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乡郊选举临时选民登记册今发表
乡郊代表选举2022年临时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今日(26日)发表。由今日起至9月9日巿民可登入乡郊代表选举网站的「乡郊代表选举选民登记资料查阅系统」查阅个人登记资料,以及查看是否被载入取消登记名单内。
巿民可在通常办公时间内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2152 1521)查询有关资料。申请查阅选民登记册及取消登记名单的指明人士亦可致电乡郊代表选举热线或相关新界区民政事务处预约。
办公时间:周一至五(公众假期除外),上午9时至下午1时及下午2时至6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日(11日)清晨,稚嫩的童声响彻维港两岸,一众香港青少年及儿童在金紫荆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并以独特的方式——手语舞《国家》庆祝中秋及国庆节的到来。 小朋友们在国旗和区旗下唱响《国家》,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手语舞及合唱抒发内心情感。有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家长表示,今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也非常开心,进一步深化了家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认同。 本次活动由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发展协进会主办,并得到香港警务处及康文署的大力支持。湾区文发协表示,近日亦到香港故宫、西九龙文化艺术公园、M+等地标性建筑,快闪表演手语舞,向祖国表白。 read more
《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繁体版出版研讨会今日(8日)举行。出席今日活动的,包括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中联办副主任尹宗华、中央驻港国安公署副署长李江舟、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等人。多位专家亦在会上发言。 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强调香港国安法具法理依据。她说新时代国家面对的挑战不再限于传统观念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的概念扩阔至其他重点领域,以确保国家安全工作能全方位覆盖不同层面。她更指出国家安全关乎全体人民的福祉,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别。 基本法委员会原副主任梁爱诗在发言时表示,自己多次以义工身份,面向办学团体、学校教师和社会团体等,宣讲国家安全与香港的关系,认为应从历史解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且必须加强宪法和基本法的教育。她认为国家安全教育是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和法治教育,为社会培育好公民,是每个老师的责任。她说国安教育应有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课程内涵和设计,要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香港都会大学荣休校长黄玉山在发言时分享了学习《纲要》的四点体会,包括坚持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坚持国土安全和政权安全是头等大事、坚持一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辩证统一。他又呼吁要有坚定的信心、勇敢的斗志和坚强的毅力,要像《纲要》里所说的:「要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的良性互动」。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表示,香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须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全面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二是准确把握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三是尽快补上维护国家安全的短板。他说,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提供了指引,把握好以上三个关键问题,香港必能进一步筑牢「一国」根基、扩大「两制」空间,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大学副教授阎小骏表示,香港核心优势在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保证了香港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经济贸易交往的枢纽,又是中外沟通交流的战略纽带,始终扮演贯通中西的交流平台这一特殊重要角色。香港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保持持续开放态势,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信赖的平台通道,必须认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和谐的政治环境,才能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特区长治久安。 read more
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今日(8日)举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今早到会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现时好多紧急事务需要处理,希望新任行政长官尽快组成高效的团队,聆听市民,做实事、有担当,可以团结市民,不要辜负中央和市民的厚望。 梁君彦指,今日是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行政长官选举,他到会展是为尽选委责任。他表示,对新政府所有宏图大计,立法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相信每个议员都会尽心尽力配合新一届政府,相信新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之间行政立法关系继续做好,展开良政善治的新一页。 read more
再有立法会议员染疫,西九新动力梁文广表示,昨日接受鼻咽拭子采样检测,今日(25日)收到检测结果为初步阳性。 梁文广在社交网站发文,指目前身体无大碍,会在家工作,并正与家人居家隔离。他又指,上星期开始起安排办事处职员轮流在家工作,近日与他有接触的同事,今日起亦会在家隔离及检测。 read more
「安心出行」电话热线今日(19日)起加强服务,除增加人手外,服务时间将会延长至晚上11时,以便一站式协助市民处理有关「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以及「红、黄码」转码事宜等问题,市民可于每日早上7时至晚上11时致电2626 3066查询。 政府表示留意到过去数天,小部分市民或未能成功转码,原因可能包括「安心出行」未有更新至3.4.0或以上版本,或网上申报快速测试阴性结果时,提交的身份证资料不准确,或未符合申报条件。 政府指,已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的确诊人士,如在第六天及第七天(或其后连续两天)均在快速测试获阴性结果,可在网站自我申报,便可提早完成隔离,其「安心出行」会自动比对系统的申报纪录及即时将其「红码」回复为「蓝码」,至今已有近一万人成功申报,并取得「蓝码」。 read more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今日(9日)发表网志,从航空、陆路交通和海运三方面,阐述如何让香港的交通运输能配合未来发展,促进香港与内地进一步互联互通。 在航空方面,林世雄指,目标在2024年完成的三跑道系统共有七项核心工程,建成后可令香港国际机场具备条件,持续带动本港及大湾区的人流及物流。当中最具标志性的新跑道已兴建完成,昨日开始接受航班升降。香港国际机场预计在2035年可达到处理年客运量1.2亿人次、年货运量1000万公吨的目标。 林世雄说,香港国际机场自2009年开始,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空运机场。“海天中转大楼”正全速兴建,为往来大湾区和香港机场之间的旅客,提供直接转机设施;积极跟进与广东省和珠海的合作,打造高端航空产业群,协助机管局逐步落实其“机场城市”愿景。 在陆路交通方面,林世雄提到,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的首阶段研究预计本年内完成;推展六号干线东段的将军澳-蓝田隧道,以及接驳其东面的将军澳跨湾连接路的建造工程;推展六号干线余下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整合《跨越2030年的铁路及主要干道策略性研究》的初步研究结果及展开咨询,包括连接北部都会区和香港其他区域的策略性铁路和道路的走线建议。 在海运方面,林世雄指,发展和巩固香港作为高增值海运服务中心和亚太区重要转运枢纽的地位,保持香港港口效率高、连系性强和覆盖面广优势,推动航运和港口业更广泛于业务流程和运作上应用数码科技,以发展“智慧港口”措施。 read more
本港今日(14日)起毋须扫描「安心出行」,并取消「黄码」安排,惟进入食肆等部分指定处所仍要出示「疫苗通行证」。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形容是「迟来的取消」,因为「安心出行」的作用已不大。至于「疫苗通行证」,何柏良认为主要是保护未接种疫苗人士,未必做得到推动增加市民接种,但可以防止未接种人士进入除口罩的处所。 何柏良在一电台节目上指出,撤销「黄码」对香港整体疫情不会有大影响,建议可以进一步取消入境人士核酸检测要求,改为以快测代替。他说,取消相关核酸检测,可以解决香港复常心理关口的问题,对整体疫情上落或冬季流行没有大影响。 何柏良还提到,在今年1月至6月,12岁以下儿童每1万宗呈报确诊个案有1宗死亡,而7月至今约3万宗个案中有1宗死亡,比率有所下降,相信与疫苗接种有关。他认为,要预防死亡个案,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办法,政府可以想办法推高接种加强剂疫苗的人数。 read more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宣布防疫政策上新招,推出类似内地及澳门的红、黄色“健康码”,及拟将“安心出行”改为实名制。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接受访问时重申,有关设计并非为限制市民自由,解释禁止进入高风险场所,有助缩短入境人士酒店检疫。此外,预计今年11月前,有机会容许抵港人士有条件免检疫。 卢表示,在一国两制下,中央不会盲目要求香港跟从内地防疫政策,但需要更好围堵个案,令香港不用再收紧防疫措施。他又指,金管局计划11月初举行“国际投资峰会”,届时抵港人士的隔离形式可能有变,他们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但不排除可以改为医学监察,期间禁止高风险活动,例如到酒吧。 至于实行“红黄码”及“安心出行”实名制,卢宠茂说,程式设计非为限制市民自由,反而是提升自由。政府内部模型推算,第5波疫情反弹将于9月达到高峰,届时或有1万名患者要住院,强调不会让疫情失控。 read more
首期5000元八达通消费券分为两次发放,惟现时八达通卡的储值限额为3000元,首4000元须多次拍卡才可全数领取,至于余下的1000元,市民最迟今日(31日)“合资格消费”满4000元,才可于6月16日领取该1000元。 若在5月31日之前未累积够4000元“合资格消费”,须等待下一轮发放,即最少要等到7月16日才能领取第二期的1000元,最迟可于11月16日领取。 消费券领取地点包括︰公共交通费用补贴领取站、指定便利店和超级市场、八达通服务站、八达通手App拍卡领取。 read more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15日)发表题为「撑循环经济:干净回收创新同行」的网志。其中,他介绍环保署在成功推行「绿绿赏」电子积分计划的基础上,于2022年初再加推了「绿绿赏」手机应用程式。至近期,「绿绿赏」计划已升至逾15万账户,月均增加约万个户口。 此外,他还介绍今年年中,「绿在区区」又添新猷,设置新的智能「孖宝」:智能磅(Smart Balance) 和智能礼物兑换机(Smart Redemption Machine)。市民大众可善用「绿在区区」智能磅,扫描各自的「绿绿赏」二维码(QR code) 自助回收储积分,简易便捷。 各类可回收物之中,废胶值得大家多关注,例如饮品胶樽,因应港人习惯随行随饮,废胶樽易散落于全港各处,例如偏远乡郊及海岸,会危害自然环境,包括海洋生态。黄锦星介绍,政府正准备推展「塑胶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以提升饮品胶樽的回收率。与此同时,政府亦正透过科技如逆向自动售货机(简称「入樽机」),以加强收集饮品胶樽,并可配合大数据分析,达致环保与创新并行。第二期入樽机先导计划,将于本月底逐步展开。环保署积累了第一期先导计划的实战经验,会优化第二期入樽机,回收流程将更顺畅。而入樽机的数量亦将会倍增,逐步提升至120部。 黄锦星总结,上述计划都在致力结合合宜的创新和科技,支持更多市民大众「创新」同行,养成干净回收好习惯,甚至乐在其中,用双手乐助地球减废又减碳,保护「只有一个的地球」,支持香港迈向碳中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