率为1.8%。不过,环球以至内地经济疲弱,本周将公布的本港最新出口数字并不乐观。整体经济而言,年初受疫情影响,第一季经济按年负增长4%。下月初发表的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预估数字,即使可望稍有改善,但情况亦难言理想。 展望下半年,经济复苏的步伐和力度仍存在相当挑战。其中一个主要负面因素是预期美国联储局以至多家主要央行将大幅加息,忧虑其对全球经济和资金流造成的影响。以美国为例,今年来通胀持续加剧,6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升幅达到9.1%,创41年来新高。为了压抑通胀,联储局今年来已三度加息,累计幅度1.5厘,市场目前普遍预期本周的议息会议将再加息0.75厘。如此今年来的累积加息幅度将达到2.25厘,这势将进一步掀动资金流向及资产价格变化,亦可能造成金融市场波动。持续加息不利于经济恢复,美国如何一方面压抑通胀,另一方面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值得关注。 美国进一步加息,亦无可避免会影响到香港市场的资金流和资产价格变化。最显而易见的是在联系汇率机制下,美息上升、港息仍相对低而所触发的套息活动,再加上近月本地市场对港元需求偏弱,港汇自5月以来多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机制买入港元卖出美元。随着弱方兑换保证被触发,资金流出港元体系,这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所谓「资金外流」。单看字面,资金外流也许是对一个市场没信心的现象,但由于市场一般只会选择就汇率相对稳定的货币进行套息活动,以赚取息差,因此换个角度说,有关活动也可被视为是对联系汇率机制有信心的表现。 回看自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后,美国一直实行巨额的量化宽松,导致全球资金泛滥,由于当时港息持续高于美息,汇率又有联汇制度保证,因而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本港,导致本港银行体系资金异常充裕。这些资金部分被金管局透过发行外汇基金票据所吸收。在2015至2018年间,即美国对上一个加息周期时,亦曾出现资金流出港元体系,当时香港利率亦随美国息率稍为往上调节。但到2020年美国减息量宽后,资金又再次流入港元,至今存留在香港的资金量仍非常庞大。今年6月底,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结余近12,000亿元,是2008年12月底时的七倍半。因此,资金进出港元体系而引致银行总结余增加或减少,是联汇制度设计下的必然调整过程。 美国今年来连番加息,再次出现资金持有人「沽港元、买美元」以赚取持有美元的较高息回报。截至7月22日,金管局共承接了逾1700亿港元沽盘、释出等值美元,银行体系结余相应下降至约1650亿港元。根据联汇制度有关操作,随着弱方兑换保证被触发,资金流出港元体系,利率自动调节机制会发挥作用,港元拆息会逐步上升,抵销套息交易的诱因,减低资金从港元市场流出,最终令港元稳定于7.75至7.85的区间内,所谓的「资金外流」情况便会缓和。 息率,是「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最有力的市场调节力量;高透明度、稳定及前后一致地贯切执行机制的设计,成为了港元及联汇制度的最有力维护。本港公共财政稳健强韧、金融风险监测机制适切有力,并多年来在金融及银行体系建立了强大的缓冲和抗震能力,香港外汇储备规模庞大(高达4,400多亿美元),相当于港元货币基础约1.7倍,金融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素优良,这些都是我们维护联系汇率制度的坚实底气所在。 楼市方面,过去几个月本港楼价虽有轻微回调,但仍大致保持平稳。虽然本港私人住宅物业过半数已没有按揭贷款,但当香港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供楼人士的按揭还款负担难免增加,市民在置业或作其他投资决定时,还是以审慎策略为上。
李家超冀将西九文化区打造成大湾区文化枢纽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7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24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本届特区政府锐意将香港打造成文化之都,并积极推动创意经济。 李家超在社交平台上载多张相片,表示上周应邀到西九文化区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了解西九最新发展及「香港故宫」开馆后的情况。他指,「香港故宫」以故宫为本,立足香港,以当代及全球视野讲述中国文化历史的故事,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瞩目焦点。 李家超表示,期望将西九龙文化区打造成大湾区文化枢纽,带动香港成为国家级文物及艺术品全国首选的展出地,以及全国首选的表演艺术文化旅游中心,并加快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艺术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的新引擎。
陈家亮:香港确诊数字未来或重上5位数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今日(24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近日单日新增逾4000宗确诊个案。预料确诊数字在可见将来将重上5位数水平。他指,中大医院在设计阶段已预留特别病房,随时可协助医院管理局接收新冠患者。 另外,陈家亮表示,确诊患者康复后出现「长新冠」症状的情况令人关注。他早前提醒,若市民在感染后康复逾一个月有持续症状出现,应及时求医,又指「长新冠」仍有很多未知,科学家仍在探索,形容「预防胜于治疗」,呼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减少感染病毒风险,以及降低得「长新冠」的机率。 陈家亮表示,中大有持续为怀疑有「长新冠」症状的康复者提供综合式服务,包括粪便分析,了解肠道微生态情况及收集数据,让政府更好规划医疗服务。他又指,婴儿由出生起至几岁的肠道健康,会影响长大后的健康及疾病风险,自然分娩及喂哺母乳等,均有利婴儿健康。 陈家亮称,过去一段时间曾经与政府就有关「长新冠」的问题商讨,对方不清楚严重性,医管局指已有足够医疗服务应付,卫生署则表示要向医管局查询,已涉及责任谁属的问题,他认为「长新冠」不单止涉及公营医疗架构,同时可推动私营中西医合作。 至于对于本港的医学人才培养及吸纳,陈家亮指出,本港两间医学院学额已增加,但「远水救不到近火」,硬件设施亦未能追上,吸引人才来港任教仍面对痛苦的挑战,引入非本地医生是其中一个方法,但要做好把关.对于有立法会议员质疑,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方面,在拣选认可医学院时只考虑用英语授课的课程,陈家亮指重点不单是教学语言,而是要确保海外的认可医学院,整体授课水平与本港两间医学院相若。
香港今新增4265确诊 包括231宗输入个案
[video src="https://www.fonfmedia.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78d89056d5f6d5dca78019350234b945.mp4" /] 香港第5波疫情复炽。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今日(23日)新增4,265宗确诊,包括231宗输入个案,是本港连续第3日突破4,000宗,昨日(22日)再多7名患者离世。另再多两间护老院舍共出现3宗新个案;学校方面,九龙华仁书院等3间学校因出现疑似传播个案,涉疫的个别班别须停课一周。葵涌医院有病房出现6人确诊,病房目前已停收新症。 输入个案中,104宗在机场找到,98宗于检疫设施中发现,另有29宗于检疫后发现。病例来自52个国家,当中英国占最多,有50宗;新加坡有14宗、美国及泰国均有13宗、德国有12宗、菲律宾11宗。另本港变种个案再有上升,BA.2.12.1上升至2.5%,BA.4或BA.5上升至1.4%。 医管局方面,今日新增54名员工确诊。葵涌医院复康病房有一名员工于7月19日确诊,同一个病房随后昨日再多5名院友确诊,同房4名病人被列为密切接触者,有关病房暂停接收新症,确诊患者已转送到玛嘉烈医院治理。另外,医管局病床调教已进入第二期,代表短时间内可调动2,000张病床,强调是灵活及弹性,随应付新冠疫情外,亦希望能保持现有服务。目前医管局儿科隔离病房使用量48%,深切治疗部使用量则是5成。 张竹君公布,今日是假期,没有学校呈现确诊个案,但3间学校个别班级需要停课一周,包括华仁书院(九龙),于过去2天累计有3宗个案,该班有27学生。 张续指,沙田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4B班有26个学生,过去一周有3宗个案;中华传道会基石幼稚园(观塘)K2班有18名学生,当中有2宗个案。 另外,昨日(22日)有2间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分别为泽群护老中心1名院友确诊,3名院友须检疫;仁爱护老中心有限公司出现2宗确诊,附近有12名院友要检疫。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综合临床服务)李立业今日(23日)公布,昨日(22日)新增7宗死亡个案,包括6宗医管局呈报及1宗在家死亡个案。后者为94岁长者,已接种2针科兴疫苗,在西贡居住,患有脑退化及哮喘,需他人照顾,其家人曾于本月6日确诊,自己翌日亦快测染疫,本想本月8日到指定诊所求医,惟不幸晕倒,其后过身。 其余6宗死亡个案,包括4宗在医院离世及2宗由公众殓房呈报。医院个案方面,其中一名为63岁男病人、一名96岁女病人于前日(21日)离世。另外有1男1女昨日离世,年龄介乎89至91岁,4位病人均不属院舍。余下两名殓房个案,分别是93岁女性及64岁男性,分别于7月11日及13日因于家中晕倒,送到明爱医院及广华医院急症室,抢救无效过身,其后在公众殓房发现呈新冠病毒。 医管局离世病人中,第一位96岁女性无打疫苗,有高血压、糖尿、冠心及哮喘背景,她本身是密切接触者,因女儿染疫。7月11日因腰骨痛及小便有困难入院,随后病情媛和,于7月15日转至北大屿山感染控制中心,惟至前日过身。第2名死者为63岁女性,已打2针,有高血压及糖尿,另有未期眱脏癌,7月15日入院,曾呕血,快速和核酸检测均染疫,医院曾给药治疗,不过相信因癌症关系,令病人呼吸系统变差,至前晚过身。第3位死者为89岁男性,已打3针,有肾衰竭、脑退化、胃出血,7月7日快测染疫,10日曾到指定诊所,17日因不适再到那打素急症室求诊,有气促,另照X光后发现有肺炎,当时的核酸检测发现染疫,CT值低于20,情况持续变差,至昨日早上过身。第4名死者为91岁女性,已打2针,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7月3日经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入院,当时状况右边身边感到无力及讲野不清楚,入院后经扫描后亦发现有一个缺血性中风情况,随后转至佛教医院,16日发现核酸检测染疫,7月21日发现血压高,神智再变差,再转为伊利沙伯医院作扫描,发现有脑出血,22日过身。
香港九龙社团联会获赠300本新书《唐英杰案启示》 冀加强国安教育
由「和衷共济爱港联盟」统筹编撰的新书《<港区国安法>首宗判决唐英杰案启示》亮相今年书展,该书清晰地介绍国安法首宗案件「唐英杰案」的前因、过程、判决以至后续,是坊间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安法首宗案件的书籍。「和衷共济爱港联盟」主席李国昌昨日(22日)将300本新书送赠九龙社团联会。该会接受赠书后表示,会用于加强国安法教育。 九龙社团联会表示,香港的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必须要有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联会未来将在地区层面发挥带头作用,切实担负起推广国家安全及国民教育的责任,特别是要担负起培育青少年爱国爱港意识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系统化、常态化对地区各阶层、各团体、各类机构成员开展中华文化和国情教育,重点培育青少年国家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