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钰成:发展北部都会区犹“如梦初醒”
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今日(13日)表示,对于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发展“北部都会区”,现届政府在上任初期,已强调房屋问题属重中之重;但直到任期最后一年,才忽然发现新界北有地可用,形容是“如梦初醒”。
对于立法会选举,曾钰成表示,选举制度较迟更改,可能很多市民不清楚立法会选举的投票日期和选区划分,加上选举出现很多新面孔,有参选人知名度低,都会降低选民的投票意欲。
前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今日(13日)表示,对于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发展“北部都会区”,现届政府在上任初期,已强调房屋问题属重中之重;但直到任期最后一年,才忽然发现新界北有地可用,形容是“如梦初醒”。
对于立法会选举,曾钰成表示,选举制度较迟更改,可能很多市民不清楚立法会选举的投票日期和选区划分,加上选举出现很多新面孔,有参选人知名度低,都会降低选民的投票意欲。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今日(13日)回应有关早前接受彭博社访问,提到「香港可考虑免除内地买家双重印花税」事件,叶刘淑仪表示,当时地产股波动由彭博社的新闻标题引起。访问中只是回应如何吸引人才问题,但报道的标题却指政府已考虑有关方案。 至于叶刘日前接受外媒访问,提及可以考虑免除内地购房者的双重印花税,惟最后澄清只是其政党建议。她解释,当时的市场波动,是由该外媒的标题引起,她在访问中只是回应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但标题却指政府已考虑有关方案。她续指,当时访问时间短,日后发言时会更加小心及解释清楚。 叶刘表示,相关建议会在9月与行政长官就施政报告咨询会面时提出。被问及会否影响行会召集人发言空间时,她指如果行会召集人不发言,根本无影响力,作用会大减。 对于自己拥有粉岭高球会会籍却发表有关是否应收回高球会用地建屋的言论,会否予人有利益冲突的感觉,叶刘淑仪指,过去自己和其他拥有高球会会籍的行会成员,并无参加有关高球会土地决定的讨论,将来亦不会介入有关讨论和决定。 read more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续,政府今日(7日)上午完成大围丰盛苑华盛阁的强制检测行动,有1758人接受检测,当中发现3宗阳性个案,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会安排跟进。 另外,政府亦派员到访约816户,当中76户中没人应门,政府会采取措施跟进。 read more
“12逃犯”前年8月乘船企图偷渡到台湾途中被内地海警拘捕,当中10人已先后由内地移交香港。其中1名男子涉于2019年9月在金钟道政总外一带参与暴动,并于警员截停他时,用砖块击向警员头部4次,使头戴头盔的警员感到头晕。涉案男子今天(5日)于区域法院承认暴动及袭警罪,被判入狱3年6个月。暂委法官郑纪航认为涉及的暴动影响国际声誉,威胁现场人士人身安全,又形容被告袭警行为“凶残、狠毒”,法庭必须保障前线警员,不会纵容及姑息袭警者,以免打击警队士气,判刑须具阻吓性。现年32岁被告李子贤,报称任职测量员,今日承认1项暴动及1项袭警罪。控罪指,被告于2019年9月29日在金钟道一带,连同其他身份不明人士参与暴动;以及于金钟道太古广场外袭击警务人员6117。李于2020年因偷越边境罪被判囚7个月,2021年3月在内地刑满被遣返回港。案情指,当日有人在没有通知警方下,发起“全球反极权游行”。同日下午,有示威者在夏慤道以杂物堵路,并在夏慤花园外的金钟道与警方对峙。至近4时半,约500人集结在添华道及夏慤道,有人向政总掟硬物和汽油弹,有汽油弹击中水马及燃烧。警方出动水炮车向人群喷射水剂,但人群仍未散去,至约下午5时,警方展开驱散,示威者退至红棉路再次筑起路障。警方其后推进防线,示威者移动到统一中心及太古广场一带,另一批警员则从乐礼街涌出金钟道及作出拘捕行动。当警员6117由乐礼街冲出金钟道时,他看见被告李子贤迎面跑来,警员随即捉住被告左手,被告一度甩开及尝试逃跑,警员再次捉住被告左手,被告则用右手持砖块,击向警员头部4下;被告最终被制服。警员则当时有配载头盔,他感到轻微头晕,但毋须就医。法官判刑时指,被告当时携带铁板、索带及望远镜等装备,可见是用作架设路障及观察警方动向,被告身穿黑衣更是为了逃避责任。案发地点属金融中心,涉案暴动影响香港的国际声誉,同时示威者堵路亦会令交通受阻,他们投掷汽油弹后,亦必然会影响警员及在场人士人身安全。法官续指,当日现场气氛如箭在弦,冲突一触即发,被告用砖头击打警员头部4下,行为凶残狠毒,幸好警员有头盔保护。法官指,不会姑息及纵容袭警者,否则警员执行职务时容易受到威胁,警队士气亦受打击,就两罪共判监3月6个月 read more
香港律政司今日(26日)主办举行“愿景2030聚焦法治国际论坛”,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并且发表讲话。她表示,法治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及核心价值,支撑着本港经济发展,《基本法》下香港特区司法独立、市民基本权利和自由都得到保障。 林郑月娥说,在中央政府支持及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长期以来是担当具领导地位的国际金融枢纽,香港亦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 林郑月娥指,香港在139个法治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9,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亦排名第五;她亦引述世界银行的世界管治指标,指香港的法治指标在回归前只有69.85分,但到2003年起,香港的法治指标一直维持在90分以上,反映香港回归以来法治的进步。 林郑月娥还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香港会继续坚定以法治作为指导原则。 read more
第五波疫情有反弹迹象,卫生署及医管局今日(19日)下午举行疫情记者会。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公布,截至今日零时,本港新增3256宗确诊个案,包括3019宗本地确诊个案及237宗输入个案。本地确诊个案当中,1217宗为核酸检测确诊,1802宗为快测阳性且核酸覆核阳性个案。 张竹君介绍,学校再呈报498宗阳性个案,涉及408名学生及90名教职员,分别来自385间学校。过去7日共229间学校有2宗以上个案,有8间学校的个别班级存在传播情况,卫生防护中心建议停课,分别为中华基督教会基慧小学(马湾)3B班有4名学生确诊,英艺幼稚园N1A班有2名学生确诊,匡智屯门晨曦学校P3班有1名学生确诊,洪水桥可道中学2A班有3名学生确诊,圣多马堂幼稚园有2名学生确诊,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有3名学生确诊,中华基督教会全完中学4C班有3名学生确诊,香港灵粮堂幼稚园校巴有2名教职员确诊。另外,早前已有个案的学校,再有班别需停课,分别为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2B班有3名学生确诊;圣公会主风小学5C班有3名学生确诊,2B班有3名学生确诊。 另外,今日再多3间安老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分别为辉涛护老院屯门分院有1名院友确诊,乐善老人院有1名院友确诊,友爱(屯门)护老院有1名院友确诊。 张竹君公布,再多56宗疑染BA.2.12.1的个案,其中33宗源头不明,另有23宗与之前个案相关。另外,本港新增30宗疑染BA.4或BA.5的个案,有17宗与之前个案相关,13宗无源头。 张竹君表示,本港确诊数字连续多日维持3000宗以上,仍然有机会再上升。她表示,已经见到英国或澳洲因确诊人数上升导致医疗负荷加重,担心香港的数字若再升高或会影响香港的医疗服务。她表示,政府现时不会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呼吁市民继续保持警觉,遵守现时防疫政策。另外,她指现时学校每日确诊个案在300至400宗左右,单看数据,平均确诊数字比例与社区确诊数字比例差不多,为避免学校内有传播风险和大爆发,如看到个别班别出现多宗个案,就会建议他们停止面授。她表示当局没有制订全校停课的「硬指标」,要视乎疫情爆发情况。 张竹君公布,本港过去一日新增4宗死亡个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计9231人不治。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李立业指,现时已为3.48万名病人处方新冠口服药物。他表示,医院管理局已就疫情反弹设立了应急预案,并已成立高层次紧急应变中心,亦有预案调动更多病床;若有需要会在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加病床及病房,另会增加指定诊所等。 read more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19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近日本地新冠感染和入院数字增加,但针对院舍的防疫措施仍然有效,政府下周五起将在港湾道体育馆重设暂托中心,收治确诊的院舍长者,当局亦有其他后备暂托中心场地,有需要可以立即启动。 孙玉菡提到,安老院舍多年来面对很大人手压力,目前津贴院舍欠缺约1600个照顾员,相当于六分一人手短缺,私营院舍的人手亦紧张。他强调当局在输入外劳同时,会以本地工人优先为最大原则,但业界人手仍然有缺口,政府会从精简程序和放宽人手比例,制订输入外劳细节,于明年上半年公布。 孙玉菡又说,目前安老院舍长者有超过九成已接种2针疫苗,逾八成四接种3针,会继续推动长者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 read more
圣公会教省秘书长管浩鸣参选立法会选举选委会界别,近日他与同界别另一名候选人梁美芬对谈时提及反修例事件,并指大部分因而入狱的青年已感后悔。 管浩鸣表示,青年有朋辈压力,若不做某些事,担心会被人“unfriend”,又指青年或从传媒报道及片面资讯中接收不全面,对祖国的认识片面。 管浩鸣指,从教会角度而言,每个人会犯错,让犯错的人走回正路是开心事。被判囚青年入狱后有很多时间反省,当中部分人较顽固,但大部分因反修例事件在囚青年感到后悔,又指当年的社会整体气氛亦令人容易犯错。 管浩鸣认为,完善选举制度提供一个机会,在回归前的立法局亦曾有宗教人士获委任。他相信参选过程会有甚大压力,有人或认为他较为“惹火”,但形容宗教人士是社会良心,以往的议会较乱,未能做好事情,希望新一届议会能在理性、和平及尊重态度下讨论政策。他强调,若他能成功进入议会,希望能搞好青年囚犯的更生工作,不希望他们因一时误入歧途而铸成大错。 read more
近日不少港人过关回内地,期望在完成检疫21天后,赶及在内地过农历新年,深圳湾口岸曾经出现人龙。工联会九龙东总干事、候任立法会议员邓家彪今日(28日)在一个电台节目指出,深圳当局近日要求入境人士,在口岸即场进行核酸检测,令轮候过关时间延长,他建议深圳当局毋须一定在关口安排检测,可改为旅客入境后,到达酒店检疫时才做检测,以缩短在口岸轮候时间。 邓家彪又补充,近日过关人数比假期前多,是因为不少港人为赶及回乡过年,预计稍后会陆续有更多港人入境内地。但邓家彪指暂时仍未能预计本港何时能与内地通关,期望本港政府能公布,例如输入个案数字、疫苗接种率等客观准则作参考,又建议政府分配每日过关配额时,可按市民的需求作仔细分类,以回应市民不同诉求。 read more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今日(17日)在柬埔寨出席第六届中国香港—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会议期间,他分别与柬埔寨商务部部长Pan Sorasak、东盟副秘书长Satvinder Singh以及印尼贸易部副部长Jerry Sambuaga举行双边会议,就双方关注的议题交换意见,他并期望东盟成员国继续支持香港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受访者供图) 另外,丘应桦昨(16日)晚在柬埔寨暹粒出席东盟经贸部长会议晚宴及欣赏文化表演。晚宴前,局长与泰国商务部副部长Sansern Samalapa博士举行双边会议,就经贸发展议题交换意见,并希望泰国继续支持香港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深化区域合作作出贡献。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参加晚宴。(受访者供图)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与柬埔寨官员商谈。(受访者供图) read more
有关航运税务宽减的修订条例昨日刊宪,合资格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可获利得税半税优惠(即税率为8.25%)。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23日)表示,相关的税务宽减适用于相关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在今年4月1日或之后收取或获累算的款项。他相信,新措施的推出能为从业者提供在港营运的经济诱因,亦能带动其他海运服务需求,壮大本港的船务业务和海运业群,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海运中心的地位。 林世雄在网志中说,现时全球货运量超过八成循水路运输,对水运的需求会继续带动对高增值海运服务的需求。当局计划联同香港海运港口局成员与投资推广署,透过与业界进行推广及简介,宣传新优惠税制。 全文如下: 现时全球货运量超过八成循水路运输,对水运的需求相信会继续带动对高增值海运服务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亚洲拥有全球超过一半的商船数目,预期海运服务需求会在亚洲急速增长。 为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我们一直锐意推动香港的海运服务业向高增值方向发展。今年,我们已进一步向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经纪商,提供利得税半税优惠(即税率为8.25%)。 船舶代理、船舶管理和船舶经纪业务是支持国际航运活动的重要海运业务服务。船舶代理商通常代表船舶拥有人、租用人或船舶出租商,在港口协助提高船舶停泊效率的各单位,如处理港口货运事宜、向有关当局申请船舶清关,以及提供港口和船舶进出港服务。船舶管理商的服务通常涉及船舶的技术、船员和商业方面的管理,以及其保险安排,让船舶可适当及安全地营运和航行。船舶经纪商会则按不同船舶使用者,如船舶拥有人、租用人、出租商、准船舶买家或承租人的利益,协助他们达成船舶业务交易。 《2022年税务(修订)(与航运有关的某些活动的税务宽减)条例》已于昨日刊宪,相关的税务宽减适用于这些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在二○二二年四月一日或之后收取或获累算的款项。新推出措施相信能为他们提供在港营运的经济诱因,亦能带动其他海运服务需求,有利壮大本港的船务业务和海运业群,提升香港作为国际海运中心的地位。 新措施详情可参阅︰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7/22/P2022072100405.htm?fontSize=1 我们计划联同香港海运港口局成员、投资推广署,透过与业界进行推广及简介,宣传我们的新优惠税制。我们亦会善用香港海运港口局海外及内地访问和参展的机会,以及在各项区域和国际海事活动和会议,向相关的海事机构和航运公司推广新的税务优惠措施。 另外,由香港海运港口局主办的第六届「香港海运週」将于2022年11月20至26日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举行,推广香港作为经营海运业务的首选地。 其实,我们过去亦推出了一系列的税务措施吸引高增值海运业机构来港落户,包括在2020年先后通过为船舶出租商、船舶租赁管理商的合资格船舶租赁业务,以及海事保险业务,分别提供税务宽免及优惠。如果想知道更多详情,可以浏览以下网页: 船舶租赁业务 海事保险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巩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一直是联通国内及国际双循环的桥樑,我们会致力发展香港的高增值海运服务,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服务全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