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香港加快复常经济重拾动力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达沃斯时间17日)继续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陈茂波昨日早上出席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特别致辞环节。其后,在中午出席「达沃斯·财新CEO午餐会」,并就「释放亚洲潜力:前景与机遇」发表演说。他指出,香港正从疫情快速步向复常,加上内地加速开放,今年经济将重拾增长动力。在「一国两制」的优势和国家坚实支持下,香港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汇聚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地方,可在金融和创科等多个领域,积极发挥联通内地和世界的作用,积极贡献亚洲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陈茂波早上与来自欧洲及日本金融机构的高层代表进行早餐会,介绍香港的最新发展情况、制度优势和前景。 陈茂波下午分别与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及远景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会面,就香港经济现况和机遇,以及本港在创科、吸引重点企业及人才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进行交流。陈茂波亦与彭博有限合伙企业主席Peter Grauer会面,就香港在发展新阶段所迎来的新机遇作详细介绍。 晚上,陈茂波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及执行主席施瓦布教授举行的晚宴。

陈茂波:本港今年经济形势审慎乐观预期首季本地消费显著反弹

踏入2023年,香港发展迈向新阶段。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月1日)发表新年首篇网志,指环球逐渐复常及内地放宽检疫要求,预期将会为本港的货物出口带来支持,今年访港旅客人数亦将有强劲反弹。本地消费方面,受惠于去年第一季的低基数效应,预期今年第一季本地消费将出现较显著的按年反弹。他对今年本港经济形势审慎乐观、持有相对正面的态度,并期望强大的发展势头可为经济增添更大的恢复动力。 陈茂波指,经历三年疫情困扰,全球正步入复常,近期内地及本港的检疫措施放宽,对跨境人流、物流都会带来积极支持。预期新一年的访港旅客人数将明显反弹;跨境陆路运输货量以至香港国际机场的空运货量等,也会有显著改善。为本港的出口、旅游、零售及餐饮业等提供更大的复苏动力。虽然全球宏观大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但国家经济稳步向前是本港发展的最大底气。预期内地经济将会在今年稍后回复快速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支持动力。 陈茂波又提到,在宏观形势困扰下,港股去年累积下跌15%,以幅度计是2011年以来最大跌市。市场普遍基于今年经济基调改善而对港股回升抱有期望。政府会持续加快巩固及提升本港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及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希望令包括港股在内的金融领域流通量更活跃、产品种类更繁多,推动市场发展。 另外,环球持续加息及经济疲弱困扰去年楼市表现。展望今年,美国加息周期预期尚未完结,本港的按揭利率有机会跟随市场利率继续上升,或继续影响楼市。不过,市场普遍预期与内地通关将有助提振楼市气氛。陈茂波强调,本港楼市的有序调整,对本港金融体系以至经济基调并无构成重大影响或系统风险,政府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变化。

张炳良:修例风波及疫情拉开港星差距港须调整视野谋略

香港与新加坡瑜亮之争,由来已久。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教育大学公共行政学研究讲座教授张炳良今日(11日)在《明报》撰文,分析香港和新加坡近年的发展,指2019年修例风波与新冠疫情,拉开了两地距离,若要扭转格局,香港须调整视野谋略,重新认识地缘定位,活出一个多姿多采的香港故事。 张炳良分析,新加坡应对疫情的表现,由原本比不上香港,但到今年明显超前,展现判断力和领导力,香港则予人犹豫徘徊、要靠中央指示的感觉。回归以来,香港政商及民间心态趋向保守怕变,从前曾极端自信甚至自大,今天却自信以至自尊失落,常怨不及上海或被深圳取代,对大湾区缺乏领引其扩大格局、走入国际的大都会思维,仍停留于「内循环」心态。他又指,在中美对峙、世界进入「冷战2.0」的形势下,香港原本的地缘优势,变得尴尬及「两不讨好」,而新加坡正正看准香港的窘境。若要扭转格局,香港须调整视野谋略,重新认识地缘定位。 张炳良最后指出,香港过去10多年陷入社会撕裂、内耗排外、经济吃老本等冲击,不能只靠所谓宜居宜业优惠措施留人才、抢人才,因为新加坡能开出比香港更好的条件。因此与新加坡竞争,不单要讲好、更需活出一个多姿多采的香港故事。

李家超:在保障公共卫生的同时维持香港竞争力

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高峰论坛2022」今日(17日)举行,行政长官李家超作主旨演讲时表示,欣悉商界普遍支持政府放宽入境检疫限制「3+4」方案。他说,明白本港与国际联系的重要性,但除了要维持香港国际竞争力,亦需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 李家超指,知道很多商界人士期望本港与内地尽快恢复免检疫通关,强调特区政府有与内地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主要目标是减少旅客的入境限制,同时确保不会为内地疫情带来额外风险。他重申,与内地及与国际通关,两者并无矛盾。 李家超表示,疫情严重干扰环球经济及人民生活,特区政府会继续将抗疫列为首要工作,而政府抗疫策略会遵循5个重要原则,包括控制每日确诊数字,以免公立医院超负荷甚至崩塌,绝不「躺平」;精准将不同风险程度的人士分类,作科学及适当管控;亦会平衡经济和疫情风险;持续减少重症及死亡个案,以及努力推动长者、儿童及长期病患者等高危群组接种疫苗。 李家超提到,回归25周年,对香港而言是新的起点,是时候告诉全世界香港的卓越成就,因此,自己将率团出席今年11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会议,亲自向APEC合作伙伴保证,香港坚定致力于加强区域合作,并向他们讲述好香港故事。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月1日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这样好的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李家超强调,习主席的指示清晰明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将为香港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特区政府将致力于借助国家的强大支持,提升香港的竞争力,发展经济。他又说,自己将在10月发表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欢迎所有人士提出意见,帮助香港更好发展。

陈茂波料全年经济增长预测或须再次下调

政府早前将本港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2%至3.5%,下调至1%至2%。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8月中将公布检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的结果,预告可能有需要再次下调预测。 陈茂波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第5波新冠疫情的回落时间较之前预测的为长,加上内地疫情影响供应链和经济表现、,而欧美则受高通胀困扰,料本港第二季经济不如预期的强劲,在消费券带动下消费已经回升,但出口和投资依然低迷,因此,港府可能于在8月第二次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陈茂波又指,8月7日发放的第二期消费券,将有助刺激私人消费,但最重要仍然是内地疫情,以及尽量便利中港两地人员往来。他又说,从经济角度来看,通关对香港也非常重要,他亦理解市民渴望通关,会争取尽快取得进展及减少检疫对旅客造成的不便。 政府早前已经将本港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2%至3.5%,下调至1%至2%,若落实,将会是3个月内两度下调预测。

梁振英:香港新班子未来一年应集中发展经济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日(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政府新班子未来一年应要集中发展经济,在管治理念上要改变,调动好巿场力量,有需要可将工作外判。 梁振英指出,在现时的地缘形势下,香港要着力推动与内地或国际的经济往来。“我们心态上不要再等说疫情过去完全不需要隔离可以到内地,或外国回港不需隔离,那时候我们才行动起来,香港人不行动,我们超级联系人的功能发挥不起来,香港便会在现在国际全球经济山雨欲来之时,我们不能保住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他强调,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未来一年应全心全意做好经济发展的谋划及执行工作。

香港工联会发表新期望冀政府改善经济尽快通关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主要官员1日在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下宣誓就职。工联会今日(3日)召开记者会,发表对新一届政府施政的期望,并指相信特首李家超能够带领团队切实回应基层劳工市民的迫切需求。 工联会表示,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完善选举制度后三场选举的顺利进行,「爱国者治港」原则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社会逐步回复稳定。新政府现时更具条件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归庆典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4点希望,包括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香港的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以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工联会拥护支持习近平对香港问题的分析和指示,并对新一届政府寄以厚望,相信李家超能够带领团队切实回应基层劳工市民的迫切需求,做到务实有为,不负人民。让社会得以发展、民生得到保障,让市民安居乐业。工联会期望新一届政府可改善经济,尽快通关,放宽入境隔离;加强就业保障,缩窄贫富差距;增辟土地,加建房屋;培育人才、关爱青年;推动23条立法,保障国家安全;以及完善地区行政制度。

陈茂波:香港未来续面对复杂外部环境 稳守金融安全非常重要

第五届政府的任期即将结束。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6日)在网志中回顾本届任内工作,指自己加入特区政府已经10年,过去5年全力推动经济多元发展,尤其着力在金融和创新科技方面;并稳守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底线,促进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兼顾;同时善用特区政府的财政资源,提升公共服务,为市民纾困。他又说,很高兴和感恩能加入新一届政府的管治团队,继续和大家一起齐心合力,为香港美好、繁荣的未来努力打拼。 陈茂波指出,香港经济蓬勃发展,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近5万美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亦积累一些问题,未来要更全面推动产业多元和多向发展,推展各行业持续升级,务求经济发展能达至「质」、「量」并重。他预期香港将继续面对复杂、严峻多变的外在环境,因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稳守香港的金融安全,同时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非常重要。 陈茂波续指,过去四分一个世纪,香港的发展道路即使有曲折高低,但紧靠祖国、在中央的爱护和坚实支持下,香港即使经历风雨,每次都迅速复原,且不断茁壮成长。香港今日站在「一国两制」实践的新起点、黄金机遇期的开端,可以更好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给予的清晰定位,在八个传统和新兴领域大展拳脚,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发挥好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的独特角色。 与此同时,市民最关切的各种民生问题,政府必须有更大的作为,交出实际成绩。其中,土地房屋问题是困扰香港社会已久的痛点。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定必以革新的精神、坚毅的决心、无比的斗志,竭尽全力和社会各界一起提速破解这个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陈茂波表示,这再次体现习主席对香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香港市民的亲切关怀,也反映了中央对「一国两制」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对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全力支持,有利于增强信心,凝聚求稳定、谋发展的共识。习主席的出席,让今年的庆祝活动更添深厚的意义,令人鼓舞,令人振奋。

梁永胜:经济复苏步伐或有波动若疫情受控升势将持续

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今日(24日)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本港疫情自4月起缓和,加上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带动出口、零售及营商气氛表现好转,中小企收益及采购经理指数(PMI)都有所上升,失业率亦有所回落。 被问到本港今年能否达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1%至2%时,梁永胜指,有关预测是根据5月中的经济数据,而过去1个多月环球通胀加剧,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幅度及速度加快,拖慢环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过内地经济反弹表现好过预期,本地零售信心回升,可望取得平衡。 梁永胜提到,虽然未来几个月经济复苏步伐可能会波动,但只要疫情继续受控,预料升势将会持续。

李家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全力以赴让香港明天更好

“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我会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好,努力建设一个关爱共融、多元发展的香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港接受记者采访,就未来施政重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话题谈了思考。 管控风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30日在北京会见李家超时说,你爱国爱港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不同岗位上都履职尽责,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中央对你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 “非常感谢习主席对我的信任和肯定,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也是一个很大的责任。因为中央的信任、主席的信任,我更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李家超说。 在今年5月8日举行的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李家超高票当选。5月20日,中央政府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于7月1日就职。 他表示,未来五年,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要居安思危,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总而言之,新一届特区政府会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努力解决多年来累积的问题。 他表示,在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时刻,要用好这五年,建成一个稳固的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向上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 对香港住房问题,李家超表示,会全面提速、提效和提量,即缩短整体供应时间,压缩土地开发、房屋供应方面的程序,增加供应量。 关于就业,李家超说,会开展教育和培训课程,让年轻人提升竞争力;鼓励年轻人放宽视野,扩大就业范围,尤其是抓住机遇前往内地,按照自身兴趣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家超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他说,香港当前既面临住房、就业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要充分分析、科学论证,弄清其关键点,并针对关键点去想办法。 他强调,要确保香港有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可能威胁香港的各种危机。未来五年将确保香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竭尽所能谋求香港的整体利益。 “在我看来,香港的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李家超说,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发展,让市民受益,令长期困扰香港社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过去25年,香港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冲击,巩固了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国家作为最坚强的后盾,是香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李家超说,香港能够突破困境,并且进一步向上提升,既有自身人才、制度以及市民团结等优势的支撑,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李家超表示,香港作为国家整体的一部分,“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 他说,香港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一条有效桥梁和通道,应尽可能利用好独特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李家超指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香港有四个传统中心和四个新兴中心的定位。香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依循这个方向,更好、更快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分析,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既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作用,又可使香港受益,机遇无限。因此,特区政府一定要把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特区的定位“做好做大,发挥出来”,这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步伐”。 回顾“一国两制”香港实践,李家超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初心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过去的25年,“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 “虽然也经过一些风风雨雨,但是香港在经历每一次挑战后都变得更有韧性和活力。”他说,“我们要把香港搞得更成功,在整体发展和国际声誉上迈上更高的台阶,这是推进‘一国两制’最关键的一个目标。” 李家超特别强调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他说,做好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有关立法工作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我们会做充分的法律研究,确保本地立法可以处理好未来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风险。” “只有筑牢底线,香港才能全面向前发展。”李家超说,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为香港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环境,让特区政府可以全心全意地做好施政工作,对此要倍加珍惜、长期守护。 大湾区为香港青少年带来更多机会 “同建关爱共融社会,增加青年向上流动机会”是李家超竞选政纲中的重要内容。他提出,要制订整体的青年政策和青年发展蓝图,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多元发展设定不同政策目标,协力帮助青年向上流动。 李家超十分重视香港年轻人的就业。 “年轻人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接受培训,不管在工程方面做技工,还是对体育方面有兴趣,抑或想做厨师,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培训,经过基本教育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他说。 李家超鼓励香港青年扩大就业范围,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发展路径。他说,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机遇很多,香港青年在这些城市可以获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不少实习机会。 李家超真诚希望香港青少年既对香港感到骄傲,也对国家感到骄傲。既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也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海外听。 “年轻人要更了解国家经历的困难和艰苦,这会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李家超说,这样他们就会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李家超表示,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达到这个目的,也可以通过电影、媒体等方式来增进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年轻人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进步。 “当国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香港年轻人也会有自豪感。”他举例说,前不久国家航天员执行探索太空任务,香港人都为这一成就感到自豪,因为香港也有大学为国家的太空任务作出贡献。这会让更多香港年轻人有参与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来源:新华社)

香港最新失业率降至5.1% 罗致光忧9月份爆第6波疫情 料对就业市场存很大变数

政府统计处昨(17日)发表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香港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2至4月的5.4%下跌至3至5月的5.1%,惟失业人数仍高达19.14万。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今早(18日)在电台节目表示,最新失业率较上次公布的回落0.3个百分点,数字已比预期好,预料到本年底,失业率有机会回落到4%以下的机会相当高,日后将徘徊在3%左右。 罗致光又称,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感到审慎乐观,因他对内地的经济现况有信心,但强调仍有不少变数,包括通胀,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他认为即使疫情有轻微反弹,亦毋须过分担心。他解释第5波疫情高峰是3月份,所建构的保护屏障将在3个月后逐渐减退,相信到9月入秋时爆发第6波疫情的风险才会逐渐提高。他又指,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最大,本港就业市场仍存在很大变数,不过政府吸取第5波疫情的惨痛教训后,应对可能出现的第6波疫情时会做得更好,负面影响会相对小。 失业保障方面,罗称本港设有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形容对劳工的保障在已发展地区中已属于上游,只是相关保障是一笔过的金额,而非保险制。他称,如果改用保险制,可能会令失业人士延后重新就业,认为公众要认识本港制度的好处。

邱腾华:现须做好防疫难以用经济原因妥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周六(21日)在泰国曼谷召开贸易部长会议,讨论推进后新冠疫情时代的贸易与投资等议题,是3年来会议首次以面对面方式举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亦有出席。 邱表示,港府在会议上再次提出希望尽快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形容落实RCEP是对全球及区域经济的强心针,这项多边协议涵盖15个国家,占全球三分一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可成为支持区内贸易经济的主力。他引述部分成员国,包括南韩和新西兰都对香港加入RCEP表示支持。 他续指,会议今年主题是讨论区内面对的「后疫情」挑战,以及如何促进经济,不同经济体都集中讨论如何令区内更开放,在亚太地区成立自贸区的长远目标再次被提上议程,亦有讨论在全球供应链受冲击、经济下行的同时,如何减少贸易壁垒推动经济发展。 另外,邱腾华还表示,本港在第五波疫情受到很大打击,需先做好防疫工作,难以用经济原因而妥协。 邱腾华指,香港是外放型区域,市民会担心放宽入境限制引起输入个案,政府要检视社会有没有条件逐步放宽防疫措施。目前情况已比年初大幅改善,包括疫苗接种率提高,局方一直就方便营商,在政府内部提出意见。 日本下月起容许外国旅客以旅行团形式到访,对于能否容许港人游日返港后居家检疫,邱腾华说,病毒传播不会区分游客和非游客,要通盘考虑,减低社区传播风险,放宽防疫措施需要逐步做。

邓炳强:香港特区政府续留意疫势采必要措施令经济重回升轨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今日(21日)在出席工联会活动致辞时表示,过去两年多,本港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在各方努力下,近期疫情已回落,市面开始回复正常。政府不会松懈,会继续留意疫情变化,采取必要措施,遏止疫情,令经济重回上升轨道。 邓炳强说,现届政府已完成多项涉劳工法例的立法工作,包括有关不合理不合法解雇罚则、法定产假增至14个星期、劳工假期逐步与公众假期看齐等。在本届政府任期完结前,会努力完成修例,取消强积金对冲的安排,希望议员支持,让香港可在「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下,开创良政善治的新局面,共同推动香港发展。

香港千元电费补贴下月起分12期发放 有效期2年半

香港特区政府今日(20日)公布,由今年6月起推行新一轮的电费补贴,向每个合资格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000元的电费补贴,纾缓疫情下市民面对的经济压力。这项纾困措施预计涉约28亿元政府开支,惠及约280万个合资格住宅用户。 下月起,香港特区政府会连续11个月,在每月首日向当天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或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的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注入80元的电费补贴,在第12个月注入120元的电费补贴,总数共1000元。 新电费补贴计划的补贴额可与2008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20年及20221年相关计划下未用的补贴余额,用作支付户口账单所示的电费。任何未用补贴可转拨至其后月份,用以支付直至2024年12月31日或户口结束时(两者以较早者为准)在同一户口账单上所示的电费。 用户如需查询户口的事宜,可致电中电客户服务热线2678 2678,或港灯客户服务热线2887 3411。

陈茂波:香港经济复苏动力疲弱 疫情受控可望回稳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打击今年首几个月的经济表现,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5日)在网志中表示,受疫情影响,预计4月份的经济数据仍然偏弱,经过最近的定期覆检,决定将本港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由原来的2至3.5%,下调到1至2%。这意味本港GDP在2021年增长6.3%后,复苏的动力比预期还要疲弱。 陈茂波网志全文: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打击了今年头几个月的经济表现,支持经济的三头马车——出口、私人消费及固定投资表现均欠佳,令今年首季经济收缩4%,中断了之前四季的增长势头。受疫情影响,预计四月份的经济数据仍然偏弱,经过最近的定期覆检,我们决定将本港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由原来的2至3.5%,下调到1至2%。这意味本港GDP在2021年增长6.3%后,复苏的动力比预期还要疲弱。除了疫情的打击,中美关系张力持续、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外围通胀升温及加息趋势,都困扰着全球以至本港的经济前景。 本周将发表的失业率是二至四月份数字,期内仍反映着疫情高峰期的状况,故可以预期数字将进一步恶化。但是,过去这一个多月疫情逐步受控,社交距离措施亦分阶段放宽,向前看的话,只要疫情持续回稳,失业率可望见底及渐有改善。 回看过去几年失业率数字的变化,粗略地概括,2020年可说是「三级跳」,由3.4%起步,一年内呈「3、4、5、6」升势,失业率在年底攀升至6.6%;2021年则是「7、6、5、4」的「三级降」形态,年初曾高见7.2%,年底回落到4%。踏进2022年,却因上述因素在数个月内已经跳升至超过5%。 这趋势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要对问题的成因和结构有所了解,既要看眼前的数字,更要看趋势及影响其变化的原因,才能对前景具有预视力并作出适当的应变。 比方说,疫情的确对经济造成了打击,但现时情况已大致稳住。新一轮消费券已于四月发放,本地四月份的零售和饮食业收益数字应可看到较明显的回升,预计两期的消费券合共可为经济带来1.2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而在包括新一轮保就业计划等支援企业的措施支持下,营商信心也逐步回稳,四月香港PMI与中小企业务收益动向指数回升。综合而言,在全年经济预测下调、失业率仍趋升,以及资金逐步外流的形势下,我们应如何评估今年余下时间的经济走势呢?其实,大家亦毋须太悲观,只要疫情稳步受控、稳住信心,本港经济可望回稳及稍有增长。虽然我们难以控制外围环境的变化,但只要做好风险管控及自身的工作,压力和挑战只会促使我们的经济更具弹性和韧力。 又例如,美国今年来已加息0.75厘,且即将缩减资产负债表,在联汇制度下,由于港美息差拉阔引致更多套息交易,加上近日股市偏弱,港汇近日便触及7.85兑一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而金管局亦根据机制,在市场承接了总值约117亿港元的资金,释出等值的美元,以维持港元在兑换保证范围内。即使最近美国加息引致部份资金外流,但其实在2008年至2015年期间,共有约一万亿元资金流入本港市场,即使其后美国利率正常化(2015至2018年)触发资金外流,但该加息周期引发的资金流走规模,累计亦仅为流入量的约12%。再者,本港银行体系结余仍充裕(有超过3200亿元),且本港有充裕的外汇储备(达4,657亿美元),我们有坚实的能力维持联系汇率制度。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密切监测港元和相关衍生工具市场的情况,亦未见出现异常的活动。事实上,港元兑换保证在7.75至7.85兑一美元的浮动区间,也不过仅为1.3%的浮动波幅,即使资金流走,也不致因汇率大幅波动而衍生额外的营商风险。 诚然,加息难免会影响到全球资金流向、资产价格甚至经济活动,也增添了企业及市民的贷款利息负担。而这次美国的加息速度较对上一次加息周期快及幅度较大,影响或会更大。不过,市场也不断在调整预期,逐步消化较快加息的风险。只要我们做好风险管理及应变预案,保持警惕、持盈保泰、随机应变,香港经济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亦能稳定前行。

陈茂波:接种疫苗或作参考指标 衡量检疫期长短及检测次数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接种疫苗可能是日后检疫政策的参考指标,去衡量检疫期长短及检测次数等。陈茂波预期本港经济在今年下半年会有好转,期望疫情在未来两、三个月受到控制,可望在第二季尾或第三季与内地免检疫通关,甚至在今年内重启国际旅游。 陈茂波今早(25日)出席电台节目听取市民对预算案的意见,有听众致电反映不满,认为政府是在惩罚已接种三剂新冠疫苗的市民,举例政府是否应该将新一轮电子消费券计划与疫苗挂勾,只有已接种人士可以领取。 陈茂波指出,明白市民的愤怒,承认确有慎重考虑过,但最终认为应该将两者分开,本港现时整体接种率约85%,但不少长者仍未接种,而需要经济援助的或许正是长者。 他又说,相信香港的旅游限制只是短暂,香港的核心吸引力不变,强调因「一国两制」,香港与其他地方不同,享有言论等自由、位处大湾区的优势,有很多商贸机会,不认同香港减少国际化。 首季经济有机会负增长 另外,陈茂波表示,预计今年首季经济表现会较差,有机会负增长,随着中央支援及特区政府和市民的努力,有信心疫情会受控。 他指出,如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经济有望重回正轨,市民可以像去年一样出外如常活动及消费,加上本港经济韧度,以及政府发放第二轮电子消费券,相信本港经济在下半年会更好,但指出,仍然有地缘政治及全球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当局需要做好准备。 他重申,动态清零政策并非要「零感染」,而是尽快针对个案做到隔离及治疗,将破坏减至最低。 被问到不久将来,会否因为大多数市民已受感染,除了「与病毒共存」以外别无他选,陈茂波表示,不会作出猜测,但随着全民强制检测及适当隔离治疗,有信心在相对短时间内可以控制疫情。

邱腾华:外国驻港公司不减反增 贸易总额按年增25%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25日)表示,新冠疫情打击香港经济,但如果情况受控及稳定,本港具备很多优厚条件,有能力反弹。他指,面对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本港去年贸易总额不跌反升,甚至创出新水平,按年增长超过25%,而且并非技术性调整;去年GDP增长6.4%,比全球增长5.9%的水平高,反映本港在经贸方面的优势,能让香港走出一条出路。 邱腾华指,香港有8成贸易伙伴来自亚太地区,7成来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地区,包括东盟、内地及日韩等,强调要继续依重这些地区、把握机遇。至于有人担心市场资金撤出,或者企业搬离香港,他表示,业界和投资推广署都反映,不同企业要作出调整或调配人手,但本港整体公司数目维持在一定水平,外国驻港公司不减反增,而且企业去年有可观盈利,形容是「丰收年」,亦令政府在这方面的税收达新高。

陈茂波:去年经济逐步复苏全年经济增长6.4%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2022至23年度《财政预算案》,他表示,香港整体经济在去年显著复苏,增长6.4%,扭转了之前连续两年的跌势。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由去年年初7.2%的高位,大幅回落至最新(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的3.9%。 他又说,由于本地经济持续复苏和进口价格升幅加快,消费物价通胀在2021年逐步上升,但受早前私人房屋租金下跌影响,消费物价指数的升幅保持温和。撇除政府一次性措施的影响,去年全年基本通胀率为0.6%,较前年低0.7个百分点。

陈茂波:预备逾540亿抗疫加大资源为市民纾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3日)发表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他提到,特区政府会全力、全方位、全速抗击疫情,一定打赢抗疫战,单在预算案预备的资源已逾540亿元。 陈茂波又指,加大资源为市民纾困、为中小企提供喘息的空间,亦是市民对政府的期望。因此,预算案继续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包括全力抗击战胜疫情;为市民和中小企纾困;为下行的经济提供支撑,并推动疫后的经济恢复;以及投资未来,部署经济中长期的发展。 陈茂波说,预算案的逆周期措施总承担额逾1700亿元,连同基建和其他开支的增加,估计可为经济提供约3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

陈茂波:中央协助有利本港迅速化解困难尽快管控疫情

本港第五波疫情爆发,中央将出手全力支持香港抗疫。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13日)在网志中表示,面对变种病毒于社区快速蔓延,多个防疫环节都出现严重瓶颈、急需增援。中央的关怀、支持和协助将大大提升本港各方面的条件,有利迅速应对及化解目前的困难,尽快管控住疫情。这是稳住社会人心的关键,也是支撑经济的立足点。 陈茂波提到,面对目前这段困难时期,维持经济及金融稳定也极为重要,特别是外围环境也在急速变化,须防范资金流或市场情绪的突然逆转。他指,政府一直密切注视外围环境的变化,对于美国今次加息周期,评估认为对香港金融及货币稳定带来的风险可控,而过去多年来为金融市场建立的缓冲及实施的抗震措施,依然发挥作用。 陈茂波表示,美国通胀持续升温,自去年初1.4%的水平,显著升至上月的7.5%,超出了市场预期,更是四十年来最高,而速度将较上个加息周期为快,牵动全球股市上周波动。 资金流方面,在联系汇率机制下,陈茂波指港元拆息一般会趋近美元息率,但亦同时会受本地资金充裕程度所影响,基于目前本港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银行体系总结余达到3,500亿港元,估计即使美国加息,资金流向变化亦不至令港元拆息紧随向上。 此外,本港经常帐持续稳健,最近四季的经常帐盈余平均为GDP的10%,且外汇储备达到5,000亿美元水平,有强韧实力以应对资金流的变化。 不过,陈茂波亦指出,息率潜在向上的趋势加上近月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或会影响一些市民和中小企业的现金周转甚至还款能力,当局一直密切关注,并加强鼓励银行给予协助和弹性,希望在困难时期尽量为企业提供支援,携手合力、克服困难,一起为疫后经济快速重启而努力。 在楼市方面,陈茂波指过去推出多轮宏观审慎措施,让楼宇按揭借贷比率相当稳健,按揭贷款人的平均供款与入息比率处于36%的低水平,亦考虑遇上加息时供款人的财务抵御能力,楼市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 陈茂波说,银行体系一直维持高度抵御冲击的能力,金管局对银行的定期压力测试显示,能承受潜在的利息急升及引起的连锁效应。 陈茂波网志全文↓ 这两年多的抗疫路,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近一个多月来第五波疫情爆发,更令整个社会陷入一场苦战。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们必须全力按照「动态清零」的目标和策略,抗击疫情。 面对变种病毒于社区快速蔓延,多个防疫环节都出现严重瓶颈、急需增援。中央的关怀、支持和协助将大大提升我们各方面的条件,有利迅速应对及化解目前的困难,尽快管控住疫情。这是稳住社会人心的关键,也是支撑经济的立足点。 香港作为细小而全开放型的经济体,更须加倍警惕这些潜在风险。我们一直密切注视外围环境的变化。我们的评估是,这次美国的加息周期,对香港金融及货币稳定带来的风险可控,而过去多年来我们为金融市场建立的缓冲及实施的抗震措施,依然发挥著作用。面对目前这段困难时期,维持经济及金融稳定也极为重要,特别是外围环境也在急速变化,须防范资金流或市场情绪的突然逆转。尤其是美国通胀持续升温,自去年初1.4%的水平,显著升至上月的7.5%,超出了市场预期,更是四十年来最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联邦储备局将会收紧货币政策,而速度将较上个加息周期为快。这个预期牵动全球股市上周波动。未来我们须关注利率和环球资金流向的转变,对亚太区的资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影响。 资金流方面,在联系汇率机制下,港元拆息一般会趋近美元息率,但亦同时会受本地资金充裕程度所影响。就以美国上次加息周期为例,在2015年底至2018年期间,美息累积加了2.25厘,但同期本港最优惠利率仅上调一次,幅度介乎0.125至0.25厘。基于目前本港银行体系流动资金充裕,银行体系总结余达到3,500亿港元,估计即使美国加息,资金流向变化亦不至令港元拆息紧随向上。再者,本港经常帐持续稳健,最近四季的经常帐盈余平均为GDP的10%,且外汇储备达到5,000亿美元水平,这些都为我们提供强韧实力以应对资金流的变化。 在楼市方面,过去推出多轮宏观审慎措施,让楼宇按揭借贷比率相当稳健,按揭贷款人的平均供款与入息比率处于36%的低水平。银行在审批贷款时的压力测试,亦考虑了一旦遇上加息时供款人的财务抵御能力。因此,楼市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 至于本港的银行体系,一直维持着高度抗御冲击的能力,包括(1)银行拥有强大的缓冲资本,资本充足率平均值高达20%,远高于国际最低标准的8%;(2) 银行的平均流动性覆盖率达150%,同样远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100%;以及(3) 银行资产质素保持健康,整体不良贷款率在2021年九月底时为0.81%,相对国际标准和过去历史而言都处于很低的水平。金管局对银行进行的定期压力测试均显示,银行体系能承受潜在的利率急升及其引起的连锁效应。 不过,息率潜在向上的趋势加上近月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或会影响一些市民和中小企业的现金周转甚至还款能力,这方面我们和金管局一直密切关注,并加强鼓励银行给予协助和弹性,冀在困难时期尽量为企业提供支援,携手合力、克服困难,一起为疫后经济快速重启而努力!